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 氨基酸 和 有机胺 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 氨氮 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 铵离子 (NH4+)形式存在的氮。
生化法中,我们一般脱氮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硝化是指一个生物用氧气将氨氧化为 亚硝酸 盐继而将 亚硝酸盐 氧化为硝酸盐的作用。 反硝化 ,也称脱氮作用,是指细菌将 硝酸盐 (NO3?)中的氮(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 氮气 (N2)的生物化学过程。
所以氨氮达标情况下我们主要考虑的是由于反硝化的原因导致总氮不达标。
造成反硝化运行不正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 碳源
在 硝化 反硝化过程中,理论上去除TN所需的CN比为2.86,但在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而总氮降解不下,很多时候碳源不足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
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加入碳源,尽可能的将CN比控制在4~6之间。
2.内回流R太小
AO工艺是反硝化硝化工艺的全称,A工艺的脱氮效率与内 回流比 成正比!根据脱氮效率公式,内回流比R越大,脱氮效率越高。部分污水处理厂内回流泵部分损坏或选型过小,脱氮效率低。
解决方法:
提高内回流比r在200~400%(部分脱硝工艺采用内外回流相结合,同时内外回流比也应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既能保证污泥回流,又能保证硝化液回流,保证脱氮效率)。
3.脱氮池的环境破坏
反硝化池的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菌优先利用氧气进行代谢。 硝态氮 不能被去除,导致总氮的增加。反硝化池缺氧环境被破坏,原因是氨氮超标,因为 硝化菌 不能形成优势菌,但 曝气池 足够大,没有问题。
解决方法:
1.如果内部回流流量过大,导致 溶解氧 过多,降低内回流比或在内回流处降低曝气量。
2.其他问题导致溶解氧高,如进水口与水面距离太大,导致氧合下降,降低高差。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 万条内容 · 144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生物脱氮除磷的发展简史生物脱氮除磷是指用生物处理法去除污水中营养物质氮和磷的工艺。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是20世纪中期提出来的。含氮和磷的污水无限制地排放,以致受纳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水质变坏。原水受氮和磷的污染,水处理的困难加大,费用增加。 一、生物脱氮除磷的发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好资料,对于控制TN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