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全龄友好城市建设:要关注四个“2亿人”,2亿老年人、2亿儿童....

全龄友好城市建设:要关注四个“2亿人”,2亿老年人、2亿儿童....

发布于:2024-05-30 11:13:30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如何探索和实践  全龄友好城市  ?5月21日下午,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主办的“全龄友好视角下的规划转型思考”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张菁 提出, 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应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四个2亿人的生活,构建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


张菁指出, 四个2亿人, 包括:


1


2亿新市民、新青年, 他们在城市租房住房问题要解决;

2


2亿居住在城镇老旧小区中的居民, 这些小区普遍设施不健全、房子老化等问题突出;

3


2亿老年人, 很多老年人更喜欢居家养老,住房适老化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应对;

4


还有 2亿儿童 对于安全、健康生活环境的新需求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老一小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张菁介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在2022年9月由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三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又发布了导则的试行实施手册。“在这两个文件里, 一是强调儿童优先、普惠公平, 提出以‘1米高度’视角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改造。 第二个原则是安全健康、自然趣味;第三个原则,强调因地制宜、探索创新。


在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张菁表示,中规院团队参与了适老化改造工作,将老年友好理念落实到社区建设中,关注老年人对于空间的需求,如住房、养老服务设施、医疗健康设施等。


“在我们的研究中,全龄友好城市空间建设主要内容是 4+4+2+6 。”张菁介绍,即4个空间层次,城市、街区、社区和建筑;4类重点人群,儿童、老年、青年和女性;两类重点空间是老城区和创新空间。6个重要事项住房、服务、环境、出行、创新、参与。”


张菁也特别提到, 从关注弱势、老幼优先到统筹兼顾、多元包容,也非常重要。 “现在我们关注特定群体是特别重要的,但是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不协同,社区活动空间不足带来的代际冲突等。”对此,她建议可建立不同人群特征库,结合大数据,精细化做人群画像,来精确匹配人群需求。同时,充分发挥规划师在提供开放性和包容性公共空间方面的重要作用。张菁强调, 规划转型应围绕人, 从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到成果共享,以打造美好生活场景,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6 万条内容 · 24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大都市近郊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框架——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

0 引 言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议题。大都市近郊地区作为城乡过渡地带,一直是城乡融合研究的热点区域。Duncan最早提出“城乡连续体”(Rural-urban Continuum)理论,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作为城乡融合的基础理论。例如:Davoudi等认为人口流动是该区域的突出特征;Esposti等认为非传统服务业与农业和工业的融合是此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Shaw等认为土地变化是社会经济、土地管理、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国内学者认为大都市近郊地区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特性越明显,并且国内学者更多地关注要素流动和人群需求、产业发展和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大都市近郊地区地理边界的模糊性、治理边界的动态性、功能边界的灵活性,促使其成为探索城乡融合的最前沿,通过空间规划全面认知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有较大挑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