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装配式施工 \ 叠合楼板安装如何操作?手把手教你!

叠合楼板安装如何操作?手把手教你!

发布于:2024-05-23 16:08:23 来自: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 [复制转发]

     
叠合楼板安装技术交底      

     

     

作者:装配式阿杰



吊装前准备


1.1、吊装计划;

项目提前两天在微信群向厂家专职项目对接人员提供详细、准确吊装计划(包括地块、楼号、楼层、楼层分区、数量、收货联系人、验收签单人等信息)


1.2、图纸(构件平面布置图);


根据构件平面布置图进行安装作业,主要根据平面布置图上相对应构件编号及安装方向确认安装位置。


1.3、项目管理(质量、生产、安全)及吊装人员(信号指挥、塔吊操作、挂钩、定位取钩);

质量管理人员及监理对产品进行验收,生产管理人员安排协调,安全管理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1.4、起吊设备;



1.5、塔吊

1.6、硬化道路(运输车辆车宽2.5m,长13.5m,一般为10-14方,重量为25~52t);

1.7、缓存场地;

1.8、支撑体系验收。主要是安全性及标高检查。



吊装


2.1、叠合板安装流程:



2.2、操作方法:


  • 2.2.1、所有准备工作准备就绪。包括人员培训、人员就位、吊索具齐全并经过检验。


  • 2.2.2、用铁链条或钢丝绳将塔吊吊钩与组合吊架可靠连接,且在与塔吊吊钩连接时需用较大卸扣将钢丝绳锁在一起,防止单根钢丝绳滑出吊钩。



  • 2.2.3、找到板面构件编号(或二维码)及吊点标示。吊钩只能挂在吊点标示处(一般用红油漆标记,且必须勾住上弦筋和腹杆筋焊接位置),其它点位并没有加强钢筋,吊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告知楼上安装人员构件编号,方便安装人员找到安装位置,加快安装节拍。


     
     
     
     


  • 2.2.4、用吊钩与构件的每个吊点连接(视构件尺寸吊点数量一般分为4点、6点、8点)缓慢提升塔吊吊钩(试吊),观察吊钩与构件是否连接可靠。确认无误后将构件吊离地面,观测各吊点是否受力、构件是否基本水平。确认无异常后开始向楼面吊运(一般塔吊采用4倍率吊装)

     
     


  • 2.2.5、构件吊入楼层后由楼上信号指挥工指挥塔吊司机吊至安装位置。注意在下降过程中,离楼板面30~50公分左右需停顿,缓慢调整位置(注意安装方向),待构件稳定后方可进行摘钩和校正。存在偏差时,可用撬棍微调。


  • 2.2.6、检查构件的水平位置。叠合楼板吊装完后全数检查支撑架的受力情况,以及叠合板的标高。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 必须按照标记吊点起吊,保证叠合板均匀受力,避免叠合板开裂,禁止随意起吊!

  • 起吊时吊点处合力点垂直向上!

  • 任何情况下,吊链(或钢丝绳)均不允许相互缠绕!

  • 安装叠合板时应注意梁上部钢筋的绑扎顺序,板底筋不应折弯!

  • 吊钩应同时钩住桁架上弦筋和腹杆筋,严禁直接勾住上弦筋起吊!


错误实例


存储


  • 3.1、现场存放时,应按吊装顺序和型号分区配套存放且应标识明显。存放位置应布置在塔吊工作范围内。

  • 3.2、水平分层堆放时,按型号码垛,每垛不准超过8块,堆垛之间宜设宽度为0.8—1.2m的通道。根据各种板的受力情况选择支垫位置。层与层之间垫平、垫实。各层垫木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地面要求平整、硬化。

  • 3.3、垫点距边≤300mm;

  • 3.4、垫点间距离≤1.6米;

  • 3.5、垫方长宽均不小于100mm



示例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安全需知


  • 5.1、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塔司、司索、指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具备安全知识;

  • 5.2、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检查设备性能、安全附件及吊索具等是否安全可靠;

  • 5.3、吊运构件前必须确保作业周边环境是否安全,运行路线有无障碍物;

  • 5.4、吊装作业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作业;

  • 5.5、吊装作业过程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吊装区域必须设置警示隔离带,由现场安全警戒员看管,严禁任何人员进行吊装区域;

  • 5.6、指挥人员要了解被吊物体的重量,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起吊要求,与操做人员配合好,选择合适的吊索具与绑扎方式等;

  • 5.7、起重吊装时,先进行试吊,起动要平稳,试吊高度为200mm左右,试吊时间为2min。试吊时,检查起重设备有无异常情况;

  • 5.8、在吊装作业过程中,吊装构件下方严禁站人;

  • 5.9、起吊作业不准进行超负荷作业;塔司对指挥信号有误,有权拒绝吊运工作,并提出纠正意见;

  • 5.10、多人挂钩操作时,当作业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任何人有权发出停机信号;

  • 5.11、起吊作业时,要平稳起吊,防止吊钩、吊具、构件产生较大摆动;

  • 5.12、吊装过程中,如遇大雨及六级以上大风,应立即停止工作;

  • 5.13、吊装过程中如遇突然停电,电压下降或其他特殊情况,使被吊构件无法放下时,应立即通知主管(工长)并将危险区域隔离开来。

  • 5.14、起吊作业时,严禁将被吊钩件长时间停放在半空中,防止发生危险;

  • 5.15、吊装结束后,将吊索具从吊钩摘下,存放在现在指定位置,以备下次使用。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6.1、桁架钢筋露出混凝土表面偏低

原因:

  • 结构设计板厚偏薄;

  • 桁架钢筋放在第一层;

  • 桁架钢筋制作过程中生产负误差

结果: 设备管线走管困难

处理方法: 预制板安装就位之后,在管线交叉位置处剪断桁架

6.2、桁架钢筋露出混凝土表面偏高

原因:

  • 桁架钢筋在制作过程中产生正误差;

  • 桁架钢筋本身翘曲;

结果: 上部钢筋保护层不够

处理方法: 上部钢筋绑扎按下图示意



6.3、板侧外伸钢筋偏短

原因:

  • 钢筋下料误差;

  • 振动台震动过程中移位;


结果: 锚固长度不够

注意事项: 叠合板出筋锚固长度存在误差的根数数量,达到板总出筋数量的30%及以上时,由供方提供处理方案;未达到总出筋总数量30%可正常使用,不影响结构受力。

处理方法: 长度偏短一侧贴焊同直径钢筋,焊缝长度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



6.4、板出现裂缝    

原因:

  • 养护过程中温度收缩裂缝;

  • 上下贯穿裂缝,构件退厂;

  • 上部通长裂缝,未贯穿至下部的,不影响结构安全,可使用;

  • 下部通长裂缝,深度不超过保护层,宽度不超过0.3mm的,不影响结构安全,可使用



6.5、进场质量检验及随车资料  

  • 构件进场质量验收推荐按照叠合板用预制底板交付标准: T/SSACE 004-2020  

   

合格证样本

T/SSACE 004-2020验收标准

项目资料供应目录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装配式施工

返回版块

9278 条内容 · 1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全程“智能 ”,住建部推荐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实际应用案例

来源:住建部,预制建筑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经企业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并发布第一批124个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目的在于总结推广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指导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企业全面了解、科学选用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 20项自主创新数字化设计软件创新服务案例,29项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创新服务案例,42项智慧施工管理系统创新服务案例,20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服务案例、13项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创新服务案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