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打造长效花境的狠活,抓紧了!

打造长效花境的狠活,抓紧了!

发布于:2024-05-09 17:22:09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开头接问题,竖起耳朵听好了
问: 打造一 个能长期持久的花境需要几年?
一年?二年?五年?
上例子
澳大利亚花园         设计师  Michael McCoy  在墨尔本设计了一处占地 5 英亩的私家花园。这里原本是 采石场,该花园以永久观赏草和季节性鳞茎的常绿多年生植物为特色。
2011 年 9 月,最初的场地是这样的荒凉▽        
开始布置植物▽
经过         4个月         的生长▽
经过         5个月         的生长▽
经过         14个月         的生长▽
经过         4年         的生长▽
这个花园证明了业主和设计师的远见和辛勤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还允许一定程度的自播植物,将种植进一步软化。
花园四季的演变进一步增强了与自然的联系,春天的生长,夏季的丰盈,秋天的斑斓,冬天的沉静,用四季更替上演花园的真正的乐趣。
其实上面举例的这种年复一年四季皆景的花境
就是今天的主角 “长效花境”
来,敲黑板了:
长效花境是在四季花境与混合花境的基础上, 植物群落稳定、植物品种长寿、观赏效果长期 三个方面呈现的花境。         优秀的长效花境应该拥有这样的特性:
①          花境骨架植物稳定
②          焦点植物季相鲜明而变化有序
③          景观观赏期在          3 年及以上
虽说长效花境很长寿
可以给人带来长期有益身心的自然美景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爱它         最初的样子
因为它很        
比如 RHS 第 5 个直属花园  Bridgewater  沃斯利迎宾花园 (Worsley Welcome Garden), 景观设计师 Tom Stuart-Smith 设计了迷宫般的布局类似于抽象的马赛克,从上方俯看时,又给人以长颈鹿的花纹或“泰森多边形”的印象。
在这个花园建设初期,我们只能看到少量的主要骨架植物,以及周围零散的其他植物,而展现更多的是大面积的露土。        
你能想象它之后能长成什么样子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将越来越繁茂
下面再看看荷兰著名园艺大师          Piet Oudolf 的花园
这座位于德国莱茵河畔威尔维特拉园区 4000㎡ 的“多年生花园”, 是用 30000 株植物描绘时间的芳野。从下图可以清楚地看到,花园由最初的大量露土到最后被蓬勃发展的植物填满。
再反观国内外的一些花展
又或者一些售楼处示范区景观的小花园
通常我们不会看见大量露土,取而代之的是满满当当的植物,直接展现出了植物最高光的时刻。只有人关心这观赏效果好不好看,没人在乎这土壤之下的植物根系能不能伸得开腿。
因为这些都是以         观赏效果         为第一原则,活动         结束就会撤走。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售楼部示范区更多的展示硬质景观,植物软景占比较小。
对于追求长期观赏效果的“长效花境”来说,必须为植物预留生长空间,因此要 控制栽植密度 ,而不是为了即时观赏效果而“堆景”。所以,栽植初期大量露土也就再所难免了。
长效花境通常以 小乔木和花灌木 为骨架植物 构成中/后景
宿根花卉、观赏草 为焦点 植物 构成花境中/前景
再配以适量的一二年生草花构成混合花境
打造长效花境需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交给时间去打理,慢慢接近甚至超越设计预期。当然,这其中 还需要“ 及时、适度、有效 ”的基础养护管理,将景观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呈现四季皆景的季相之美。
长效花境是 目前花境推广的 主流形式
也是今后的 发展趋势
这其实是回归花境可持续景观的本质
既是多年生花境植物生长规律的需要
也是景观呈现季相变化特征的需要
只要在场地基础、植物与选择配置、景观养护管理等方面遵循花境营建的基本法则,长效花境终会带来惊喜的观赏效果。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2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自然花园式独栋商业集群 | 现象级成都CPI项目带来的商业景观启示录

  经济发展加速放缓,面对大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传统的实体经济陷入困境,   未来商业的实体商业想要存活下来,   要做到让人记得住,愿意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