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因都江堰旁的玉垒山在秦汉以前被称为“湔山”,都江堰也被称为“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之为“都安堰”;同时它也被称为“金堤”,这是为了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为名称,左思在《蜀都赋》中有记载;常璩《华阳国志》冠名为“湔堰”;
到了唐代,都江堰的名称改为“楗尾堰”,这个名字来源于当时筑堤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是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第一次提到了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从宋代开始,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被概括为“都江堰”,这个名称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3日设立灌县;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灌县”正式改名为“都江堰市”,从此“都江堰”成为水利工程及地区的代名词。
至今,老一辈的人还是习惯称之为“灌县”。一个“灌”字,道出了都江堰对于天府之国的重要性。
岷江,源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岷江南麓,东源出弓杠岭,西源出郎架岭,南流经松潘、汶川等县,至都江堰市出峡,水流充沛,到成都平原后流速陡降。从阶梯奔流而下的岷江,犹如脱缰的野马,肆虐泛滥,将平原地带变成一片汪洋,可谓“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引自岑参《石犀》”。
另一方面,冲出山口的岷江并没有顺直流入整个平原地带,而是迎面撞上了玉垒山,于是江水只能被迫向南,从而造成了成都平原东旱西涝。
为此,统治者开始了数千年的治水运动。
战国初期,蜀相开明决玉垒山,分引岷江之水,以排除水患;到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前人治水基础上制定“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方针,基本完成都江堰排灌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治水之所以取得成功,除先民孜孜以求的坚持和聪明智慧外,还得益于成都平原微微倾斜的独特地理位置。
成都平原在形态上呈西北向东南的倾斜扇面,坡降在3‰~5‰,这样的天然坡度,为“岷、沱”二江宏大的治水体系和自流灌溉体系奠定了地理基础。
成都平原精华灌区
都江堰,恰好处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和横断山脉东部边缘交汇处,由川西北高原河道进入川西冲积平原的地方。都江堰水利工程选址优越,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高差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确保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了水旱从人的理想。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大工程首尾呼应、协调运行、巧夺天工,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鱼嘴分水堤位于二王庙前的江心,呈半月形,将江水一分为二。西为外江,岷江干流,即金马河;东为内江,经宝瓶口,向成都奔去,成为成都地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飞沙堰在鱼嘴与人字堤之间,长300米,是宝瓶口宽度的15倍,高2米,平常季节导水入宝瓶口,洪水时节泄走多余水量同时,把内江的大部分沙石排入外江。
宝瓶口位于玉垒山末端,是内江入口,如同约束江水的瓶颈,使多余的江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以确保成都平原安全。
每逢冬春之时,岷江水位下降,便会对工程进行“体检”和“治疗”,每年进行一次,待春种前完成岁修工程,称为岁修。清明放水,以确保川西坝子的稻秧能顺利栽种。隔上几年,对整个工程“全面体检”,并对看不见的水下破损进行修理,即为大修。
“深淘滩,低作堰”不仅是李冰传世治水六字诀,也是都江堰岁修制度的核心要旨。
治水六字诀(汪文婷 摄)
如今在都江堰的岁修中,依旧沿用了“古法截流”,因为使用杩槎(mà chá)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损害是最小的。在渠首使用特制的竹笼、杩槎、竹席、羊圈、卵石、黄泥等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淤淘滩,维修堤堰。
羊圈(侯潇伊 绘)
即使到了今天,都江堰也依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它开创了中国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书写下辉煌的篇章。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最早享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是陕西关中,而从东汉起,天府之国就成了成都的代名词。成都平原的富庶得益于岷、沱二江的滋养以及都江堰工程对岷、沱二江的治理和科学利用。可以说,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富甲一方的成都平原,造就了成都的千年繁华,更孕育出厚重悠久的天府水文化。
成都治水历史悠久,经历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八大阶段。从初创时期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古蜀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开明疏金堂峡,再到秦蜀郡太守李冰治水,又经西汉的文翁,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高俭、章仇兼琼,明朝的卢翊,以至延续到近现代的无数治水者的不断扩建和完善,形成今天我们见到的岷江、沱江宏大的灌溉系统,成就了如今的江水穿城、河桥众多、沃野千里。水的润泽,创造了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天府之国。
唐代以及前蜀和后蜀水利工程为成都创造了历史时期最好的水环境。这一时期是成都历史上水域面积最大的时期。晚唐时期形成了成都二江抱城、三面环水的城河水系,即延续至今的成都的府河和南河。五代前后蜀时,引郫江入城,在成都内城出现了摩诃池河湖水系。(图:唐成都形制及城市水系图)
宋代都江堰有很大发展,已经形成了三大干渠、十四条支渠和无数小渠的灌溉网络。灌区遍及成都、导江、新繁、九陇、崇宁、蒙阳、广汉、郫县、温江、新都、华阳、永康等十多个州县。(图:宋成都形制及城市水系图)
如今的成都平原,无数的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以及无数的堤、堰、闸如一张大网,每一个细枝末节,每一个隐微之处都能得到江水的滋养。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