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发布于:2024-05-15 15:23:15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复制转发]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5.10.1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应排除汇水区域的地面径流水和影响道路功能的地下水,其形式应根据当地规划、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立交形式等工程特点确定。


条文说明:立体交叉道路分为高架道路和下穿立交道路两种,其排水主要任务是解决降雨的地面径流和影响道路功能的地下水的排除,一般不考虑降雪的影响。对个别雪量大的地区应进行融雪流量校核。



立交排水设计特点有如下6点:


1、要尽量缩小 汇水面积 ,以减少设计流量。


(1)汇水面积一般应包括引道、坡道、匝道、路线桥、绿地以及建筑红线内的适当范围(约10m左右);

(2)如果条件许可,应尽量将属于立交范围的一部分面积划归附近别的排水系统;

(3)采取分散排放原则,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应有防止高排水进入低排水区的可靠措施。

5.10.2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 立体交叉道路宜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且互不连通的系统,并应采取措施,封闭汇水范围,避免客水汇入。

 


2、注意 地下水 的排除


为保证路基经常处于干燥状态,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采取排除或控制地下水的措施。通常可埋设渗渠或花管,以汇集地下水,使其自流入附近排水干管或河湖。若高程不允许自流排出时,则设泵站抽升。

 

5.10.7 当下穿立交道路的最低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排水或控制地下水的措施。


条文说明:可以采用盲沟收集排除地下水,或设泵站排除地下水;也可采取U形槽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体防水等新型措施控制地下水进入。


3、排水设计标准应高于一般道路


5.10.2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同一立体交叉道路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重现期;高架道路雨水管渠设计重现不应小于地面道路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执行4.1.3条要求)


2 地面集水时间应根据道路坡长、坡度和路面粗糙度等计算确定,宜为2min~10min。


3 综合径流系数宜为0.9~1.0。( 综合径流系数应按照汇水面积内下垫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小于0.9,应按0.9取值。


4 下穿立交道路的地面径流,具备自流条件的,可采用自流排除,不具备自流条件的,应设泵站排除。


5 当采用泵站排除地面径流时,应校核泵站和配电设备的安全高度,采取措施防止变配电设施受淹。


6 立体交叉道路宜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且互不连通的系统,并应采取措施,封闭汇水范围,避免客水汇入。( 下穿立交引道驼峰高度不低于0.5m


7 下穿立交道路宜设置横截沟和边沟。横截沟设置应考虑清淤和沉泥。横截沟盖和边沟盖的设置,应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8 宜采取设置调蓄池等综合措施达到规定的设计重现期。

 


4、 雨水口 布设的位置要便于拦截径流


(1)立交的雨水口一般沿坡道两侧对称布置,越接近最低点,雨水口布置越密集,并往往从单算或双算增加到8箅或10箅(可用横沟或边沟代替);

(2)面积较大的立交,除坡道外,在引道、匝道、绿地中都应在适当距离设置雨水口。

 

5.10.4 高架道路雨水管道宜设置单独的收集管和出水口。


条文说明:对于开发密度大的城市,高架道路币水一般直接接至地面币水系统,导致高架和立管附近的地面常常发生积水,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宜设置单独的收集管和出水口。(在不影响排水安全的前提下,将高架道路出水管可接入地面雨水管道)


当高架道路出水管接入地面雨水管道时,应充分考虑高架道路排水对地面雨水管道的冲击,复核受纳雨水管道的排水能力及排水安全性。


5.10.6 高架道路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0m~30m。每个雨水口应单独用立管引至地面排水系统。雨水口的入口应设置格网。(本条也适用于位于最高点的跨线桥)


5、 管道 布置及断面选择


(1)立交排水管道的布置,应与其他市政管道综合考虑,并应避开立交桥基础;

(2)若无法避开时,应从结构上加固,或加设柔性接口,或改用铸铁管材等;

(3)管道断面可适当放大,起点断面最小管径不小于400mm,以下各段的设计断面均应加大一级。


6、 安全可靠 性要求高


5.10.3 下穿立交道路排水应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并防止倒灌。当没有条件设置独立排水系统时,受纳排水系统应能满足地区和立交排水设计流量要求。


5.10.5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系统宜控制径流污染。 (当立体交叉道路的雨水直接排放受纳水体时,可通过调蓄池、就地处理设施和设置在立交桥区与高架道路下灌木绿化带中的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源头减排设施,降低径流污染,也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后用于浇灌绿化)

 

5.10.8 下穿立交道路应设置地面积水深度标尺、标识线和提醒标语等警示标识。


5.10.9 下穿立交道路宜设置积水自动监测和报警装置。

 
 

《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

3.3.4 地下通道和下穿立交道路应设置独立的雨水排水系统,封闭汇水范围,并应采取防止倒灌的措施。当没有条件独立排放时,下游排水系统应能满足地区和立交道路排水设计流量要求。当采用泵站排除地面径流时,应校核泵站和配电设备的安全高度,采取防止变配电设施被淹的措施。下穿立交道路应设置地面积水深度标尺、标识线和提醒标语等警示标识,具备封闭道路的物理隔离措施。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59 万条内容 · 79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废水处理的10种方法和87种工艺图

产生于石化、化工企业的废水相对较难处理,因为不同的化工产品装置出来的废水,不仅成分复杂而且有毒有害。因此,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也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本文总结了大部分废水处理的方法及工艺技术,可谓是大全,详实而全面,与大家分享。 10种方法 1. “加药喷淋塔”工艺 适宜用于处理酸碱废气。 2.生物滴滤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