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培菌是水处理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处理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活性污泥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降解和转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活性污泥培菌的具体步骤如下:
接种:向活性污泥系统中引入一定量的精选微生物,通常这些微生物是从其他处理良好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提取的。
驯化:通过逐步改变污水成分和操作条件,使引入的微生物适应新的环境,这一过程称为驯化。
增殖:在适宜的温度、pH、溶解氧和营养物等条件下,微生物会快速增殖。
絮凝:随着微生物的增多,它们会相互粘结形成絮体,絮体较大时容易沉降。
沉降: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絮体在沉降区沉降,将水和固体分离。
排泥:将活性污泥系统中沉降下来的固体(含有微生物和被降解的有机物)排出,这部分可以进一步处理或者用作肥料。
监控:持续监测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溶解氧、pH等参数,确保生物处理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活性污泥培菌是水处理中重要的环节,主要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pH值在6.5到8.5之间,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其次,需要确保提供适量的碳、氮、磷等营养物质。此外,要控制溶解氧的水平,以维持微生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同时,要调整污泥龄,避免污泥膨胀和流失。另外,要控制水温在15到30摄氏度之间,并去除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最后,要定期监测与调整活性污泥的性质,保证处理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1.pH值控制:pH值对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有直接影响。在6.5到8.5的pH范围内,微生物能够最佳地生长和繁殖。pH值偏离这个范围,可能会导致微生物活性下降,影响处理效果。
2.营养物质供应:碳、氮、磷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碳源用于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氮源用于合成蛋白质和其他氮含量较高的有机物,磷源用于合成细胞膜等。这些营养物质的平衡供应对于维持微生物群体的健康和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3.溶解氧(DO)控制:溶解氧是微生物进行好氧呼吸的必需物质。DO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在好氧条件下,通常要求DO水平在2mg/L以上。
4.污泥龄调整: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适当的污泥龄可以保持污泥的新鲜度和活性,但过长的污泥龄可能导致污泥老化,影响处理效果。
5.水温控制:温度对微生物的代谢速率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最适温度范围在20到30摄氏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减缓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影响处理效果。
6.有毒有害物质去除:污水中可能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物质不仅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去除这些物质,如使用絮凝剂、膜分离等技术。
污水处理微生物菌主要以"活性污泥"和"生物填料"为载体,形成"生物絮体"或"生物膜",将污水中的COD、BOD、氨氮、总氮等有机物分解转化。
0人已收藏
2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4 万条内容 · 144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反渗透膜的反渗透率是衡量其性能的核心指标,关乎水质提升反渗透膜的反渗透率,这一关键参数,直接关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反渗透膜,作为水处理领域的核心技术构件,其性能优劣对于提升水质至关重要。而反渗透率,便是衡量这一技术性能的核心指标。 具体来说,反渗透膜的反渗透率是指在特定操作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膜的水量与原水量的比值。这一数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膜对水中杂质、离子的截留能力。一个高效的反渗透膜,其反渗透率自然应当处于较高水平,从而确保更多的纯净水得以通过,而杂质则被有效拦截。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对于污泥培养有很好的参考作用,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