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聊了第一梯队(封建王朝国家队)的屋顶样式:
庑殿顶 、
歇山顶 和
攒尖顶 。今天继续唠剩下的样式。
我国
使用频率最高 (数量最多)的屋顶样式:
悬山顶 和
硬山顶 。这俩都是
五脊两 坡 (
正脊 垂脊x4、正脊前后两坡 ),区别在于两端
山墙 的做法。
从正面看,
悬山顶屋檐比墙体宽 ,而
硬山顶上下一样宽 ;从侧面看,悬山顶十分花哨(上有
博风板、悬鱼、惹草、梅花钉
等 ),这些东西在硬山顶上基本不会出现(即便出现也只是纯纯的装饰),之所以要“悬”出去,还要从
砖 的出现和普及说起。
砖的烧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基本成熟,但仍是非常稀罕的东西,因此都得用在刀刃上:
帝王的地下墓穴
、
皇家建筑的铺地、 外墙面 离地近的那一圈
。
砖真正被用于建造百姓住宅
墙体是从
明代开始的,也就是说在这之前,这类建筑的墙体大多都是
夯土墙
。
土墙怕水
,因此
越是早期的建筑,屋檐伸出去越多
,只为多挡些雨。
先出现的悬山顶
只能在
伸出山墙的檩条外面加装博风板
、
博风板连接处
(螭 吻
屁股下方)
安装悬 鱼
、
最后再用惹草遮住檩条并用 梅花钉固定
(也有将博风板和惹草做成一体的)。
一句话说明白:
早期
木头从山墙内怼到墙外的是悬山
。
能伸多远伸多远 总比不伸强
能护多少护多少 总比不护强
下面这些也是常出现的屋顶样式,这里只聊样式,不聊等级。 盝(lù)顶 就是将那些常见的屋顶切 成 局部平顶 之后的屋顶,比如故宫的 钦安殿 。
勾连搭
常用于对
高度没过多
要求
、
室内尽可能大
的建筑物,比如全国大大小小的
清真寺
的
礼拜殿
。
扇面顶
则通常出现在一些皇家或大户人家的花园
里,比如
颐和园
的
扬风亭
、
拙政园
的
与谁同坐轩
。
盔顶 很容易辨认,就像古代士兵的头盔,杵在整个建筑物的最上面,代表建筑是
岳阳楼 ,没错!就是岳阳楼记的那个岳阳楼。
卍字顶 更容易分辨,而且建造目的明确(与佛教有关),但前提是得在比它高的地方看到全部屋顶才能准确判断,
圆明园 里的
万方安和 就是这样的屋顶。
穹窿代表天空 ,
穹窿顶 多用在少数民族建筑物的屋顶,比如
伊斯兰教建筑 的
天房 和
蒙古
族毡包顶部 的
圆形凸起 。
灰背顶 的屋面像是一个巨大的瓦片,然而灰背顶表面却没有一片瓦(
中间高两边低是为了雨天快速排水 ),它是民间常用的比较省钱的屋顶做法。
圆券顶 可以简单的理解成若干个灰背顶手拉手;
平顶 则是更为便宜的屋顶。直到今天,北方农村还有很多这样的平屋顶仍在使用(晒粮食)。
单坡顶 通常位于
合院“口”字形 的
侧房屋顶 ,
坡向内 (外高内低)。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