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浙江省水利厅
评选出了8个单村水站典型设计案例。
它们既有时代特色,又兼具浙江风貌。
若把永兴村供水站比作人,它必定是一位户外爱好者。水站坐落在乌溪江畔“一亩茶园”网红露营地内,与旅游圣地九龙山、大柯村、千佛山等相伴而生。它的“穿搭”将现代感与自然野趣相融合,流线型的屋面轻盈飘逸,仿佛与风共舞;落地窗清莹通透,让窗外美景成为水站的艺术作品;现代化的设计材料也赋予它独特魅力,吸引更多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此外,供水站外还设置了直饮水设备,方便露营爱好者取用安全的饮用水,感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时光。
在保留原水站主体不变的条件下,改建的丹家村供水站巧妙融入当地的古韵建筑风貌与茶山文化元素。水站采用的江南正脊展露东方风骨,山墙窗尽显精致典雅, 像一位雅致的江南女子, 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茶山元素则在水站的铺装和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形成了具有“浙里”特色的标识标牌。
社坛前村供水站的“穿搭”则融入农耕文化,仿若先民所筑的茅草屋,镶嵌在绿意盎然的稻田间。农耕文化元素的挂画和手工艺品,都是水站的“饰品”,融入在围墙、管理房建设中,传递着农耕文明的时代脉搏。站内绿化区域布置的农耕雕塑与周围古树清波相映成趣,构成了充满生机的文化空间,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平溪村供水站以红色文化为设计之魂,致敬和纪念伟大的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爱国民主战士章乃器先生。红砖地面铺装结合原场地的白墙黑瓦,让红色氛围更加炽热鲜明。水站门口处,章乃器生平事迹介绍墙上一个个重要年份,点缀在他的人生长河中,诉说着他不凡的传奇。步入站内,假山和水景映衬着对面的特色宣传栏,让景观效果更加丰富,也将章乃器先生的事迹长久传颂。
与美丽型水站不同,融合型水站更加注重展露强大“内核”。排前村供水站水源为山溪水,水源丰枯情况主要受降雨影响,较不稳定。因此,水站建设与气象站相结合,打造一座融合性水站。改造后的水站可实时监测周边降雨情况,了解水源干枯情况,并及时启动应急供水保障措施。净水工艺方面,在过去常用的一体化设备后端还增加了陶瓷膜处理设备,可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同时设置自动加药设备、液位控制系统、水质水量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打造可自动控制的数字化智慧型水站。
芦士供水站位于芦士村,东临宪法公园及王家坞水库。从外观来看,它像一位儒雅的老者,将依法用水知识向大家娓娓道来。供水站设计结合宪法公园元素,深度挖掘《浙江省农村供水保障办法》内涵,将其精髓以铜浮雕的形式呈现。水箱外立面则以灵动的水纹图案围合,结构中的突出部分巧妙地放置了相片,记录着新昌供水用水的历史瞬间,让供水站不仅作为百姓喝好水的幸福源泉,更成为与乡村公共设施功能和谐共生的新村标。
集约型水站则主要体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蟠溪水站因实际需要须增加设备,但由于场地受限,因此选择在原区域供水箱上部采用架空结构加建新的设备用房。新建设备用房采用钢结构框架,墙体及屋面选用保温材料填充;外墙装饰材料选用白色SDC(自洁装饰混凝土)模块装饰板干挂,这样的“皮肤”拥有强大的韧性及自洁功能;内装选择集成装饰板,屋顶采用彩石瓦。水站整体“穿搭”融入原有构筑物,与周围乡村风貌环境自然融合。
因原双坑口供水站整体外观质量较差,内部各构筑物运行年限较长,本次对其进行报废处理,拟将原50吨蓄水池改造为新的双坑口供水站。考虑到供水人口少、用地受限等因素,此次改建计划于水池上方布置简易管理房,放置膜深度处理设备。管理房按现状蓄水池尺寸设置,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形成了“小而精”的“穿搭”。
截图自网页
http://slt.zj.gov.cn/art/2024/4/1/art_1229750610_59041423.html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