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高密度沉淀池加药量管理“三原则”,你学会了吗?

高密度沉淀池加药量管理“三原则”,你学会了吗?

发布于:2024-04-18 11:20:18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针对低浊 原 水 及 高 密 度 沉 淀 池 生 产 管 理 的 特点 , 结合以上的分析 , 提出了 “ 低剂量 、 被动式 、 双参数 ” 的高密度沉淀池加药量管理三原则 


1.低剂量 PAFC投加量确定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建议重新确定絮凝试验目标。放弃以出水浊度为主要指标的絮凝试验体系,确定出水浊度适当,PAFC用量最低,适应高密度沉淀池工艺的絮凝试验目标。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混凝试验:      
(1)确定 PAFC的 用量:需 要 先 在 实 验 室 内 做一个用量试验,确定 PAFC单独使用时的用量与去浊效果曲线。      
(2)计算相邻两次试验结果的E 值参数,选择E 为0.05左右时的点为PAFC投加量的确定点,一般是传统最佳投药点的1/4。       
(3)实验室确定 PAFC与 PAM 的投加比例:在PAFC使用量为传统最佳投药点1/4的情况下,确定需要多少 PAM 来达到 PAFC的最佳凝聚效果。      
例如:如果1000m3 水消耗PAFC投加量为40mg/L时效果最佳,那么,实际上可以采用10mg/L 的 PAFC 来 完 成 凝 聚,而 用 0.3 mg/L 的 PAM(PAM 用量一般为 PAFC用量的1/30,本次试验统一采取更小的PAM 投加量0.05mg/L的原因是由于实 验 室 条 件 更 好,以 防 止 大 量 PAM 对 观 察PAFC过量现象的干扰)来 完 成 原 本 30 mg/L 的PAFC才能实现的混凝效果。这样,PAFC与 PAM发挥各自作用,既保证了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也避免了 PAFC的富余累积,保护了泥质。      
因本原则未考虑污泥回流,待生产 实 践 中 建 立起适宜的污泥 回 流 后,PAFC 的投加量应该进一步降低,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污泥颗粒间碰撞降低出水浊度,同时保证有效污 泥不被过量 PAFC 再 稳破坏。      

     
2 被动式 PAFC投加量确定原则             
正常生产条件下,如发生沉淀池出 水 浓 度 超 标的现象,应首先采取调节污泥回流量,调节絮凝池搅拌速度等技术措施,避免首先选择增加 PAFC 的投加量。如需增加,应依据4.1节 的 试 验 数 据。若 无依据地增加 PAFC投加量,容易使其投加过量。      

     
3 双参数 PAFC投加量确定原则      
每隔一周,实验室对污泥进行含量分析,如发现PAFC含量增高,水厂应减少PAFC的投加量至3节确定的数值,之后水质可能暂时出现超标,则首先考虑采取2节的手段予以调节。如果超标情况不严重,则应静待污泥的养成,稀释药泥。一般情况下,如能 坚 持 测 量 并 控 制 PAFC 含 量,即 使 暂 时 降 低PAFC投加量,通过其他手段的调节,也能使出水达标,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因此将通过沉淀池出水浊度与污泥PAFC含量的双参数标准,联合确定PAFC投加量增减的办法,称之为“双参数确定原则”。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既保证了高密 度 沉 淀 池 出水浊度达标,又能预防沉淀池形成残余 PAFC 不断累积的不良状态,从而了实现高密度沉淀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结:      
     
(1)低浊条件下,传统混凝试验最佳药剂投加点的选择,容易造成 PAFC 过量。对具有污泥循环功能的高密度沉淀池来讲,过量的 PAFC 混入污泥循环流程,会造成泥质的累积性破坏,是高密度沉淀池污泥上翻 现 象 的 主 要 原 因。以保证泥质为核心,建立沉后污泥中 残 余 PAFC 含 量 最 低,又 能 兼 顾 出 水浊度的混凝试 验 方 法,对低浊环境下高密度沉淀池的平稳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2)每增加单位毫克的 PAFC投加量,与浊度减小的数值之比即为 PAFC的沉降效率E。当E 值开始降 到 0.05 时,既 能 保 证 PAFC 不 会 出 现 大 量 富余,又能保证出水浊度,是适合低浊条件下高密度沉淀池工艺的 PAFC最佳投加量选择点。       
(3)低浊条 件 下 高 密 度 沉 淀 池 管 理“三 原 则”的落实,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

  • 高密度沉淀池-2万吨-工艺
    污水处理厂用高密度沉淀池,处理规模2万吨立方米每天,包含平剖面图
  • 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设计说明1、本图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毫米计。2、图中所示标高为相对标高,以室外地面为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5.50米。3、图中所示管道标高均指管中心标高。4、分离板采
  • 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图包括完整的cad文件的设备总图和主要部件图,可以根据实际要求编辑与修改,图片有总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与主要节点与剖视图,技术参数与设备要求也有详细的说明,具有非常实用的参考价值
  • 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的吸附作用加快絮体的“生长”及沉淀。...
  • 本次设计为焦化废水综合废水处理工程高密度沉淀池环环保设计。(1)高密度沉淀池设提升式搅拌机(AG-4)共2台。(2)高密度沉淀池设污泥刮泥机(AG-5)共2台,型号为中心传动刮泥机。(3)高密度沉淀池
  • 某污水处理项目高密度沉淀池1原理:高密度澄清池系统,该系统应用面广泛,适用于饮用水生产、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等领域。高密度澄清池带有外部泥渣回流的专利澄清技术。高密度澄清池亦简称为高密池。
  • 本图纸为2500m3/d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图,设计表面负荷为5m3/m2·h,包含每个池体构筑物的平面、剖面图,及内部管线布置,配有主要工程量表,有需要的可以下载参考。...
  • 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去除ss的高效能设备,它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PAC和PAM,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药剂,(如细砂等),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
  • 一、概况 本工程为XX第二污水处理厂,水厂设计规模为平均日1万m3//d,安全系数1.3。深度处理工艺采用
  • 高密度沉淀池单体全套土建(建筑+结构)图纸(20000方每天)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
  • 某4万方市政污水高密度沉淀池
    4万吨市政污水提标改造项目,深度处理阶段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图纸 ,化学除磷沉淀池。
  • 2万吨水厂高密度沉淀池施工图纸包括池底基础平面图、池顶基础平面图、池底管线平面图、池顶管线平面图、剖面图等内容,图纸设计详细,可供大家学习参考下载使用。...
  • 高密度沉淀池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洲引入国内。其特点是集良好的机械混合、絮凝、澄清和高效混合于一体,分离效率高、水量低、占地面积小,出水浊度低。最佳的絮凝性能,矾花密集、结实。在装置中回流一部分沉
  • 1、本工程为V型滤池给排水施工图设计。厂区内污水经现有沟道收集后的污废水,通过格栅拦截颗粒漂浮物,重力流至集水调节池,经池内曝气装置与加药反应后,一部分水通过提升泵至平流气浮池,经气浮刮渣处理后自然流
  • 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图纸
    本资料为]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图纸资料内容包括剖面,说明可供参考,值得设计师下载
  • 高密度沉淀池填料支架安装图
    高密度沉淀池填料支架安装图。高密度沉淀池配置填料支架为槽钢、角钢和圆钢。
  • V型滤池与高密度沉淀池设计图,图纸内容包括V型滤池平面图,A-A剖面图,B-B剖面图,C-C剖面图,D-D剖面图,主要材料设备一览表,高密度沉淀池平面图等内容。...
  • 7200吨每天高密度沉淀池图纸
    本图工艺水管道均采用Q235碳钢材质,预埋污泥管道采用SS304材质,土建按两期规模一次建成,设备按一期规模安装。
  • 高密沉淀池分2组运行,单组设计规模为0.5万吨/d。混合池用于原水与混凝剂、助凝剂充分混合,混合池停留时间为4min;反应池用于原水与药剂反应生成矾花,反应池停留时间为15.0min,沉淀部分为斜管沉
  • 高密度沉淀池及高密度澄清池设计图纸,本工程高密度澄清池为2组,单组处理规模1万吨/天。内容包括上层平面图,下层平面图,预埋钢筒详图,污泥管道系统图斜管支架平面图等内容。...

阅读下一篇

污水处理:什么是高密池?

高密度沉淀池(以下简称高密池)是一种基于斜管沉淀和污泥回流技术的新型澄清池,将多种药剂投加、污泥回流、机械混合、机械絮凝、接触絮凝、高效沉淀、污泥浓缩等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相互协调、高效处理的功能。高密池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紧凑、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被国内广泛应用于化学除硬、化学除硅、降低碱度等,作为超滤、反渗透预处理工艺路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