1
研究缘起
本文深入讨论了 “空间”和“能源”的关系,围绕新能源独有的“空间能源生产”形式,探讨光伏能源生产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模式,推动建构适应于低碳发展的未来城乡人居图景。
2
能源变革与城市空间转型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能源的应用史。每一次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都会推动人类文明形态的巨变。近年来,新能源的发展正在改变化石能源占主导的能源结构,让我们又一次站到了能源变革的风口中。新能源革命凸显了“空间”要素在能源生产中的关键作用,大规模能源的生产意味着大规模空间的使用,形成了“空间即能源”的全新原则。城市空间蕴含着巨量的清洁能源潜力,如加以有效利用将对城市能源结构产生战略性影响。充分利用空间,开展“空间能源生产”, 将是我们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3
空间能源生产相关概念、特征与模型
3.1 空间能源生产与
本文认为在新能源革命中,空间不再仅仅是传统能源活动的背景,而是直接参与能源生产的核心要素。“空间能源生产”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利用光伏组件将投射于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阳光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图1,公式1~公式2,公式解释详见原文 ) 。
E = H·I·S′·K (1)
S′ = S·sinα (2)
空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从“空间能源生产”出发,能源生产的形式就是对阳光资源的占用与转化,所需空间可以抽象为包含“长、宽”两个线性维度的“面”(图2),是迥异于传统城市空间认知与实践方式的全新城市空间范式,是开展城市空间能源生产的基本切入点。
3.2 面向空间能源生产的
(1)宏观:面向空间能源生产的城市空间发展评估模型
注:(1)右图为一个假设的城市片区在阳光照射下空间能源生产的情况示意。设定阳光从正南方射入,阳光高度角为60°。(2)左图为城市片区ABCD在阳光光路的法向面上产生A'B'C'D'投影,其中,紫红色区域为空间能源生产区域投影,而蓝色部分则为未利用面的投影。
城市空间能源生产的宏观现象是由微观层面一个个具体的空间能源生产行为构成的。本文立足于理性人假设,构建微观层面的面向空间能源生产的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模型,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过程描述为:一个具有空间产权的理性主体(法人或自然人),在空间能源生产过程中,会获得一定的收益,也会承担一定的成本(公式4~公式5,图4,详细解释见原文)。
P = E·Q = H·I·S·sinα·K·Q =(H·I·sinα·K·Q)·S = f收·S (4)
4
空间能源生产与“新”城市空间塑造
4.1 “新”城市空间塑造的关键问题
(1)关键问题一:能源生产空间的构成比例
能源生产空间的格局主要是指城市空间中屋面、墙面、地面在阳光光路法向面投影后的比例。综合来看,屋面资源优于墙面、地面资源,屋面资源相对来说更适宜开展空间能源生产。但现实城市中三类空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都不可能以单独形式存在(表2,案例解释详见原文)。
▲ 表2 | 不同类别地块能源生产空间构成比较
规模门槛是指能源生产空间只有达到一定面积规模才具有开发的可行性。一个空间随着其规模从S 1 突破规模门槛增大至 S 2 ,当让空间能源生产的收益开始大于成本时,才使能源空间具有开发的基础(图7~图8,案例解释详见原文)。
▲ 图7 | 空间规模与空间能源生产适宜性关系
▲ 图8 | 能源生产空间规模对城市空间影响
4.2 “新”城市空间转型路径
5
总结与讨论
新能源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推动着城市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者”转向能源“生产者”职能,这深刻改变了城市空间与能源的互动模式。因而,需要以推动能源增量为核心来构建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范式、新方法与新路径。
(本文荣获第18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三等奖。按照期刊出版要求,论文标题进行了适当修改。 )
本文撰稿: 王乙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37 万条内容 · 246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