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修复 \ 白泥蚂、海星:养殖贝类的“杀手”

白泥蚂、海星:养殖贝类的“杀手”

发布于:2024-05-16 09:36:16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修复

来源:环保科普365

[复制转发]
自6月下旬以来,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海域部分贝类养殖区出现白泥蚂、海星增多并捕食蛤蜊、牡蛎等养殖贝类的情况,造成贝类生产受损,引发社会关注。
白泥蚂为何物?
就胶州湾海域出现的这一情况,自然资源部北海环境监测中心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了应急监测工作。据该中心环境生态室工程师韩龙江介绍,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此次出现的大量白泥蚂,学名为经氏壳蛞蝓,为壳蛞蝓科壳蛞蝓属动物,在胶州湾海域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趋势,在菲律宾蛤仔养殖区域明显增多。
韩龙江介绍,白泥蚂外观为乳白色,呈卵圆方形、半透明状,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生长速度较快,腹腔内牙齿发达,能够捕食蛤蜊、牡蛎等养殖贝类。
胶州湾海星与人们日常所见海星是否为同类?
胶州湾海星学名为多棘海盘车,为我国黄海沿岸一种极为常见的海星。胶州湾海星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属于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海盘车科,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海星。

胶州湾海域的海星样本(供图:自然资源部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那么,捕食贝类的海星,跟我们在海边见到的海星是同一种吗?韩龙江说,它们为同一种海星。“我们日常在海边见到的,主要是这种海星,五个爪,学名叫多棘海盘车。另外一种海边常见的海星,叫海燕,二者的区别在于腕的明显与否。”

胶州湾白泥蚂增殖、海星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据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成林分析,胶州湾白泥蚂增殖、海星增多的情况,与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贝类养殖持续稳定发展有关。
此外,近期雨水增多、水温升高也有利于白泥蚂和海星的快速生长。“这种情况总体来说属正常的自然现象,只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形势是可控的,不会引发较大灾害。”李成林说。
目前,山东省青岛市已捕捞白泥蚂和海星16.3万公斤,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红石崖养殖区、胶州市营海养殖区白泥蚂和海星生物量减少了一半以上;青岛市城阳区跨海大桥以北养殖区已基本清除,跨海大桥以南养殖区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白泥蚂和海星已初步被控制住。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好资料,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2024-05-17 06:30: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

9221 条内容 · 12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为动植物“退让”,也是为人类谋福

云南普洱茭瓜塘,发力保护湿地,吸引鹭鸶等鸟类重新到此安家;陕西洋县茅坪村,因为群众环保意识较强,常有野生金丝猴来村里“串门”;山东长岛自然保护区,持续开展海洋修复,多年不见的大叶藻、海萝得以重现……近年来,通过栖息地保护、繁育放归、管理执法等多种方式,我国不少野生动植物数量和分布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安居乐土。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保护濒危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从关心推动大熊猫、东北虎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到研究部署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