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以山为德,以水为性:归山有舍

以山为德,以水为性:归山有舍

发布于:2024-05-15 14:07:15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R E T U R N I N G


  境·回归  


山因水而灵,水遇山则绕。山水相拥,光影照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倡导“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美学追求,项目位于福建龙岩,意在如何表达在当代的设计逻辑中构筑东方精神的文化载体,深挖文化根源,探索基于民族文化与未来发展的哲学与本体。


整个设计以水为脉,庭院环绕。建筑师借助水景营造自然消隐的和谐关系,筑山、置石、花鸟、建筑巧妙地融为一体,将建筑的自然属性最大化,让设计回归到自然、纯朴的艺术意境。



壁画飞鸟立于枝头跳跃嬉戏
尽情享受今日的暖阳


它身姿轻盈,活灵活现

蕴含富贵长寿之意,意境优美


前厅壁画高山流水,树木高阔、密实如伞盖的枝叶,临溪观望的飞鸟,朴茂华润的花卉,在东阳木雕水波荡漾的纹路里,紫金山流转千年的绿影映照其间,阳光从其中渗漏而下,遗留在表面参差的石头间隙里,这派的恬静、幽深与闲适。演奏着一曲山间野趣的梵声。



山水雾气萦绕山间
盈盈碧波摇曳 



青山隐隐,乘云欲归

或近,或远,或隐,或显

......


空间通过廊道、叠山、理水、植树,花鸟,引景入室,营造自然山野的自由意趣,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空间整体以原木色为主,原木色是对自然的最好诠释,原木风简单但不寡淡,宁静但不冷清,线条简单却朴实自然,光影的自然贯穿,让空间变得温暖舒适、古朴纯净。木制栏栅悬于空,结构于光于影,变幻无穷。平凡之光,虚无静谧,却能让所有的艺术变得真实可触,洒于大地,基于时空,慢慢沉淀,渐渐呈现。




     

S Y M M E T R I E S


  坊·对称  


| 诗词自王有容 《龙岩八景》


洽谈区借鉴了“里坊制”的布局方式,将功能有序的分布排列,以大沙盘区到洽谈区为中轴,将其他功能左右分布于两侧,形成了中轴对称式的平面布局方案。空间起承转合,不设屏风,开放式视线,每个结构都兼具了包容性。



散客洽谈区的布局,围合而克制,但与其他空间因一切有了光的流动和停留,而又让彼此各自推向独立,又在整体归一中实现了互为对话。 这里,更像是一个不疾不徐等待清晨到来,或因流连暮色而静静发呆的一个空间。幻似时空隧道,一切应了光的进来、穿透或停留或离开,在自然与简单中平衡出诸多美的心境,寂寥而美好。



空间将时间与人文线索串联,用自然静谧包裹雅正空间,再利用光影刻度将时间凝固保存,让它们与空间中的艺术品一起回溯自然、出入古今。人在其中,如浸历史的诗,如触当代的云,如沐湖面的风,任这般湖山意境交织出大道由心的从容,让当代的名人雅士能与先贤俊秀谈笑风生天地清。




我们踏着这般从容的步子

跟随它进入水吧台



见蝴蝶飞舞、日光温柔

仿佛穿越时空的门洞

就这样步入了幽深的庭院


草木扶疏,山石花鸟,姿态静美的树木仿佛洋溢着生命力的绿色雕塑,屏蔽掉尘世的喧嚣,教人如入自然谧境,言语和脚步都不自觉变得轻、静起来。





     

S Y M B I O S I S


  纳·共生  

宋徽宗《瑞鹤图》 绢本设色 纵138厘米 横51厘米

藏辽宁省博物馆


茶室同样以室内景观化的手法,让空间心生温暖。传统文化元素提取的饰品及古典青铜器皿,古今互见,来自大自然中质朴而原始的材料,将古时文士喜爱的雅兴闲物纳入空间当中,与现代的空间共生,那一刻空间又重燃生命张力。两者结合似又找到了搬运大自然、重获生机的美好。

自然、空间与人,归一后和谐共生。整个室内追寻的是“天、地、人”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与哲思,小小的境地,通过自由而质朴的创作与形式表达,诠释了“静、雅、美、真、 和”的情绪体验。

| 平面图展示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1 万条内容 · 27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上海地标性建筑!层次多变的“山形”立面,流水的空间布局——上海长宁国际发展广场

上海长宁国际发展广场 Aedas作品 点击观看项目设计概念讲解及现场视频 Click to watch the video of the project and the design concept explanation 项目地处长宁区凯旋路与淮海西路交汇处,10号线虹桥路地铁站出口处,毗邻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红坊创意园等文创地标,但距上海各CBD核心区较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