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科技景观将是未来新趋势

科技景观将是未来新趋势

发布于:2024-05-17 15:55:17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来源:园景人

|

作者:园景君

[复制转发]

在视觉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对艺术的接受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景观设计也愈发新奇,其往往成为视觉焦点,   以科技+景观方式,   让城市景观更具温度,为景观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未来景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技景观因其独特的媒体性、互动性所产生的转换和参与感,打破了传统规则,以全新的有机整合思维与展示方式,将观众直接引入景观的体验之中,使艺术更走近人们的生活,通过直接参与和交流获得心灵触动,使得设计更有趣,更具互动性,同时借助科技的力量让城市景观也更具温度,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白鹭湾无界剧场 / 北京观筑设计
摄影师:直译建筑摄影

智能化科技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在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例如国内已开始运行的无人驾驶公交系统是未来智能交通中的一大重要因素,相对应的景观道路设计也需要进一步地优化,确保智能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智慧城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概念,智能化的技术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景观作为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对于展示城市整体风貌、宜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在景观中的广泛应用案例
Extensive application cas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landscape

案例一: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礼嘉智慧公园里就有这样一条“智慧凉道”,两侧设有智能喷淋系统,当外界温度达到设定值且红外线感应到行人时,便会自动开始喷淋降温。


△礼嘉智慧公园 / 重庆市设计院
摄影:三棱镜建筑空间摄影

案例二:这是位于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的一个智能数字站,能让使用的每一个人都受益。这个数字站可以遮挡阳光,为人们提供座椅,并提供高速的WIFI接入。其造型像由树桩托起的绿色花园。精心打磨的混凝土座椅配有插座和休息小台面,方便人们放手,或者书,或者笔记本。智能数字站还为游客和居民配置了一个包含城市服务信息和指南的大触摸屏。这款城市公共家具是一个将科技直接植入城市生活的先行者。


△智能数字站 / Mathieu Lehanneur
图源:Mathieu Lehanneur


案例三:北京龙湖G-PARK海淀科技公园,G-PARK海淀科技公园是融合科技的一个公共公园。设计师希望科技内容能够完美并巧妙地结合到大家所熟知的景观元素和设施中。在园区参观的必经之路上,有着模块设施中的能量互动转化,跟随人的脚步有雾喷体系。人在通过这条路的时候,并不一定会发现地上还有这么一个装置,但是可以不断地感受旁边的景观跟随自己脚步的变化。不断的感应反馈给人,水会喷出来一个景观。


△北京龙湖G-PARK 科技公园 / IF本色营造
景观摄影:高尔夫印记



智能化景观设计的核心

The core of intelligent landscape design


有时候智能化景观设计的问题,不仅是成本和技术问题,而是设计是否贴近人们的生活层面来思考的问题。智能化城市的居民,是否有科技便利其生活的感觉?是否愿意主动、自觉地与新技术交融?
    
科技景观从景观打造层面结合客户的自主、自在、自循环三方面进行渗透和发展

1.自主: 更自主的智能设备,是智慧社区的基础;而景观则是社区展示给知己最直接的一面。在景观设计时要结合客户生活日常需求的一体化景观智能设备,让智慧设备拉近知己与景观的距离,为社区景观增添体验性、可互动性,也为社区生活带来更多乐趣。

2.自在: 面对新时代用户更注重产品体验的现状,景观打造时不仅要将“贴心”融入对景观的营造中,更致力于实现整体统筹当前社区系统性服务运营模式,提供更自在的持续服务,搭建人与景观、人与人、人与社区的良好亲密关系,让知己社区的生活更加轻松愉悦。

3.自循环: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娱乐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正逐渐减少。景观打造要从生态、教育、安全、运动、娱乐等多角度塑造社区景观,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植物搭配,营造多种适合各类交流活动的小环境,为知己之间创造更多相互接触、交流的机会,让景观为知己生活增添温暖。


△Firefly Field灯光装置 / Castor Bours+Wouter Widdershoven



科技景观在公园打造中的应用策略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dscape in Park Building


1.以数字化为切人点,让场地充满信息化元素,整个基调是类似电路板的线条分割,分割形成的铺装可以材料区分,或是木栈道或是镜面水,分割形成的种植池可以高差层叠,中间可以突起形成景墙logo,让空间更丰富。还有方格变化的种植池+镜面水,数字拼图和字母构筑物,让人感受数字景观。
2.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性,   从材质上考虑保证安全无公害,轻量化、可持续化高分子材料优先考虑,并结合木材、金属等传统材料。
3.采用通用设计或无障碍设计,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使用对象的使用难易度,   服务设施需要注重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尺度把控,智能设备的使用需要在视觉上具有很好的可识别性和操作引导性,方便老人与儿童的使用。
4.对于传统被动服务模式的改善,   在原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整合各项贴近居民生活的资源,通过智能化界面和人性化交互模式满足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各项信息化需求,构建主动服务型的设施体系。
5.尽可能利用现状植物及硬质条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场地实际状况,选用当地材料 、考虑当地施工等现实因素,   力争用较低的价格获得最佳的提升效果。

6.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采用充满 地方特色的的植物为基调树种,重点地带采用特色较名贵植物。植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


△蓝田滋水公园 / 中国电 建北京院

动态智能幕棚 /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学生


7.采用智慧导览系统, 智慧导览系统包括数字化导览图、智能语音提示、智慧标识等。它将常规指示牌和导视牌等替换为相应的智慧屏幕,配合全面覆盖的无线网络,实现公园与游客的互感、互知,提升游客游览路线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8.采用智慧照明系统, 物联网路灯远控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微电子等技术,实现路灯及能耗智慧化管理的系统平台。

9.采用智慧休憩系统, 智慧休憩系统是将智慧技术融入休憩设施中,使原本功能单一的座椅、廊架等能够实现与游客的互动交流。例如,借助AI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在为游客提供休憩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其提供更加详细的景观介绍。

10.采用智慧养护系统, 智慧养护系统可自定义养护策略,自动对绿植进行养护管理,实现远程浇水、喷雾等操作,并通过云服务器的AI学习算法更好地实施绿植的智能养护工作。

北京龙湖G-PARK 科技公园 / IF本色营造


科技景观在住宅园区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andscape in  Residential Parks

科技景观在住宅园区中主要包括园区   科技系统、智慧模块、科技生态   三方面。通过这些基本的带有科技感的建设从而满足人们对安全、健康、便捷的需求,享受更加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同时更便于提升物业管理、实力提升楼盘价值。  

园区科技系统包含智能广播、智能视频监控、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导视系统。


1.智能广播:   园区的智能广播系统遍布园区的各个功能空间,并依场所不同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广播内容,并可以调节音量大小,且对于音量有相应的模块进行监控以保证音量在适当的范围。实现漫步园区时有与业主需求合拍的音乐相伴。另外结合人脸识别,智能化的识别系统通过面部表情的数据分析将可以深入关切到业主的情绪状况,贴心的转换音乐,真正做到乐由心生。
2.智能视频监控:   包含出入口人脸识别、小区内的危险识别与报警、安防一键报警、一键求助、异常报警等。既能实时、多点的实行远程监控,又能对健康的户外活动进行环境监控,重重打造更加科学无死角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也为建设智慧城市与雪亮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智能交通系统:   当车辆识别、车位寻找与导航、自动泊车已成为日常,5G-V2V(Vehicle to Vehicle,V2V)技术,成功解决了车与车之间通信,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基础,为小区的车辆管理及安全驾驶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进一步保证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更新升级。另外,在出行方面,智能呼梯让业主时刻享受到人性化设计带来的V+100的便捷体验。
4.智能照明系统:   由自动感应控制的小区照明可以做到光随人动,明暗相宜,既不炫光刺目,又不昏暗难识,即充分保证照明需求,又节能环保。并且建立照明数据平台,让小区的光源会自动进行健康度检查,提前预知故障。


△江苏旭辉产品体验中心 / 成都赛肯思创享生活景观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摄影:赛肯思 | 刘聪


智慧模块包括科技跑道、智慧儿童中心、智慧养老中心

1.科技跑道:   除了具备健身跑道的各种基本功能区外,还可以通过健身时扫描或感应,自动识别数据为客户提供合理的健身方案、并通过对体态、行动姿态的数据分析提示身体的肌肉、骨骼健康状况,作出疾病预判和康复调整方案。甚至可以进行智能分诊,在线得到医生专家的专业化指导,让居民的健身真正的“健康、科学”。
2.智慧儿童活动中心:   关注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普通儿童活动场的基础上充分运用AR技术以其丰富的互动性为儿童活动场注入了新的活力。AR社区图书馆,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当文字描述显得过于抽象,文字结合动态立体影像会让孩子快速掌握新的知识,丰富的交互方式更符合孩子们的特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AR社区实验室,在学龄教育中一些危险的化学实验,及深奥难懂的数学、物理原理都可以通过AR使学生安全而又快速的掌握,强烈的沉浸感使得在这里学比玩还要有趣。如此的智慧儿童中心才是孩子和家长们共同的心中向往。
3.科技养老中心:   当全龄化适老化已成为住宅产品的共识,融入了智慧科技的养老更能让老年人舒心、子女放心。语音系统、智能模块中自动匹配的老年人模式可以将一切自动的灯光、音响、乃至电梯关门速度等自动调节,适合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加之前文所述的远程看护、智能分诊让科技对于老年人来说不再有为难情绪和抵触感,反而变得亲切有温度。


△北京龙湖G-PARK 科技公园 / IF本色营造


科技生态包括AR植物铭牌、智能浇灌、土壤环境监测、空气质量监测

1.AR植物铭牌:   当植物铭牌不再只是一个写着名字的小卡牌,小区内的植物便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业主互动,小区便可以变成植物园甚至科普基地。
2.智能浇灌:   喷灌、滴灌、雾森,不论怎样的浇灌系统和增湿滞尘系统结合5G条件下的监测数据,可以综合出一个最宜人、最生态舒适的自然环境,一个真正“绿色”的居住区。健康安全才是每一位业主安心居住的最基本理由。
3.土壤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扬尘监测仪和环境监控云平台。可以实现区域联动,实时了解区域内各个监测数据是否超标。广泛用于建筑工地、化工厂区园区、生产制造企业等环境。
4.空气质量监测:   空气质量监测是高新智能型在线监测产品,基于电化学、光散射原理监测空气环境污染物因子,监测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PM2.5、PM10(俗称“四气两尘”),同时可拓展TVOC、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雨量等监测因子。


△嘉兴万科光年里未来社区数字植物园 / 蛮石营造 MOOOONS

项目摄影:杜继龙


科技景观在未来不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更多的是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通过技术化的创新,发展的可持续性,构建出一个多元美好的智慧城市生活场景。

不难发现, 未来的景观设计会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加强环境和人的交互体验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更多元素越来越多在设计中体现使得设计更有趣,更具互动性同时借助科技的力量让城市景观也更具温度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我们拥抱智能化时代,即便人工智能逐渐替代人们,设计师也一定会存在,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处理了理性分析和繁重制图和设计表达工作,却替代不了设计师的情感表达、艺术审美和灵感!   而我们需要在智能化和景观设计之间寻求未来发展的平衡点。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1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在建筑的王国中 | 建筑师中的哲学家路易斯·康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建筑师中的哲学家——路易斯·康大师的经典建筑作品。 Louis Isadore Kahn(1901年2月20日-1974年3月14日)是爱沙尼亚裔犹太人美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   ▲路易斯·康 ?kimbellart.org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