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0 引言
蓝绿空间作为城乡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为城市提供广泛而多重的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主要包括由公园、绿廊等构成的绿色空间及由河流、湿地等构成的蓝色空间 [1] 。当前极端天气频发,洪涝灾害严重威胁城乡国土安全,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应对城市水灾害的策略与方法应运而生,城市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越来越受到关注 [2-5] 。
蓝绿空间生态格局、布局网络及设施组合的合理建构、相互关联可使绿地和水域系统化融入海绵城市建设,是实现生态理性、治理城市洪涝灾害的重要基础。多项研究与实践表明,蓝绿空间具有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多尺度特征,不同尺度的空间体系承接的结构布局和职能服务均有不同。海绵城市建设亦是从全域视角系统性出发,在流域、城市、社区、设施等不同层级开展。因此,城市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模式构建的关键为:在多个尺度统筹地上与地下、自然空间与人工设施,协同规划、水利、排水、生态、景观等多个行业,发挥设施融合的多功能一体化作用,综合实现海绵生态效益与韧性安全提升。
本文以杭州市海绵城市示范建设为例,基于主城区区域流域尺度与城市片区尺度蓝绿空间识别与分类,社区项目尺度案例梳理与总结,剖析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韧性水平的技术路径与作用机制,集成多尺度城市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的技术经验模式,为高质量发展理念下长三角区域韧性安全提升与生态绿色转型提供借鉴。研究区域面积4344km 2 。
△区域流域、城市片区、社区项目尺度范围
△区域流域、城市片区、社区项目尺度蓝绿空间分类
1 城市蓝绿空间现状特征与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城市蓝绿空间现状特征
杭州市地处浙西低山丘陵向浙北平原过渡地带,西部为低山丘陵区,东部为平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市区“山、水、林、田、湖”自然空间丰富,蓝绿立体生态网络塑造出大海绵格局。现状以山林和丘陵为主的绿色空间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42%;河网密布,分布青山湖、西湖、湘湖等一众湖泊,蓝色空间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1%。杭州市城市空间顺应特大城市快速发展,近20年间蓝绿空间面积呈先减少后平缓回升趋势 [6] 。城市超大尺度的发散状空间扩张使“城市病”凸显,如防洪排涝能力不足、蓝绿蓄排体系不完善、河流自然网络局部破碎化、水循环自净能力不足等。
△蓝绿空间现状分布
>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将流域、城市、社区水问题与“山—水—城”城市空间载体有机嵌合,系统串联流域蓄排体系不完善、区域防洪御潮存在安全隐患、河流自然网络局部破碎、水循环自净能力不足、城区环境品质不高、排水设施短板突出等问题,通过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构建,锚固区域蓄排体系,提升流域防洪安全韧性;通过城市蓝绿灰空间布局优化,强化海绵城市系统建设,协同提升内涝风险应对能力、保障水系水质稳定达标、提高滨水空间生态服务效益;通过详细梳理项目层面的设计流程及建设要点,总结蓝绿空间融合设计手法,利用设施多功能一体化建设和多目标展现形式,实现海绵综合效益。以此集成多尺度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的建设模式,优化城市蓝绿空间格局与结构网络,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水平与系统功能韧性。
2 多尺度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策略
针对区域流域、城市片区及社区项目3个尺度,在全面梳理杭州市研究区域蓝绿空间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空间识别分析、数据统计计算、案例总结等技术手段,分析区域流域蓝绿空间安全格局、城市片区蓝绿空间布局、社区项目建设经验,集成多尺度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技术模式。
>区域流域蓝绿空间蓄排体系构建
>>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基于水源涵养格局、土壤保持服务格局、雨洪安全格局及水质净化格局叠加分析,形成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结果显示,杭州市生态保护区面积为3599.76km 2 ,占研究区域面积的75%,主要包括西部及西南部山区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涵养区,以林地为主;生态修复区面积为596.84km 2 ,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2.43%,主要包括西部及西南部山区的行泄通道、自然调蓄空间和中南部的重要水系廊道,以及钱塘江流域、浦阳江流域、北部地下水涵养区。
△区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
>>蓝绿空间蓄排体系构建
根据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按照“蓄、疏、滞”三级原则布局“四山—四湖—一江—多网—多点”的流域蓄排体系,“四山”为东明山、龙王山、贤明山和石牛山;“四湖”分别为青山湖、西湖、铜鉴湖和湘湖;“一江”为富春江—钱塘江水系;“多网”为城区多级水网;“多点”为沿水系布置的雨洪公园,综合提升流域自然蓄排能力。
△蓝绿空间蓄排体系
>>蓝绿空间保护与涉水基础设施修复
1)蓝绿空间保护??蓝绿空间保护主要是对蓝绿线的保护与管控。其中,蓝线管控是对钱塘江干流与三级支流等提出的水域空间范围划定与管控要求;绿线管控用地的类型包括主城区内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区域绿地等,绿线管控用地的海绵功能主要划分为水源涵养型、水质净化型、雨洪调蓄型和径流控制型。
2)涉水基础设施修复??涉水基础设施修复包括青山湖—石牛山水源涵养地修复、西山—大奇山自然调蓄空间修复、富春江—钱塘江行泄通道涵养修复、湖体与湿地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等。
>城市片区蓝绿空间优化与海绵系统建设
>>蓝绿空间优化与海绵系统建设要点
1)西部山地丘陵区 西部山地丘陵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流域洪水源头控制能力不足、河道行洪排涝不畅、局部存在内涝积水、河道生态功能退化、水体自净能力不足等。故通过河道清淤、堤防加固、拓宽水库等方式,实现流域防洪能力提升;通过衔接源头减排设施、管网排口生态整治、建设湿塘及雨水湿地等具有调蓄净化功能的海绵型公园完成调蓄净化设施布置;通过构建绿道网络、修复河道及湿地水生态实现滨水空间生态修复。
2)中部及西南部水体调蓄区 中部及西南部水体调蓄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城市防洪防涝体系有待完善、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不足、局部内涝风险高、护岸硬质化比例较高、生态基流不足、季节性缺水明显,故构建“上游拦蓄、强固大塘、导引山洪、中疏外排、抵御江潮”的防洪排涝体系;实施绿色源头减压、排水设施补短板、蓝绿蓄排并举的提升措施,如铜鉴湖防洪排涝调蓄、阳陂湖湿地生态修复治理等工程;开展生态湿地及再生水利用、生态调水工程,河湖水生态岸线改造、滨水空间绿道建设等。
3)中部及北部运河区 中部及北部运河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河道生态功能退化、自净能力弱、行泄能力不足、自然调蓄空间减少,故构建提标固堤、圩区排涝体系,采取河网共通、排水有道的防洪排涝措施;实施生态岸线建设、湖泊生态修复、河流综合整治、绿道工程建设等措施。
4)东部平原河网区 东部平原河网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河道防洪排涝能力不足、排水管网能力不足、现状天然水域遭侵占、公园绿地海绵功能不足。故开展海塘安澜工程、排涝河道疏通优化,提升外排闸泵能力,强化区域水系连通,建设具有调蓄净化功能的海绵型公园;加强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实施生态岸线恢复、断头河道连通等工程。
>>蓝绿空间协同防洪排涝系统建设模式
1)上游拦蓄、强固大塘 发挥上游山林滞洪调蓄功能,系统实施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加高扩容工程、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分洪闸改造工程等,有效提高流域防洪能力。
2)导引山洪、中疏外排 导引山洪即遵循防冲不防淹原则,在上游沟道实施闸口更新、河道清淤、堤防加固、截洪沟建设等工程,提高流域山洪排泄能力;中疏外排即通过新建连通河道、泵闸设施,打通断点,实现互连互通。
△蓝绿空间协同防洪排涝系统建设模式
3)蓄排并举、增补网络 蓄排并举即识别利用大型湖体、湿地、公园等蓄滞空间,连通河流脉络,发挥末端蓝绿空间调蓄、调节作用;增补网络即织补完善生态网络,利用绿道、绿廊串联山林、水体、湿地、田园等自然斑块,与河道防洪工程相互衔接,以利于山洪分流,减轻城区防洪排涝压力。
4)提标固堤、海塘安澜 提标固堤即开展堤防修建、固脚防冲及加固加高工程,以及堤防生态化改造;海塘安澜即实施病险海塘加固、岸线整治、防潮闸阀控制等工程,消除问题海塘。
>社区项目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融合设计
选取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性的15个海绵示范项目进行梳理分析,凝练总结海绵城市与园林理水融合技术要点、海绵城市与公共建筑融合技术要点、滨水岸线蓝绿空间融合技术要点、水系综合治理中蓝绿灰空间融合技术要点,形成社区项目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融合设计手法,以综合提升城市海绵水系统效益与生态宜居功能。
△海绵城市与园林理水融合技术要点
△海绵城市与公共建筑融合技术要点
△滨水岸线蓝绿空间融合技术要点
△水系综合治理中蓝绿灰空间融合技术要点
3 结语
我国长三角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网密集,蓝绿空间丰富多样,但城市安全韧性与生态品质建设面临较大挑战。蓝绿空间是城乡建设体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生态空间,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多尺度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模式,提出区域流域蓝绿空间蓄排体系构建、城市片区蓝绿空间优化与海绵系统建设、社区项目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融合设计的策略,集成本土化技术,构建以城市水系统为核心的城市韧性宜居发展新方式,为长三角地区类似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助力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37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蓝绿空间作为城乡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为城市提供广泛而多重的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主要包括由公园、绿廊等构成的绿色空间及由河流、湿地等构成的蓝色空间 [1] 。当前极端天气频发,洪涝灾害严重威胁城乡国土安全,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应对城市水灾害的策略与方法应运而生,城市蓝绿空间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越来越受到关注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