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waa未觉建筑:在空间中塑造一段“情绪的旅途”

waa未觉建筑:在空间中塑造一段“情绪的旅途”

发布于:2024-05-15 11:54:15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匠山行记

|

作者:匠山

[复制转发]


"
waa未觉建筑
在空间中塑造一段情绪的旅途

2010年,英国注册建筑师张迪在北京创立waa未觉建筑。



waa一直在讲“ 建筑与情绪 ”的故事,其中 “情绪”是在讲跟人的关系,这个“人”是指在这个空间中的每一个个体。

他们致力于让每一个建筑作品都能够 使人跟他所处的环境和场景产生一种情绪上的互动         使得建筑成为一个 以人为主的“场所” ,而不只是抽象的“空间”




01

银川当代艺术美术馆

这座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美术馆,是西北地区最大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它有望成为银川乃至西北地区的艺术地标。


 
黄河割据了绿洲和荒漠,而美术馆坐落于绿洲这一边。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都是荒滩,要在这样一个了无人迹的地方、这样一座并不具备太丰沛的艺术土壤的城市,建造一座当代美术馆,建筑师需要找到她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这片土地缺少可深入挖掘的人文过往,建筑师试图 回归至土地本身 ,从它的过去中找寻可能的创作灵感。

建筑师希望建造出一座   自大地中 生长 出的建筑   ——   这座崭新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以一种质朴、天然的方式同 周围环境相联结  
 
通过对地貌学的深入研究,建筑师了解到美术馆所在地在汉代至清代曾是黄河的流经之处。
河流的冲击作用使泥沙形成大量的固态沉积岩层。在岩层不断挤压的过程中,河道逐渐迁移,原先的河床变成了现在的湿地。  
   

美术馆外观的设计正是 基于千年间地貌的变化所形成的岩石褶皱肌理,同这片土地 千年前的过往发生着对话。

美术馆的外观犹如一个“运动中”的地质断面,暗喻着这片土地千年间的变化,亦传达了这片土地的源头——黄河丰富、多变的性格;

而其流畅、优雅的线条,又给人以轻盈的印象,仿佛是“降落”在大地上,自成大地的景观。

美术馆采用玻璃纤维强化混凝土为主体材质,因其 满足幕墙的双曲造型 ,并如石材 一样对环境敏感, 随时间变化,颜色逐渐黯淡  

然而,建筑师认为 材质/建筑同气候、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 相互作用 才是有趣的,材质本身应   表现出时间的印记感
 
同时,建筑的表面刻意保留了每个体块间的缝隙,不仅尽可能 舍弃人工痕迹 ,而且凸显建筑由石块累积而成的体量形态,是 时间与自然力作用痕迹的记录
 

在这里,建筑师认为一座会随着时间的荏苒,自然的变化、风化的建筑才是富有生命感的: 建筑呈现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处在不断变化状态下

这种“未知”,在建筑师看来正是对时间的最佳诠释。

   
同时,建筑的外型是建筑师对这种地貌肌理的精神的诠释和形态的表达,   参数化   作为设计工具而满足了后期数字生产的条件。

筑表皮由 1600 多块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没有 批量复制 的可能,均是独立制作而成,这也体现了一种在工业化设计时代 不再主流的工匠精神

 

与通常的“殿堂式”美术馆不同,建筑师希望 打破当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创造 一个欢迎公众进入的空间。


美术馆 的入口,犹如沉积岩分裂而生的缝隙。人们通过入口就能感受到 四层高的中庭空间 带来的开放和自由感。


这个位于地下一层的中庭,建筑师 延续了室外的皱褶肌理


 

空间线条是舒朗的、曲直交错的,打破了通常地下空间给人的封闭的印象。空间是 贯透的、可以呼吸的


从地下一层到三层,光线和空间色调由暗到明,材质也从粗糙变为温润,通过光线和材质的微妙变化,建筑师细腻地铺设着空间的情绪环境。

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建筑师充分 考虑了   空间与空 间之间联结的流畅度   ,以营造出自然的观展动线,使访客在空间中行进时有漫步的感受。
   

美术馆中,线条与体块、实与空、明与暗间的关系均是 流动的、融合的

而人、艺术作品与空间三者的关系也是自由、动态、相融的,由此为人带来叠加的、富有层次的情绪体验。



02
老鹰画室

老鹰画室是一所建筑面积   74,000m2   的美术教育机构,约可以容纳超过   3000   名学生。

设计师们将这座建筑视为“筑梦工厂”。一座容纳这些临时“住客”们雄心与梦想的建筑,一种满足年轻艺术家社群学习与交流的空间模式。




设计以     场所     出发,意图营造能够让使用人群产生相似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空间,   创建一个不仅与学习、竞争、居住,还与梦想紧密相关的建筑。  


 

在公共区域中巧妙地布置了画室、教室、多功能厅、餐饮、体育活动和休闲活动等功能,形成交错而又融洽的布局。  


 
这种视觉连接的方式与建筑语态可以在潜意识中促进人们在其中的交流以及身份认同感。


建筑脱离了原本空间体量的限制, 成为一个立体的多维网络 ,内部与外部的界限从根本上变得模糊而柔和,一个处于永久的、过渡状态的空间应运而生。  


 
 


建筑在 垂直方向 形成了一个 连续的空间体量 ,打破了传统校园建筑的低密度蔓延方式。中庭串联起贯穿空间的各处坡道,学生由此可以更方便地到达不同的楼层。



 


位于3层的画室是一个高6米,面积超10000平米的平层空间,能同时容纳3000名学生学习和创作,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透光幕墙围合与移除室内墙体的设计策略 减少了画室中各功能之间的硬性界限,带来了均质而开敞的空间氛围,建筑自身由此得到了更加强烈的表达。

北向幕墙开启便可形成自然通风。顶层设置有北向天窗,避免强日光的直射,立面的锯齿状百叶窗系统成为 自然采光带


经过漫反射而得的光线为艺术学习提供了最佳条件,也模拟了学生经常在自然光充足的大空间中进行考试的环境。  



建筑地下层包含食堂   和运动空间,通过中庭与两个大型的采光隧道进行采光。

学生宿舍周围环绕着教学楼,形成了有阴影的内部街道,又由学生广场分隔开来。


    宿舍楼与教室
筑主入口面向城市道路,学生广场与绿植自然过渡至建筑主体。杭州气候温和,室外空间也多用于教学和休闲。
因此,室外的公共雕塑便成为 视觉焦点 ,同时营造出一个 临时聚集的场所 ,学生们可以在   不同光线的条件下进行创作。
 
建筑体块之间形成具有   阴影特色的内部街道成为 绝佳的社交场所

在建筑内部,中庭成为综合性场所,而坡道则打破了绿化的边界,创造出 学生自然聚集的空间

多功能厅通过阶梯连接北侧学生广 场,表演与活动空间也随之融入景观。
  间的性质在内外之间灵活转变,流动的路径将城市街道、宿舍、画室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带来了别样的体验。

  同于以往现址选择的艺术培训场所,建筑师有意 将建筑创建为一个集体

这是一次有序的创新,理性的空间梳理、加入更多的人性关怀与思考,意味着场所中的每个个体需要感受到彼此的联系和连接。


通过/画室/教室以及休闲空间的松散边界,可以实现一种共同所有权——或许可以称为“家”的感觉。  

正如Herman Herzberg所言:“ 场所意味着一种特殊的价值被赋予到空间之中,这对于一些相互依赖或具有某种团体归属感的人来说便具有特殊意义。



03

The Playscape -儿童成长中心


项目所在地位于北京原纺织厂区的仓库,五座旧建筑体围合形成一个圆形的场地。

  筑师 保留了原有建筑的主体轮廓 ,在新的功能定位下进行新建及修复。

业主的期初需求中,重点提出对于 儿童早期的感觉统合训练的关注

回忆起童年,堆放在街角的水泥管,或是捉迷藏的院落,甚至是有点刺激的平房屋顶以及邻居家的院子。

  实上,这些真实的社区环境令孩子自主地发起活动。   相比之下,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们,很难找到与他们天性相关的空间。

 
  筑师认为一个功能完备并且可以激发孩子们自主使用大脑,身体以及感官来探索的街区,是     下儿童成长的有机补充。由此他们提出   回到邻里   的概念。

从自身童年对于街区的记忆中,提炼出五个特征游戏   以构建那个缺失的可以尽情玩耍的空间。

让孩子在自主游乐中对肢体以及感官逐步了解,掌握以及获得协调统合自己身体的兴趣和激发灵感:


1. 捉迷藏 团队互动获得身体及语言技巧


2. 冒险乐园 身体协调能力、平衡力训练


3. 角落和小 通过身体感知尺度对感官的作用


4. 迷宫 对未知的探索,感官上得到最大愉悦的过程未必是最显而易见的


5. 梦幻 激发最大化的自由意志和想象力来支配或创造他们愿意的场景



由此 ,我们得到了 这样一个功能复合的场所,可以激化孩子的主动意识去掌控所处的环境。


轴测图

其实我们所有人都 只有在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受到挑战的时候,才会真正开始积极的认知和了解自己的感官


我们希望激发孩子的感官反应,由此加强情绪表达以及肢体协调的发展,由此帮助到儿童的早期成长。



我们通过三个建筑元素的介入构建设计概念中的复合场所:  


1. 管道 | PIPE  


管道的设计强调构建狭小空间,鼓励孩子们用身体去感知并作出判断,锻炼了每一个感官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钢管道网络就像一组连接桥梁和台阶,将场地串联为一座冒险乐园。


这些管道或盘旋在场地上方,或匍匐在山形地面的下方,各种倾斜的角度恰好满足孩子们用身体探索的方式。


我们为管道设计了五种规格:直径2.3米- 主要交通连廊;直径1.7米- 疏散楼梯;直径1.3米- 安全防护围栏;直径0.8米- 滑筒;直径0.4米- 室外照明;


这五种尺度的管道串联以及叠加在一起形成复合的结构体系。



2. 屋面 | ROOF

整个 场地由五栋建筑组成半围合式的街区,所有的屋面平台通过管道串联一体,环形的动线使得屋面独立于建筑的室内功能而存在。



屋面提供了一个俯视全貌的高点。孩子们可以通过滑筒从屋顶一直探索到山丘地形的下方,高差变化从7米到4.3米。

  面使得整个冒险之旅拥有多种探索路径,并鼓励孩子 不走最寻常的路 ,比如与最短的路径相比,第二短的路径可能会更加有趣。  

 
3.   山丘地形   | MOUND

借助地形学设计的山丘系统 独立于建筑的主体结构 ,令整个场地被高低起伏的山地形态覆盖。  


可以让孩子们无拘无束,感受到速度与山地起伏的变化,帮助孩子认知他们的感官和统合系统。  


山丘连接每栋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同时山丘的底部还布置了两个半室外的环形剧场。

 

新建筑由园区的小街分成两个组团,其中一个组团背靠公园并且设置了出入口。

建筑主体采用全钢结构,外挂管道系统作为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除游戏功能外的 屋面疏散以及动线交通的主要功能  

建筑的外立面 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窗洞口的位置和数量 ,模拟儿童的身体动作,尤其是 针对儿童的视线高度 ,抽象地体现在洞口造型上。

 

原有建筑群被改造成三个儿童区域。一号区域是单层6米的建筑,主要供低龄幼儿游玩。

于低龄儿童的身体机能条件 ,一号区域悬挂大尺度弹性运动布帘,裸露的建筑构件如柱子等都做过 特殊造型设计 ,保障儿童使用安全。


 

连接一号区域与二号区域的是附属设施,包含咖啡馆,餐厅和图书馆。

二号区域将原有的三层建筑改建成局部双层挑高的游戏区。为儿童设计, 以抽象化的山丘地形 形成自然的攀爬面和球池。


地形的底部是互动放映厅。地形的挑空处 模拟地貌地形 搭建的水平爬网,俯瞰球池。  

爬网延长面的二层和三层之间布置了8间教室,学习区到游乐区的所有连接均为滑梯。


  号区域是单层建筑主要是烘培教室。

5栋建筑的屋顶平台通过管道串联成环形系统,屋顶平台是辅助的休息区域同时也与室外游戏区通过山丘和滑筒交错连接。  


孩子们经常会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兴致勃勃,玩耍或许是他们唯一可以自我主宰的事情,玩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具有塑造个性的意义。

 

这个项目的意义就是关于孩子 通过感官和身体以及对环境的探索


为他们制造一些带有冒险性质的危险环境,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在面对各种险境时的创造力,并且更好的了解和认知他们的身体机能。


 

正如艺术家Richard Serra所说: “在玩耍中,你不会预知结果,这使得你不能轻易地得出结论。”




结语

waa   未觉建筑的设计实践中更多地表达了   关于 场所 的关系的思考   ,希望能够 重拾那些可能一度被淡化了对人本身情绪的挖掘

他们 借助“讲故事”的方法挖掘并且探索每个建筑自身的特性以及她的故事 ,以此作为设计构思的主导。


编辑     黄星蕊
责编     李婧博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0.85 万条内容 · 27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作庭的技艺——品谈溪山庭

作庭的技艺 ——品谈溪山庭 李兴钢: 溪山庭作为董老师的最新作品,集合了他在庭园建筑方面多年的思考,今天参加品谈的专 家中既有建筑理论方面的学者,也有专注实践的建筑师,大家都长期关注着董老师的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了解他的工作。希望大家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探讨关于董老师的创作和庭园建筑,并能够从建筑技艺的角度,讨论技艺与创作、园林、建筑学之间的关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