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七个优秀老宅改造案例

七个优秀老宅改造案例

发布于:2024-04-07 11:09:07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风格迥异的老建筑

   如同历经沧桑的老者一般

往往承载了过往的一段历史

时光飞逝,却依然不失经典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越来越多的老建筑被改造重建  
 
这其中新与旧之间的矛盾  
该如何达到一种平衡?  

 

 

 7个老宅改造优秀案例 

 
 

01.

   
   
     

 
寻根与再生  
?梧桐山院  



本项目的改造对象是一座客家排屋,属传统客家民居样式之一,因几经易主,老宅的具体建造年限已无从考证,但仍是目前梧桐山社区现存的保存较完好的民居建筑,记载了深圳原住民的历史人文风貌。


 


▲项目改造前


   
   
     
改造目标分为三部分:一是将其作为梧桐山社区改造规划的展厅,且老瓦房本身作为改造示范点,实践创新产业社区;二是兼具艺展、学术、接待、招商等功能,培育文创产业输出地;三是融入公共活动空间,联络社区邻里关系,赋能社区交往活力。  

 


△ 改

▲改造后建筑立面


   
   
     
以现代的空间力量及仪式感形成空间结构的特色,玻璃与砖墙,现代与传统,叠造共生,融入环境。前广场设立矮的石挡墙界定前场空间,设立水庭柔化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为建筑增加了光影和神秘感。  

 





   
   
     
以原建筑为依托,保留了原有的雕梁画、转角石墙、木门框等有意义的物件,这些旧物保留了古韵,是岁月洗练后的古朴简雅,呈现它们最原始、不尽完美的状态,这种美超越了时间,历久弥新。  

 



 


   房屋内保留原建筑标志性的瓦质坡屋顶,墙面做简洁化处理,保留石制门槛。被改动过的小窗回归原来的位置,并用钢板收边,以突显当下设计的介入。





平面图
△ 一层平面布置图
△ 二层平面布置图

项目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山社区虎竹吓村

项目面积|560m2

委托单位|深圳市罗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李益中

设计团队|范宜华、段周尧、孙妮、温喻涵、 陶少君、吴建彬

项目摄影|山外视觉




02.


城市化进程下的肌理记忆

民国小院改造


民国小院位于原张辛庄村西北侧,为一座不完整的两进院落,留有民国时期民居三间及院门一座。残缺的院落和拆掉一半的相邻红砖房,让我们知道城市化进程下轰鸣作响的推土机在这片土地上曾呼啸而过;灰砖、红砖、彩钢板等多种建筑材料的混合,也让我们知道这个院子随着时间也在不断地野蛮生长。

▲院落现状



▲建筑生成逻辑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一种“真实表达”的特性,木、砖、瓦等通过材料自身特性构成建筑结构、墙体及屋顶等组成要素。设计团队希望,新建部分能在建筑形体、结构及材料等方面与保留建筑形成一种“新与旧”的对话——建筑形体方面,在延续原坡屋顶形式的同时尽可能简化建筑形象,使之更为简单纯粹;建筑结构方面,通过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形式,将建筑结构构件与墙顶的围护构件融为一体;建筑材料方面,选取混凝土和锈蚀钢板这两种“现代”建筑材料,而这两种材料又同时分别代表建筑的“内”与“外”。




几十年前,她是通州张辛庄村一组普通的村民自宅,精细的砖雕及窗棂都投射出这家人的富足与殷实;几十年后,她是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一座供游人休憩的咖啡厅茶室,以一种新的姿态和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总平面图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胡越工作室

施工单位: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胡越

摄影:陈向飞、梁雪成


03.

    
      

摩登里的旧时光

上海高邮路庭院之家

摩登里的旧时光


上海高邮路,一条永不被拓宽的马路,北起复兴西路,南至湖南路。道路长355米,民国14年(1925年)筑.高邮路,上海经典弄堂的代表,沿高邮路南侧进弄堂,可以穿至北侧的湖南路,曲径通幽,神秘安静。那里面有几幢独立的老洋房,斑驳的墙面,高耸的烟囱,枝叶茂盛地覆盖到围墙外的大树。



▲改造后项目外观-被保留的烟囱


因历史的变迁,房子曾被拆分成多户,如今它将被整合改造,作为城市改造项目中的长租精品公寓重新投入使用。


 ▲入口

初到庭院,绿意葱葱,香樟树、柿子树、枇杷树还有叫不上名字的树木,树干和围墙被野生的藤蔓缠绕,构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高耸的树冠把繁茂的枝叶送到了二楼窗前,使整个二楼空间仿佛置身于空中花园。


 ▲庭院内部


庭院虽被绿意包围但年深日久,渐次荒芜,杂草丛生。有些植物陷入建筑外墙缝隙生长,墙体开裂,长期渗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改造前的庭院


设计师重新设计了庭院入口,在邻居的前院和侧院的分界线处立起一道铸铁隔珊矮墙,使进入庭院得入口充满仪式感。入口处原庭院内的辅助用房更换了小窗,暮色降临时,窗内暖黄色灯光氤氲,营造一种回家的感觉。


▲被保留的树木


正对庭院的辅助用房内部曾被历代使用者改建得面目全非,现况是被作为杂物间来使用的.现代工业化的防盗门、白色塑钢窗、不锈钢防盗网以及凌乱排布的PVC排水管,使建筑外部充满了廉价感。内部光线昏暗,吊顶压抑,空间感逼仄。


▲改造后茶室

▲改造前茶室


吊顶拆除,尖顶打开,并对一些已经腐烂的木结构进行加固更新,将两组对称的屋架木樑裸露,空间感得到有效提升。茶室内设置了水吧台,柜体上下暗藏的灯带使室内灯光延续了庭院灯光的静谧感。



▲茶室内部


主楼是一栋砖木结构的洋房,米灰色水泥拉毛外墙配搭灰色水泥墙裙,突显上海租界洋房特质。外置式廊梯,把整栋楼分成上下两户,分梯入户,二楼除了主梯从客厅入户外,还有一架连接辅楼工人房的小楼梯,从厨房入户。现在的豪宅衡量标准中的“主仆动线分离”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旧式洋房和老公寓中就已经是标配设计了。


▲改造后客厅

▲改造前





▲保留最大伞字梁穿插在空间内


▲书房

▲主卧

▲屋顶平面图(左)轴测剖面图(右)

设计单位 :继景设计工作室

项目面积:室内161平米 庭院 140平米
软装搭配:李菊
家具合作:宅匠
摄影师: 苏圣亮



04.


重塑家的精神内核

光井巷子私宅


本建筑是一座单层面积不足70平的三层自建形制小楼,是该类住宅的一个典型原型。 设计团队总结为“洋房”形式立面与内部低品质空间的矛盾。


▲改造过程


原房子单层面积比较有限,策略上规制各个功能的尺度合理性,同时应对特殊功能场所予以了足够的空间体验,并且内部反其道在创造了一个超乎寻常尺度的公共空间,小房子里我们切开了一个口子,通过空间动线改道重塑加上各楼层自然光线的引入,打造一个三层通高的超常规尺度的空间。



楼梯不再单一的交通属性,这是一个具有如同街巷尺度的场所,“巷子”将多个楼层进行串联,满足功能性的同时承载着人的关联,实现公共性,交流性,自然性的最大化。 这是个小家的精神内核,我们称它井巷子。




整体性上,用简单克制的手法,尽可能的放弃装饰、符号与形式的内容,让空间回归通透与自由,让生活回归简单和真实。 寻找空间本质的力量,还原生活的日常和精神性的本质。





在空间中,材料, 家具软装层面是节制的精量化的,用到的材料总结下来差不多三到四个材料,同时我们为项目量身设计了多个重点部位的家具,让它具有更加明确的空间气质 。









设计团队: 几言设计研究室
设计师: 颜小剑、韦唯,肖露娅, 王超
构设 计: 章亚雄
摄影:  吕晓斌



05.


用设计写一本续集

“岐山栖”老宅改造


愚园路1032弄112号,承载着老主人自建造之初绵延九十年的感情记忆。老屋几近耄耋之年,仅一墙之隔的,就是钱学森故居,这让这一栋上海老房承载着的意义更加厚重了起来。既是业主也是设计师的王俊锋在接手之后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本是内外部的博弈关系变成了自己的左右手互搏,脑子里确实有些凌乱,有些无从下手。”

房屋外观 – 改造前&改造后


改造前的门窗洞&改造后的落地窗


“屋顶打开”的前后对比



楼中楼结构”:新置于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


平面图示意 


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作为这栋老房子的续集是下一段新的故事。但是续集总要与前文有所呼应。老房东留下的一口胡桃木的卧柜和三五牌的停摆的老钟成了一个开始的契机。柜子和钟组成的胡桃木色的沉稳基调,顺理成章地承接着老房子的主旋律开启了序章。时间之轮在开始改造的那一刻重新启动,老房子生锈的心脏重新开始跳动了起来。


 


将老房子抽丝剥茧,正如字里行间的隐喻,在老旧的吊顶之上,在发黄的墙壁之下,隐藏着老房子跳动着的灵魂——保存完好的木梁、木楼板、木屋架。




一层层小心的拆除吊顶,将破旧的木结构拔钉、打磨、上漆,虽然工序繁多,但最后的呈现颇有重见天日的解封之感。





其中最为惊艳的是曾经被隐藏在顶层吊顶之下的木屋架,拆除之后让整个顶层空间变得更为宽阔,犹如一把三叉戟,以岁月的脊梁支撑着这个被续写新生的老房。





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
设计方:得当设计
建筑及室内设计:王俊锋、季静凝
施工单位:上海朗观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沙鹏



06.


老城危房改造

花小馆


花迹旗下花小馆,是南京近日人气很高的小西湖街区中老房改造的一员,藏在城南老宅中,这区的民宅房龄普遍超过30年,至今仍有原住民生活在此,满是市井烟火气息。


建筑原貌



花小馆主营煲仔饭,所谓煲仔食一啖,平淡的日子,有饭自然香,贴近民心又和蔼亲切,所以设计上也采用了暖色,木质色调,让青砖黑瓦的老宅变得温柔,加上大面积的玻璃天井,弥补了狭小空间采光的不足,阳光让分散的空间融为一体,与整体色调相辅相成。




利用一些老物品如缝纫机,扁担等物品去作软装搭配,让老宅新生时仍保留了岁月的印记;花小馆的设计风格和点缀其间的‘昆虫’饰物及书籍,同时呼应了相邻的「花迹·虫文馆」整体设计风格,小空间也可以好玩又有趣。


大面积的玻璃天井弥补了狭小空间采光的不足

用餐区




项目名称:花迹—花小馆
设计方:南京拿云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21.01.26
主创及设计团队:陈诣杰/倪佳伟,程楠
项目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马道街小西湖街区
建筑面积:98㎡



07.


山与院的空间故事

山院-自在怀里



项目位于北京北部山区的一个普通村庄。村子在公路一侧,公路另一侧是宽阔的滩泽和延绵的远山;项目原始状态为京郊最常见的四分地上的三合院。小院周边的民舍形态各异,有无人居住的、百余年前的老宅,几近倒塌;




改造之前的小院虽在山脚但却并不紧挨着山,和山脱开一个开间的距离做出对山敬畏的姿态;于是我们便利用这个空间作为入口外院,从此院可以拾阶上到山腰一处可与小白楼首层客餐厅及二层露台对视的树荫平台。


▲首层平面透视图 ? OEO


三合院中被房子围合出的四方院落的空间形态得到保留,成为项目的核心内院,是客餐厅延伸出来的、没顶的活动场所,是正房客房面向的、内聚的景观空间;基于此,设计上,客餐厅面向内院的界面可以完全打开;




正房的三间客房面向内院的界面由砖墙、玻璃砖墙、落地玻璃窗组成,在透明性上形成三种不同层级,回应室内功能;内院角落里还有一部室外楼梯,通往小白楼二层,经过观景露台可达二层客房。






设计方:野境设计事务所/OEO

主创及设计团队:王玥,韩书凯,李启悠

项目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八道河岭村

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摄影版权:孙海霆,OEO

结构顾问:吴瑕

施工团队:智营造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学习了七个优秀老宅改造案例,多谢了。

    2024-04-08 08:30: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72 万条内容 · 41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小户型做一体式家具,功能齐全还有超多收纳

这是由 JAG Studio 设计的小面积多功能住宅,位于厄瓜多尔,一体式的定制家具,多样化的使用功能,为小户型提供了新的视野。 △户型图 设计轴测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