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公共文化建筑设计:南京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

公共文化建筑设计:南京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

发布于:2024-04-30 09:51:30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这一国家级建筑的诞生历程,设计以“形神均衡、精在体宜”的全盘策略勾勒厚重的历史轮廓。从大道至简的几何构型选取,到体宜得当的文脉赓续与细部雕琢,乃至谨慎地回应复杂问题的合宜策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以一种恰到好处的均衡姿态兼顾了国家建筑的形象、档案安全的保障和自身特色的表达,以开明的建筑观构筑一座嵌入城市空间、投射历史记忆的纽带式文化地标。基地面积 40028㎡,建筑面积 88752㎡。



坐落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中共中央直属的三家国家级档案馆之一,是我国最重要的集中保管和利用民国时期档案的机构。二史馆新馆选址于南京市秦淮区南部新城的大校场区域。






占总建筑面积70%以上的库房主楼被放置在基地中央,公共、办公和武警三大功能板块按照不同开放程度,环绕中央库房形成拱卫式格局,在库房楼外围形成安全防护屏障,同时均可独立地与库房功能连接。





在拱卫式的环绕布局之下,出于档案库区独立的安全性保障和近人尺度空间塑造的考虑,设计将西侧办公裙房和东侧武警裙房分别与库区主楼拉开了一段距离,在其间布置了两处条形内院,使得不同的功能区块与库房主楼之间天然形成了一个缓冲隔离带,内院的设置也为裙房中的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景观对景。两个内院分别被赋予了静谧禅境的““水院”主题,和盎然优雅的“树院”主题,使得国家级建筑在保持庄重感的同时,在其内部也具有了建筑所处的江南地区的庭院空间的温润气质。





现有二史馆老馆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国建筑之一,老馆建筑与其所藏的民国档案均是珍贵的文化瑰宝。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馆建筑由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主持设计,老馆建筑的经典元素是二史馆几代人的重要历史记忆。




设计以取其神韵、点到即止的策略体现民国文化元素,力求以现代语汇含蓄地演绎传统记忆——建筑吸取南京民国建筑端正对称的构图特点和西学东渐的文化内核,但并不追求具体形制的复刻;建筑捕捉老馆金顶黄墙的色彩元素和花格窗棂的格子构图,但力求以新的形态塑造二史馆未来的文脉延续。




立面材质以我国自产的暖色石材,点缀紫铜板,呼应了老馆暖墙与琉璃的色彩元素,同时也与我国古代用以储存档案的“石室金匮”的材质暗合与呼应。




档案库主楼立面因功能要求鲜有开窗,设计巧妙地在实墙立面之外设置了一层格网状的石材格栅表皮,通过阳光与影子的对话雕刻细部。建筑内外处处可见的“格子”的构图元素是对老馆丰富的花窗与藻井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致敬和抽象表达,从室外立面、屋顶格栅到室内天窗、吊顶等位置,再到门窗细部的装饰纹样中均有运用,建筑的构图元素内外高度统一,传承老馆记忆。













新馆的设计,摒弃追求夸张形式带来的感官刺激,而是以一种均衡、平和、含蓄的态度,通过设计手法上的大开大合,用简洁的轮廓和丰富的细部营造出了一种国家级建筑应有的规制严整的典雅气韵。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这一国家级建筑的诞生历程,设计以“形神均衡、精在体宜”的全盘策略勾勒厚重的历史轮廓。从大道至简的几何构型选取,到体宜得当的文脉赓续与细部雕琢,乃至谨慎地回应复杂问题的合宜策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以一种恰到好处的均衡姿态兼顾了国家建筑的形象、档案安全的保障和自身特色的表达,以开明的建筑观构筑一座嵌入城市空间、投射历史记忆的纽带式文化地标。基地面积 40028㎡,建筑面积 88752㎡。

    2024-06-20 10:06: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板凳

    学习了公共文化建筑设计建筑案例:南京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多谢了。

    2024-05-07 08:18: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3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公共文化建筑设计:尼德兰 · 国家大屠杀博物馆

荷兰国家大屠杀博物馆是一个独特而又充满情感的地方,它展示了荷兰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受迫害的历史,面积3500㎡。建筑位于前教学学校 Hervormde Kweekschool 内。 荷兰堡(Hollandsche Schouwburg)是犹太人被遣送到集中营的集结地,因此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纪念地。“改革托儿所”的故事鲜为人知:600 名被拘留的犹太儿童正是通过这里被带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