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排水系统
卫生间的排水支管比较多,将传统的异层排水方式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就会出现管线预留空洞过多的问题,这对图纸设计和生产的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尺寸或位置出现误差,就会给后期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需要重新进行开槽、开洞等。所以,有必要将同层排水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将装配式建筑内同一层的排水支管与排水立管相连接,不需要穿越本层结构楼板到下层空间,为生产和施工提供了便利。从墙体结构的安装方式来看,该排水技术可以被划分成降板式、墙排式和垫层式。因为垫层式会增加楼体的承载负荷,影响到建筑的美观,而且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现在已经不用了,主要还是采用前两种方式。降板式是指将建筑物的结构降板,预先为排水支管预留合适的空间,既能省工省料,降低土建综合成本,又便于堵漏和维修,又能有效地降低楼体的承载力,而且在排水管道出现渗漏时,降板区还具有蓄水作用,从而减少卫生方面的问题。墙排方式是用砌假墙的方法,为布置管道留出一定的空间,将排水支管安装在这面假墙内,在同一层与排水立管相连,更加卫生、整洁与美观,但也有一定的限制,所设置的地漏与排水立管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用零降板集成卫生间,将排水管道、水箱等部分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的部件统一放置在管道集成检修口内,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拆卸与安装,便于后续开展检修、维护工作,并且不会出现漏水问题。与此同时,排水横支管采用污水和废水分流的方式,污水管单独与污水立管相连接,废水管会集中通过排水汇集器后,再连接污水立管,排水汇集器设共用水封、废水器具不再设有存水弯,从而提高排水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涸、管道堵塞等问题。
2、输送技术应用
1)植草沟
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给排水设计时,增设植草沟,可以实现绿化带内雨水在花园内的积蓄,在补充花园地下水的同时,也可以为后续植被生长提供水资源,植草沟可以在绿化带内设计,深度一般为30cm左右。
2)生态滤沟
生态滤沟通常是在装配式建筑靠近主要交通道路的两侧来进行设计,其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传输区,另一个是生物滞留区,可以实现自身的排水和储水功能,从而达到对雨水的净化和消化吸收的作用。在生态滤沟的设计中,生态绿沟由上至下分为砾石层和填料层,在向下,生态滤沟还设置了种植土层和蓄水层,在生态滤沟通过一些径流系数比较高的区域时,为了避免生态滤沟底部长期受到雨水冲刷而发生侵蚀,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砾石层的底部放置石块,以减少雨水冲刷对生态滤沟的影响,实现事前预防。为了达到水的均匀性,还需在生态滤沟内设置挡水土埂,在更换雨水排水管道的情况下,对雨水中所携带的杂物进行有效的拦截。
3、减压装置的安装
超压水流是指为保证高层建筑供水压力而给水管加压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当高层装配式建筑出现相关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安装一个减压装置,根据不同的楼层来调节水压,使用减压阀、节流塞等设备来降低低层供水的水压,并随着楼层的变化来调整减压效率,从而保证各个楼层的供水压力是一致的。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根据高层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来选择。例如减压阀的工作比较稳定,但是安装成本比较高;降压孔板受水压力影响,使水压力不稳定;由于水质不好,节流阀可能会出现堵塞现象。因此,应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减压装置的需求,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减压装置。
4、优化热水循环系统方案
为了避免传统热水循环系统在运行时出现“死水区”现象,设计人员必须根据相关的水力学原理,对供给水系统各部位的运行参数进行计算,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对热水循环系统进行直观的模拟。采用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不仅可以快速精确地建立装配式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模型,而且可以模拟施工过程。因此,设计人员可利用BIM技术对热水循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准确掌握“死水区”的位置。
5、建立循环系统
可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原有废水经二次处理后,再加以回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现阶段,由于循环水系统成本较高,以及土地资源紧张,大多数开发商都不会采用楼内净水系统。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法律,要求发展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水处理及再循环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计简易的雨水、污水收集池,经过二次处理后,既可以用于工程建设,也可以用于植被的灌溉。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4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给排水
返回版块47.26 万条内容 · 1328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真是可用,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回复 举报
目前装配式建筑卫生间这一块,其实还是采用现浇板的形式,很少采用预制板。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