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坐落于上海市青浦区淀惠路9号,占地面积约54亩,建筑面积约25000㎡,可容纳36个教学班。中学以青浦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为底色,以多层次的立体公共交流空间为核心,在用地条件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打造了一所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环境景观精心设计、形象鲜明,满足新教改走班教学要求,同时又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建筑。
基地位于于青浦主城区西侧淀山湖大道与西大盈港交汇处,是“双桥下的一片洼地”,基地东侧及北侧均有河流,有天然的景观优势,可以充分利用。总体地势平坦。占地33500㎡,基地南北向长228米,东西向长238米,呈不规则梯形。考虑到操场的朝向、教学楼间距等硬性条件的限制,总图设计的选择便有了必然的答案。
(1)基地南侧的淀山湖大道及平和学校是本项目面向城市最重要的一个界面,同时,沿桥下的空间日照不良,因而建筑师将体育馆布置于此,旋转一定角度,形成来往车辆能看见的标志性建筑。
(2)东西向作为基地的主入口方向,利用入口广场 – 交流大阶梯 – 共享平台 – 景观操场形成一条贯穿校园中央平缓的视线通廊。
(3)而紧邻淀惠路的北侧较为安静,同时又作为家长接送孩子的主要出入口,布置了长向教学楼,结合局部架空,作为面向城市的开放主立面。
作为一所走班教学的学校,大教室、实验室等专业教室需求量大于普通学校的需求。学校拥有40间标准教室、室内体育馆、小剧场、风雨操场、地下停车库。同时建有多功能演播厅、数字化图书馆和阅览室、书法创新实验室、历史地理专用教室、科技创新实验室、音乐教室、舞蹈房、心理中心等十多个专用教室,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是一次面向走班教学的高密度校园实践。
因而在面积有限的主楼布局上,建筑师将较为安静的东北部分布置普通教室,作为教学区;而靠近操场的西南部分布置专业教室,作为综合区。连接南北楼的连廊则布置办公室等行政功能。
项目主要通过共享平台、交流大阶梯、退台、廊道及屋顶空间将学校的主要教学用房,图书馆和风雨操场连接成一个错落有致、形体流动的开放式校园综合体,也为周边高架桥的不同视角提供了一个城市空间第五立面。
而不同平台的设置,保证课间活动时候,各楼层抵达活动平台都是距离最短:4、5F可到屋顶平台活动,2、3F可到共享平台活动,而1F的同学更是拥有多处庭院活动空间。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3 万条内容 · 286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