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公装设计 \ 理智与情感:梁子岛离岛码头

理智与情感:梁子岛离岛码头

发布于:2024-05-22 10:48:22 来自:装修设计/公装设计 [复制转发]

梁子岛是离武汉不远的鄂州梁子湖上的一个小岛。登上去往梁子岛的游船,吹着飘着鱼腥味的湖面凉风,梁子湖很大,游船随着波浪上下颠簸,大到感觉不像在湖中。如果遇见雨雾天气,能见度不高,更是有一种出海的感觉。



第一次看现场,甲方希望我们在岛的西侧一个渔村,拣选一个老旧的石头墙围合的场地,设计一个民宿。那一刻望着夕阳打在石头墙上,墙内一个古树婆娑,很是喜欢。在回程的老码头上,只有几个商店和等候船的棚架遮蔽物,略显简陋,机缘巧合把码头改造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于是在黄昏等待回程上船的那个时刻,看见西边晚霞在水面洒的波光粼粼,产生了和来时一样的——一种远离城市的 “离岛”距离感,犹如《岛上书店》中的描写。


在那一刻,觉得还是要给这个岛屿一个象征“回家”的精神性场所,让上岛、离岛这样平常中带着仪式感的行为,产生一点象征性。我想到了很多说辞:“渔家灯火”、“灯塔”、“看夕阳”来为这个项目找到仪式感的锚点。



这些锚点,它在我脑海中会对应一些建筑的场景,比如:“灯火”,对应着面向水面的大玻璃面,内透出温暖的灯光,映射在水面上的波光粼粼;“看夕阳”,对应着西边的开窗、蓬下的空间,或者是一面缓缓而上的草坡,在登顶那一刻看到浩渺水面。


我试图用这些锚点来推导我们的设计,也因此拿出了好几个比较方案,回头再看,每个方案其实都不错。

    李涛   设计手稿

  设计思考模型

历次方案模型

这些不错的锚点和华丽的方案说辞,浪漫而热情,是建筑师矫情的产物,却忽略了一个很理性的功能需求——那就是上岛和下岛这个行为本身。在意识到这点的缺失后,我们反思并把候船的行为进行了拆解,“等候”这种行为本身只需要一个完美遮阳避雨的蓬下空间即可。但登船和离岛的游线,尤其面临着节假日高峰人流的考验,则需要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平面流线尤其的简单,让人一眼就知道在哪里等候,再到哪里上船离开。


所以最后的方案简化为两侧为等候大棚,中间高起的游客中心空间形态。蓬,成为这个建筑水平向最吸引人的构筑。在总平面构思阶段,用一个圆形玻璃天窗布置到平行四边形屋面内,从而给进入主建筑的两侧入口引入了自然光线,避免了巨大的蓬下空间的幽暗无光;蓬下支撑的柱子,通过两根小柱的组合,弱化支撑结构的尺度感,再通过夹住横梁的抬梁方式,以更加轻巧的结构呈现。


建筑的序列被3m的斜柱规训,广场的景观铺装也遵循这个3m的控制。屋面被银灰色铝镁锰板覆盖,因为3m的模数,特意改变了330㎜的常规铝镁锰板尺寸,改为300㎜的定制产品。斜柱外包铝合金板设计成工字造型,在阳光下双排线条的挺阔肌理,和蓬下的双柱线条形成完美的呼应。



蓬中间高起的游客中心,一层容纳非高峰客流时段的等候和消费等功能;二层高耸的空间,则承担了水上“灯塔”的象征性意义——回到了方案创作开始时仪式感的锚点。

 

二层内部人视的水平线上,开启一条水平的带形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将人的两侧的视线只局限于带形窗去看屋面和湖面,也刻意规避了建筑后面一堆杂乱的岛屿建筑背景。而向前的视线被三角形空间两侧阵列的斜柱拉向湖面的远方,两端屋顶天窗透下的天光,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变换着角度倾泄到纯白的空间内。


在外,欣赏的的是湖面的广阔;在内,感受到天空的深远,离岛的情感从而被推向高潮。


  施工过程

  总平   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 平面图

 
  立面图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梁子岛离岛码头建筑设计

项目地址: 湖北鄂州梁子湖区

业      主: 湖北文旅梁子湖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公司:UAO瑞拓设计

设计时间: 2021年5月-2022年2月

建成时间 :2023年10月

项目规模: 2290㎡

主创设计师:李涛

团      队: 黄敏堃、龙可成、李龙、肖健、阚文慧、孔繁一、姜海洋

施工单位 :湖北必新达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材料:铝镁锰板、玻璃幕墙、钢结构

摄      影:此间建筑摄影-赵奕龙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装设计

返回版块

8.01 万条内容 · 20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宋式风雅新起点

  资料简介   宋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精巧却不繁复的一种建筑形式。   这得益于宋代建筑营造臻于科学,以及宋代士族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工匠技术的进步和业主诉求的转变,共同造就了宋风之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