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in Neighborhoods
Without Boundaries
有邻无界
“邻里,既是生活空间,也是社会关系。‘有邻无界’从公共空间和技术体系两个维度出发,探索一种以邻里为基本单元的人居新原型,让未来生活在无界中展开。”
—— 朱培栋
在“南方新住宅:深圳南山建工村公共住房设计公开竞赛”中。line+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培栋博士带领团队,与Nieto Sobejano Arquitectos合作,以“有邻无界”为理念进行公共住房的创新创作。此次竞赛共吸引了来自全球11个国家的185家设计公司参与,line+与NSA联合体成功入选优胜方案,并最终获得二等奖。
在此次命题作文中,设计团队着手的关键题眼分别是:南方,新,住宅。
“南方” 即深圳所在的岭南地区,及其特有的地域性气候特征和居住经验; “住宅” 所指的公共租赁住房,户型以生活起居为基本保障,在开发模式上更具公共开放、社会公平等意义; “新” 则是一种以原型为起点的思考路径,在居住空间类型和模式上区别于常规的商品房社区。
对于社会型住宅,小户型内仍难于满足所有的生活需求。“有邻无界”借鉴深圳/广东的城中村居住模式,将居住空间向外拓展,让生活场景外延到街区和公共空间中。
“有邻” ,通过层级化、生活化、复合化的空间模式,以创造更多共享共用的公共空间作为出发点,保障高密环境下的宜居性、舒适性、丰富性。
“无界” ,基于弹性空间、创新结构等技术研究,回应岭南典型气候问题和自然美学与低碳低技的现代趋势,并确保在操作层面的易实施、可复制、适应性等要点,回应公租房的公共开发属性和普适性。
方合院·居住原型
根据任务要求,公共租赁住房的对象包含以青年(1-2人)、家庭(2-3人)、两代居(4-5人)为主的多种群体,我们将与之对应的户型视作建立整个社区的基本单元。
“方合院”是以3.7m为模数的网格系统,通过在四周布置户型,中心形成公共院落。围合式布局在岭南地区中较为常见,院落可以很好地应对南方湿热气候,通风防热,而在节约土地、提高能效、促进邻里交往等方面也均有优势。
△模数网格
建立模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 精准控制户型组合 ,保障公共住房的均好性,同时还可以弹性地应对不同的需求,适应各种场地条件,以应对高速发展的南方经济带来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及社区结构的变化。
低区四层包括主要的社区公共功能和部分低层公共住房。场地以相同模数的正交网络进行划分,共布置十二个内向/外向的正负院落,开放通透,并由中轴线相互联系,打破了以往“独立单元”的概念,整体形成开放街区。
传统的岭南居住空间层级化大多体现为:街区/街坊-街巷-院落/天井-住宅,在空间公共性上分别对应:城市公共(社会)-区域公共(邻里)-半私密(家庭)-私密(个人)。
在设计中,我们将传统横向的邻里空间发展为立体化的邻里系统,包括低区的开放街区,高区不同标高的空中大街和各邻里庭院构成的竖向中轴等,根据不同的空间开放性对应不同的交往尺度和活动形式,促成更有效、更舒适的邻里交往,重塑“熟人社会”的居住经验。
社区配套设施集中在低区的一二层,通过底层架空、中轴串联等,强调公共开放,形成社区、商业、城市三位一体的邻里服务综合体。模数化设计的空间弹性极大,便于空间划分,适用于大多数服务业态的空间需求。
△低区开放街区
| 高区邻里院落
建筑的结构选择以弹性可塑为目标,实现平面可变、形态可变的可持续住宅。超高层塔楼整体采用核心筒拉索结构,内部形成通高中庭,同时也减少外立面开间的占用;外围框架体系与核心筒拉结,板墙围合出建筑空间,适用于邻里单元的划分。索系统作为内庭院的张弦楼面支撑的同时,也作为整体结构的抗震与抗风辅助措施。
△空中庭院结构拆解
低区的建筑立面则强调多孔渗透和生机生态,通过局部开洞引入公共活动,结合生态种植,营造友好活力的社区氛围。
在“南方新住宅”中,我们构想了一座未来新社区的可能性——四种基本单元自由组合,形成混合多元的邻里单元,进而促成邻里组团、社区组团等更高层级的混合态,以足够的弹性赋予其随时间变化发展的可能,最终形成高度混合聚居的生长型社区。
“有邻无界”,既是根植于邻里交流和互动的传统社区关系,也是给予个体最大限度自由的可持续社区。通过邻里组团、分级公共设施等措施,在不同层级结构上构建社区生活圈,保证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和覆盖率,营造舒适便利、公共包容的社区环境,提高混合聚居的生活质量。在技术层面,通过标准化和通用性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建造阶段的高度工业化,为不同群体聚居的个体化诉求提供解决方案。
在“十四五”规划中,40个重点城市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间),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公共租赁住房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邻里关系的疏离和和谐社区的营建。
我们希望通过居住类型和生活品质的思考和创新,在空间层面提出更具有时代性、普适性的公共住房原型,应对普遍的社会住房难题。在满足“居者有其屋”基础保障下,解决邻里关系、精神需求、社区和谐、生态绿色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以此回应公共住房在当下的时代意义。
△总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28.72 万条内容 · 41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北京住宅院生活协奏曲——未来理想社区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以“ 新设计 新住宅 新生活 ”为主题,开创了“真题、真赛、真建”的全新竞赛模式。大赛设置两个赛题,分别以位于北京、南京的两个居住小区项目为设计基础,获奖作品用于指导“好房子”建设。 大赛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276个设计单位提交了384个参赛作品,120个作品获奖。其中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北京赛题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