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三维激光扫描仪
实验采用的三维激光扫描仪为徕卡公司生产的 BLK2GO 和 BLK360 (见图 1 ),其中 BLK2GO 是手持式移动激光扫描仪, BLK360 是站式静态激光扫描仪,两款扫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 。 BLK2GO 集激光雷达、 SLAM 、全景相机、 IMU 等技术于一体,能够以三维点云和图像的方式记录目标物。 BLK2GO 将激光 SLAM 和视觉 SLAM 进行融合,推出 GrandSLAM 双重定位技术,将激光定位、视觉追踪、 AI 算法有机融合,相比传统的 SLAM 技术精度更高。 BLK360 集激光扫描技术、图像获取技术于一身,轻便小巧,无需整平,放稳即测, 3 min 即可完成单站全景影像的获取和三维激光点云的扫描。
图 1 实验用三维激光扫描仪
表 1 扫描仪主要技术参数
BLK2GO
适用于多空间复杂场景,无需架站,可手持设备移动式扫描,大大提高了扫描效率;在穿越空间时,借助
GrandSLAM
技术,可实现空间无缝衔接。
BLK360
比
BLK2GO
精度更高、细节更丰富,但在穿越空间时,需要在通视点处架站扫描,遇到多空间场景时,其扫描效率较低,点云拼接工作量大。
BLK2GO
和
BLK360
具有软件通用性。在进行扫描时,可通过手机上的
BLK2GO Live APP
实时查看
3D
点云及轨迹路线,及时查缺补漏,避免返工;扫描结束后,可通过
BLK Data Manager
软件进行数据导出,并利用
Cyclone Register 360
软件完成点云拼接和输出。
实验区域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某道路施工地,沿道路施工方向,其地下深约 3~5 m
处埋有暗渠。由于暗渠宽度比窨井直径大,且部分窨井下方建有井室,常规手段难以获取井下管道信息。为此,分别将
BLK2GO
、
BLK360
两款设备固定在伸缩杆上,再下放到井下进行扫描。
图 2 暗渠、控制点及标靶的布设示意
实验区域内共有 3
座排水窨井,相邻两个窨井间隔约
35m
。实验区布设
3
个控制点,采用
“
广州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
GZCORS
)
”
进行测量,每个控制点初始化测量
3
测回,每测回测量
20 s
,测回间隔
1min
;
1h
后重复测量
3
测回进行检核,同时采用全站仪进行夹角及边长等检核。经数据处理,控制点平面精度优于
1cm
,高程精度优于
2cm
。由于施工地开阔、缺乏特征物,为满足两款扫描仪的使用要求,分别在每个窨井周边布设
3
个控制标靶,并获取其精确坐标。为了后期检验点云精度,同步采集了周边变电箱、水泥平台等特征点。
由表 1
可知,
BLK2GO
、
BLK360
的扫描范围分别为
0.5~25
、
0.6~60m
,而检查井半径大部分小于
0.5m
,需考虑减少扫描盲区对扫描工作的影响。由于
BLK2GO
是移动式扫描,故其可在移动扫描过程中清除盲区;
BLK360
一般固定在井下进行扫描,应尽量降低其支架高度,减少扫描盲区的影响。
BLK2GO
为移动式激光扫描仪,理论上
1
测次可以完成地面及
3
座窨井地下暗渠的扫描,但由于窨井为光滑圆环,缺乏特征,
BLK2GO
每次穿越狭窄竖井时精度都会下降,如此反复,在扫描第
3
座窨井地下暗渠时,
BLK2GO
需要
5
次穿越狭窄竖井,其精度将大大降低。
为了提高扫描精度, BLK2GO
分
3
测次进行扫描,第
1
测次先完成整个地面的扫描,然后在终点处缓慢下放到第
1
座窨井内完成暗渠的扫描;中断扫描,提升扫描仪至地面,移至第
2
座窨井附近准备第
2
测次扫描,仪器先在地面进行初始化,完成地上部分扫描,再下放到井下进行扫描;第
3
测次则完成第
3
座窨井及其暗渠的扫描。
由于竖井由光滑圆环组成,其结构单一, BLK2GO
在下放过程中容易失效,需在井口上方搭建特征物,如木板、水马、铁架等。在
BLK2GO
放进竖井前,需在井口上方先停留
5~10s
,使扫描仪充分采集井上、井下特征,再缓慢下放。即便如此,由于竖井狭长、光滑等原因,
BLK2GO
在下放过程中仍然容易失效,可利用绳子或网挂将若干个方形特征物放进竖井内,待特征物稳定后再缓慢下放扫描仪。
BLK360
为架站式扫描仪,相对于
BLK2GO
,没有
SLAM
失效等困扰,在扫描地下暗渠时工作状态稳定可靠,但因为缺乏
SLAM
技术,
BLK360
无法一架次完成地上、地下的扫描。竖井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需要
BLK360
分两架次进行扫描,最后再进行拼接,因此
BLK360
需要
6
架次才能完成
3
座竖井地上及地下的扫描。
虽然 BLK360
不会因为环境特征缺少而失效,但由于井上和井下的点云需要拼接,而圆形的竖井缺乏特征用于拼接,因此采用
BLK360
进行扫描时,同样需要在井口上方增加特征物,可利用木板等物体盖住井口的一半,并确保两次扫描时木板不发生位移,则后期井上、井下点云拼接时可利用木板与井口的两个交点进行拼接。
扫描结束后,利用 BLK Data Manager
软件将数据从仪器导出,再导入
Cyclone Register 36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点云拼接和绝对坐标转换,其中点云拼接包括俯视图平面坐标配准和侧视图高程配准,必要时两者需要迭代配准;点云配准结束后,导入标靶坐标,在点云群上识别标靶并精确刺点,将点云转换至绝对坐标系,最后将点云成果导出。
BLK2GO
点云数据拼接需要分别将第
2
测次和第
3
测次的地下点云与第
1
测次的地面点云进行拼接,执行
2
次拼接操作;由于第
2
测次和第
3
测次均在地面完成初始化,其与第
1
测次点云的重合区域在地面,可利用地面特征物、标靶进行拼接,拼接精度较高。
BLK360
点云数据拼接需先将地面上
3
个测站点云进行拼接,再分别将
3
个井下测站点云与地面点云进行拼接,执行
5
次拼接操作;井下测站点云与地面测站点云重合区域局限于井口,由于重合区域少,其拼接精度相对于
BLK2GO
更低。本次扫描竖井内壁直径为
0.8m
,假设其拼接误差为
2mm
,当扫描管道长
30m
时,管道终点偏差为
7.5cm
。
BLK2GO
、
BLK360
扫描点云底视图见图
3
。由图
3
可知,
BLK360
架站扫描会因为被遮挡、扫描盲区等原因造成地面点云存在较多空洞,而
BLK2GO
因为移动式扫描,地面扫描较齐全,缺漏较少。
图 3 BLK2GO 和 BLK360 的扫描点云底视图
图 4
为
BLK2GO
、
BLK360
扫描点云侧视图,由于中间的管道与两边的管道埋深不一致,中间管道呈
“
几
”
字形向下延伸后再与两边管道相接,造成中间管道扫描长度较短,两边分别扫描约为
10m
。虽然
BLK2GO
(
25m
)、
BLK360
(
60m
)有效射程差距较大,但两者扫描管道长度差距并不大,
BLK2GO
有效扫描
20m
,超出
20m
后点云较为零散,
BLK360
有效扫描管道
30m
,同样超出
30m
后点云稀薄,这是因为管道空间狭窄,随着管道越来越远,激光与管道的入射角也越来越小,进而导致激光测距失效。
图 4 BLK2GO 和 BLK360 扫描点云侧视图
图 5
为
BLK2GO
、
BLK360
扫描点云细节图。由图
5
可知,
BLK360
扫描的井室出现带状空洞,其原因是受到了伸缩杆的遮挡,而
BLK2GO
虽然也存在伸缩杆遮挡问题,但其可以通过自身转动或移动扫描填补空洞。当然,
BLK360
也可通过增加测站改变其位置或者朝向来填补空洞,但会给内外业增加更多时间成本。
图 5 BLK2GO 和 BLK360 的扫描点云细节
排水管网一般存在水体等,当激光照射到水面上,大部分激光会被水体吸收,少部分会发生折射、散射和镜面反射,造成水体位置没有点云数据,也无法获取水体下的管道信息,造成管道扫描不齐,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声呐设备进行扫描;另外,激光的液面反射也会对管道的扫描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形成噪声点云,可利用滤波算法对噪声点云进行预处理。
BLK2GO
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激光扫描误差、点云拼接误差和
SLAM
定位误差,其中点云拼接误差和
SLAM
定位误差为主要误差,激光扫描误差为次要误差。
BLK360
为架站式静态扫描,相对于
BLK2GO
少了
SLAM
定位误差。
由于地下暗渠无法利用全站仪等常规仪器进行测量,直接对扫描暗渠进行精度评定存在困难,可利用地面实测特征点与扫描点云进行点位比对分析。
表 2
为地面上
BLK360
、
BLK2GO
扫描点云与全站仪实测
15
个特征点的点位较差。由表
2
可知,
BLK360
在地面上的精度高于
BLK2GO
,
BLK360
、
BLK2GO
的点位较差均值分别为
3.8
、
4.4cm
,最大点位较差分别为
5.2
、
5.8cm
。
表 2 扫描仪点云与全站仪实测点的点位较差
cm
对于地下暗渠部分,可以叠加 BLK2GO
和
BLK360
两者的管道点云,分析其
3
段管共
6
个管道端点的偏差,即可获得两者管道的最大偏差。由于
BLK2GO
扫描管道较
BLK360
短,以
BLK2GO
的管道端点为准,将其与
BLK360
同位置的管道进行平面和高程比对,结果见表
3
。
表 3 BLK2GO 和 BLK360 在 6 个管道端点处的偏差
由表 3
可知,整体上,管道长度越大,
BLK2GO
和
BLK360
的平面和高程偏差越大,在管道长度为
20.0m
处,两者最大平面偏差为
6.8cm
,最大高程偏差为
3.6cm
。
通过量取点云数据,可以获取管道埋深、管道形状(方形或圆形)、管道截面尺寸、井室尺寸、井底埋深等重要属性;将点云数据导入 CAD
、
EPS
三维测图等绘图软件,通过描摹可以绘制暗渠平面图;另外,也可以将点云数据导入
CAD
、
3ds Max
等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本项目基于
CAD 2016
建模,利用
“
插入
-
附着
”
加载点云,并根据点云手动建模;对于管道缺失部分,采用延伸管道的方式补齐;由于
3
段管接口处高差落差大,存在扫描盲区,接口处的建模与现实存在偏差。本次建模仅为示意性展示,效果如图
6
所示。
图 6 地下暗渠三维建模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