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苏州古典园林 | 园林景观题名之妙

苏州古典园林 | 园林景观题名之妙

发布于:2024-05-14 14:07:14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作者 |「 潘慕白」 首图 | 「橘涂初四」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言的诗”。诗画是纸上的艺术,园林是诗画在大地之上的立体艺术。

看一幅画或读一首诗,在感受着美的同时,我们可以非常诗意地说我们在那一时走进了画里,或者走在一行行诗句中,但那终究是一种联想手法。走进园林则不同,可以最真实地感受到行于诗画之中的美意。

所以,我总觉得,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让人走进来,更好地去理解一幅画一首诗。

@双子阳光的豆豆▲


在移步换景中,那些典雅、含蓄的景观题名,如一篇文章的标题,极耐人寻味,引领着我们走进一重美的天地之中。

《红楼梦》中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游园,如品一佳作,景观题名如同题眼,最为传神。品题名之妙,能让人抓住景观的历史之精髓、人文之内涵。

上图@ schumi 米克尔,下图@姑苏恋旅人


我们就拿苏州留园为例,品赏二三景观题名。

留园的“五峰仙馆” 被誉为“江南第一厅堂”,是苏州园林最大的楠木厅堂。该馆不论从占地面积及建筑体量上来说,都堪称一个“大”字,重要的是其富丽堂皇、大气典雅的气质尤其引人眼目,而且馆名颇有深意。

馆名中的“五峰”是指正厅前院的一组湖石假山,其间有五个山头,取李白《望五老峰》诗中“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之意。

庐山是古人心中一个有关隐逸的精神符号,据统计,古代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达4000多首。宋代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此可见,庐山有着神秘的色彩。早在东晋时诗人谢灵运曾作《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作《望石门》,都流传甚广,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因此庐山也被看成“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我们知道,东晋诗人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一生以庐山为背景创作了大量作品,开创了田园诗风,深深影响着后世。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五次游庐山,他的《望庐山瀑布》可谓家喻户晓,庐山也渐渐被看成了仙人居住的地方,成了隐士青睐的仙山。

叠山为境,由“五峰”而到“仙”字,馆名的内涵不言而喻。

@姑苏恋旅人

   堂内有对联可看作是对这一厅堂题名的诠释:

历宦海四朝身,且住为佳,休辜负清风明月;

借他乡一廛地,因寄所托,任安排奇石名花。

古人说“诗言志”,中国古典园林多有诗人画家参与,是“文人园”,因此可以说“园亦言志”。“清风明月”其间,“奇石名花”左右,正是隐居园林者的志愿所在。

厅内还有楹联: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

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卷中岁月”“花里神仙”,多么妙不可言的总结。从中,既可看到读书人的“志”,亦可探寻园林主人内心所追求的“趣”。


  上图@莫修-文,下图 @优哉游哉的白相君

再说留园另一处景观,即“恰航”。

苏州园林大多是由为官的文人修建的,他们中有人官场失意,心存隐逸之念,追求世外桃源的生活,因此叠山理水,以园来寄情山水。

园中有山,自然少不了水。一片水,可抵达江湖之远,这时只需要一舟,就可以表达他们的理想了。

留园的“恰航”用意即在此。恰航敞轩,其上为明瑟楼,涵碧山房与之相连,两处建筑浑然天成般组成一艘画舫,非常巧妙而耐人寻味。于可亭处南望,波光潋滟的水面上,这艘画舫特别引人遐思,引人入胜。

  上图@秦淮桑,下图 @白墙下的花园

“恰航”两字,初见不免让人摸不着头脑,字取自杜甫诗“野航恰受两三人”的句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说:“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读罢不禁让人心神顿开,大有放舟而去的逸洒美意。李白有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两句广为流传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怀真是放逸不羁。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舟”在古诗中的意境了,它传递的就是一种超脱的精神。再想“野航”,自是给人逸游自恣之乐,这时只需知己两三人,一舟同行,其乐无穷。

题名“恰航”,意在“两三人”耳,其所表达的就是园主的高雅之趣,即不随波逐流,只愿孤高洁身。

@戴戴噢▲

如果说“恰航”让人初见不知所云,那么“濠濮亭”则更是让人如雾里看花。

我们先得搞清楚“濠濮”(háo pú)两个字的意思。濠和濮,其实就是古代的水名。这座亭便是取与此二字有关的典故,即“濠濮间想”,出自《庄子》。

《庄子·秋水》里载有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之上和庄子垂钓濮水的故事。前者讲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庄子与惠子在濠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鱼之乐?”后者讲的是:“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拽尾于涂中!’”楚王派使臣请庄子做官,但是庄子不愿居庙堂之高,却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濠濮亭位于留园小蓬莱旁,对一小池,偏于一隅,幽静无比。于亭中望水,心无拘束,自在洒脱,妙不可言。正如亭中匾上所言:“林幽泉胜,禽鱼目亲,如在濠上,如临濮滨。”此亭题名“濠濮”,便是表达了闲适无为、潇洒脱俗的人生理想与情趣。


@ 烟雨清风至


唐代画家张璪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一说,“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则是指人内心的感悟。这一理论也被运用到园林艺术里,使得园林艺术也有了诗画意境的呈现。

园林艺术最终要传递的是人的“感悟”,是园主的思想与精神,所以有“园林是人化自然”的说法。而园中景观,因为有了题名,则多了历史的厚重、人文的底蕴、精神的境界。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5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式庭院里的百年石器

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 中国人爱石由来已久,雕刻精美寓意吉祥的石器更是千百年来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老式的建筑已经逐渐消逝,但老石器的文化依旧沿袭,重新成为装点中式庭院的重要元素,它们成为石架、茶台、石阶、盆器等等,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充满韵味的老石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