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韧性发展挑战
报告提出,当前,常态化及突发性风险促使不确定风险加剧: 从国际形势来看, 全球性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导致不稳定性增加,进入各种风险挑战累积的集中显露期; 从国内形势来看, 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国家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统一市场构建、促进跨区域空间组织、完善发展机制。基于国际与国内发展背景,城市与区域需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避免风险传导、叠加、升级。 从政策导向角度来看, 韧性发展有利于推进新型尺度重构的空间和治理逻辑: 第一, 为推进19个国家级城市群建设,需要做到协同培育、完善机制体制、促进韧性治理; 第二, 为推进都市圈现代化建设,需要关注建设性协调过程中的韧性问题; 第三, 建设韧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可持续发展,包括落实安全底线思维、优化空间组织形式、增强风险应对能力等多个方面。
图1 城市与区域韧性发展的思考逻辑
城市与区域韧性理论方法
报告提出,韧性这一概念经历了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演进韧性的发展轨迹,基本含义是指面对常态化危机和突发性事件时的应对、恢复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概念得到不断推广与应用,韧性研究与其他学科领域正在不断融合。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到城市承载,再到安全韧性管理, 韧性体现在抵御-吸收-恢复-适应全过程, 具备鲁棒性、冗余性、适用性等多种特征。在区域韧性研究中,将区域视为网络化空间,网络的节点即城市,网络的联系即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关注区域网络中的城市等级和城市关系。
城市与区域韧性主要体现在设施、产业、生态、空间、社会等领域。 既有研究多关注常态情景下的城市与区域韧性水平,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进行评估;然而,韧性本意更加关注各类不确定性冲击,应将突发情景纳入研究之中,并从常态与突发两个方面分析都市圈的网络韧性。其中,突发情景包含了随机扰动和蓄意攻击两类情况,随机扰动多指的现实中不确定性事件对城市与区域发展造成的扰动,蓄意攻击多指针对城市与区域空间内的关键要素造成人为性破坏。
在城市与区域韧性评估中,也按照常态情景、突发情景两个情况展开。在常态情景下,从层级性、匹配性、流动性与集聚性四个维度对区域网络韧性进行评估。在突发情景下,分别从随机扰动与蓄意攻击两个角度评估都市圈网络韧性。在城市韧性的评估中,围绕城市韧性的典型关键领域(如经济、社会、工程和生态),构建韧性能力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关注在韧性实现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问题,尝试将韧性成本和能力分别作为投入和产出指标以计算综合的韧性效率,为韧性评估向具体的韧性策略迈进提供借鉴(详见论文1)。
图2 城市韧性能力评估体系
(资料来源:彭翀等,2021)
城市与区域韧性研究探索
报告提出, 在城市群层面,随着城市间的各类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城市间的联系趋于扁平化、网络化和弹性化,城市网络成为跨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新范式。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提出了常态化情境下网络结构韧性的理论框架、评估方法与影响机制,并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出了核心引领与扁平发展、阶段识别与差异推进、互联互通与合作共赢等策略(详见论文2)。针对突发扰动,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客运网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节点进行中断模拟。从增强城市抵御力角度提出提升城市中心性、增强近域性联系、丰富跨区域连通等策略(详见论文3)。
图3 常态情景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韧性评估
(资料来源:彭翀等,2018)
图4 突发情景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中断韧性评估
(资料来源:彭翀等,2019)
在构建网络化的韧性都市圈过程中,报告首先构建了 “政策阶段+政策工具+政策目标” 的三维政策文本分析逻辑模型,并对237个政策文件进行了深度分析。总体来看,当前都市圈政策已进入深化推进阶段,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更倾向于利用环境型政策改善都市圈的宏观发展环境(详见论文4)。在此基础上,报告进一步开展武汉都市圈的网络韧性评估。研究发现,在常态情景下,武汉都市圈设施网络的传输效率较高,但存在较多的孤立节点;在随机扰动情景下,武汉都市圈设施网络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产业网络面对随机失效的整个过程中表现较为平稳,而空间网络对大范围的节点失效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在蓄意攻击情景下,武汉都市圈网络表现出相比随机扰动模拟结果表现出更弱的网络稳定性和较高的脆弱性。
图5 都市圈政策文本分析逻辑模型
(资料来源:彭翀等,2023)
报告认为, 建设应对多风险的韧性城市,首先应聚焦城市街道层面,探讨城市街道网络在面临突发冲击时的韧性水平。 首先通过构建典型街道网络理论模型,模拟蓄意攻击下的街道网络韧性,并且通过网络拥堵传播方式模拟,探索不同典型网的拥堵传播过程的差异和不同阶段的差异。根据不同理论网络的韧性特征,提出优化不同网络间的耦合效果以提升整体韧性(详见论文5)。其次深入城市社区层面,从“外部联动”和“内部联动”两方面提出城市社区韧性提升的衔接和协同策略,并进一步从经济、社会、设施、制度、空间等韧性维度构建社区韧性评估框架,开展社区调研与社区评估,并提出分维度差异化社区韧性提升策略(详见论文6、7)。
图6 城市街道网络理论模型的韧性评估
(资料来源:张志琛,2023)
城市与区域韧性规划启示
首先,面向韧性挑战的3.0阶段,应对常态化风险, 探索建立多风险耦合的城市与区域韧性量化模型,分析不同要素对韧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讨优化城市与区域节点与体系韧性的策略和路径。 将持续关注高密度城区面临多风险耦合的空间韧性应对,按照“空间效应→韧性机制→规划调控”的思路,尝试从理论方面探索高密度城区空间要素在典型风险下的空间效应,从韧性的全过程视角,揭示多风险耦合下高密度城区韧性机制。
其次, 重点关注未来城市多元流数据的推广应用以及数据质量的提升, 以此拓展城市与区域韧性研究的维度,尤其是流数据的应用推广与质量提升,通过数字赋能推进技术进步,将实现数字驱动韧性研究。
最后, 加强韧性研究在国土空间规划和政策实施中的应用,将韧性规划理念融入各级规划。 基于现有韧性城市与网络韧性的研究,从规划编制、实施、监督、保障多个方面,将设施、经济、社会韧性的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之中。
图 韧性城市网络构建的发展路径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研究参与:张梦洁,林樱子,吴宇彤,肖美瑜,翟薇,舒建峰,左沛文,陈思宇,伍岳,陈鹏。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37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雄安新区设立七周年,阔步走来的“未来之城”七岁雄安,沐浴着明媚春光,生机勃发。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设立7年来,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应用活力迸发,优质服务创造新生活……高标准的规划蓝图正在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