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书香天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打捞三津记忆,留住九河乡愁,让古籍说话,以文字传声。多位专家学者带领大家一起读懂天津这座风雅的城市。FM91.1 天津生活广播“城市记忆”节目将陆续推出新系列:“文献里的天津”。第一季节目聚焦《天津运河故事》。本期嘉宾 曲振明
编辑 | 张宁
清代天津,漕运与盐业被誉为天津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特别是漕运,通过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贸易的发展、带动区域性商业贸易的繁荣。为此,天津又被称为大运河载来的城市。
明清时代,南运河是每年由江南运送贡粮于皇家的河道,故有御河之称。北运河古称潞水,又有外漕河之称。三岔口是南北运河交汇点,每届春秋两季,这里汇聚成千上万的漕船,古人有诗“晓日三汊口,连樯集万艘”,讴歌了运河漕运的繁忙景象。
天津文献对运河漕运记载十分详细,1943年10月,天津信诚银行职员董继瑚编著《清代漕运之研究》一书,介绍清代漕运的来龙去脉。书中谈到漕粮征收区域,以毗邻江河流域,可依靠水路运输抵达京通(北京、通州)为限,计有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其中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的粮食,通过南北运河直达通州。江西、湖南、湖北的粮食经长江,再转经运河。而河南粮食是经黄河转运河。各省进贡的粮食品种不一样,江苏输出粳米、糯米;安徽输出粳米、稄米;浙江输出粳米、籼米;江西、湖南输出稄米;山东、河南输出粟米(小米)、麦子、豆类等。
担任漕粮运输的不是普通的船民,而是有组织的漕帮。天津宁河县人郑长庚写了一部《通漕金鉴》,于1935年出版,介绍了漕帮的组织结构、漕船的形制、数量以及漕运文化。
据《通漕金鉴》介绍:清代漕帮128.5个帮,漕船9999.5支船,到8个省调兑粮食。其中江苏21帮,派船1638只;浙江21帮、派船1538只。江广19帮,派船1492只;湖南18帮,派船1386只;安徽16帮,派船1258只;松江府9帮,派船688只;河南9帮,派船702只。桐船麻包帮各2帮,派船300只;山东10.5帮,派船800.5只、直隶一帮,派船187只。
漕帮的船形制不同,头船长12丈8尺;尾船长九丈五尺,普通漕船七丈五尺。每船用木板365块,用钉7772根。
每年春天,各漕帮用船将粮米装齐,每帮大约50只船,由帮头代领,船的桅杆上高挑大旗,上书“天庾正供”(国家的仓廪)四个大字,浩浩荡荡奔向北京。漕帮的船通常挂一幅对联,“粮船不离漕河内,弯弯曲曲到天津”,说明天津是南北漕运的一大节点。
天津有查验漕船的钞关即天津人俗称的北大关,主要负责监放漕船,收取钱粮,是漕船入京的重要关口。据《通漕金鉴》介绍,通漕开运,山东为打头帮,在临清装粮,于德州汇集。农历三月初六日打锣,五月初六顶到天津北大关查验。早年天津钞关公署在老城户部街前,收税的官厅在南运河北岸,俗称北大关。
光绪二十五年成书的《重修天津府志》卷二十九,设有漕运专章。书中记载钞关最初设在河西务,康熙四年移到天津,设关务户部进行管理。康熙五十五年,改由直隶总督直接管理。雍正十二年,又改归长芦盐运使管理。
在天津负责漕运的官府,除了钞关外,还设河道总督,管辖直隶、山东、河南、江南、浙江等处河务。河道总督最初驻节济宁。雍正九年,设直隶正副总河,改驻天津。乾隆裁撤,归直隶总督管辖。此外还有巡漕御史,康熙年间设4名巡漕御史,其中一员驻天津,巡察天津至山东交界为止;一员驻通州,巡察通州至天津为止;每年,驻天津的巡漕御史,等到漕船全部通过天津关后回北京。驻通州的御史,等到各省漕粮交齐后回北京。后来,驻通州巡漕御史常驻杨村,管理分运漕粮的驳船。清代直隶省还设天津道与通永道,兼管漕务。
天津北大关
南方来的漕船较大,再加上载重量大,入北运河逆水而行,非常困难。康熙三十四年,由于运河水浅,南方漕船来迟。为此,将晚到天津北大关的700余只船,截留十万石粮食,在天津换载百石左右的红驳船,分批转运至京城或通州。顺治初,在天津至通州间设红驳船600只。康熙五十年,改临时雇佣民船漕运,船民自带驳船至天津北大关应召,共准备驳船1200只,其中天津县经管360只。嘉庆年间,达到1500只,除100只运铜船外,天津县经管驳船600只。每10只船设小船头一人、每百只设大船头一人。这些船由江西、湖南、广东等地所造,解送天津,交到各州县使用10年。
由于河南粮道,没有出运粮食的卫所船只,全由直隶、山东,江南三省船只就近协助运输。清代卫所是军民合一的体制,雍正四年,额定拨发协运船450只,其中通州、天津二所共船37只。天津所原额自备船19只,后减船2只,实际运船有17只。天津所设帮轮运千总二员,运船17只,屯丁170名。
通常江南漕船一过山东济宁,也就是到直隶境内前,将漕帮数、漕船数、运粮数报到直隶省。由天津钞关备好红拨船守候,至杨村以北开始起拨。按规定江南漕船需用驳船一般通知仓场总督衙门,但是驳船船户实际由天津钞关统管。每年河冰未解冻,大关的部差催提驳船(如雨),以至驳船船户急忙赶到天津(往返千里匍匐赴津),汇齐后,过堂查点。由于船户应差有费用、守候有费用、叫苦连天。为此,康熙朝臣赵之符专奏《拨船困民疏》,为驳船船户诉苦。
漕船过津,不仅带来漕粮,还带来南方的土特产。如天津的皮糖就是由漕船带来的。1936天津《益世报》记载。旧时,天津城东南斜街有一家姓赵的,一家老小七口人,开设一家烟馆,专门招待南来的运粮商人。一天,自福建来了一批粮船,一条船的船主到烟馆抽烟。抽完烟后,感到没有点新鲜东西吃吃,未免乏兴。于是将福建盛行的皮糖做法,传授给赵某。还答应再来天津时,顺便从福建带一船糖给他。福建人没有食言,在第二年送粮时,真就给他带来一船糖。赵某趁着不花本钱的原料,就干了起来。没成想,成了名震一时的天津皮糖。
除了皮糖,南方商人随着漕船带来了大量商品,到天津经营,带动了竹竿巷、针市街、估衣街的商业繁荣。这些商人在天津兴建了如闽粤会馆、浙江会馆、江苏会馆等等。
浙江会馆位于在户部街北浙江乡祠旁。浙江乡祠原为镇仓关帝庙遗址。说到镇仓关帝庙,历史较早。明永乐十三年(1415)停止海运,漕粮改走大运河,朝廷(诏)令天津卫建仓廒,以存贮粮食,供应天津三卫官兵。三仓位于东门内天津道衙门西,即天津卫大运仓,天津左卫大盈仓,天津右卫广备仓,朝廷设户部分司管理三仓。分司衙门在三仓北面,门前称户部街,衙门东建镇仓关王庙一座。
据《重修天津府志》记载,康熙七年,浙江绍兴人高启泰寄居天津,捐资将镇仓关王庙改为浙绍乡祠。光绪十年冬,天津道胡燏棻、天津知府汪守正、长芦盐运使严信厚都是浙江人,因为在津的浙江商人较多,准备修建浙江会馆,于是开始寻找地点。光绪十二年春天,严信厚发现了浙绍乡祠年久失修,已经变成一座寺庙。于是严信厚与汪守正号召浙江人捐钱兴建会馆。其中天津道胡燏棻带头捐款,响应者争先恐后,尤其是浙江漕帮每石捐一分(后改每石六厘)捐款最多。于是推举浙江人王宗堂负责修会馆事宜。由于乡祠破旧,便在乡祠西面筑馆,会馆与乡祠相通,并立两个大门,东为浙江乡祠,西为浙江会馆,门额牌匾虽分,但天津人仍通称乡祠。乡祠有前厅,有祭祀乡贤的庙堂,有供商人开会的大厅,有乡人聚餐的餐厅,还设有戏楼。乡祠后面空地建有花园,并修亭台楼阁。会馆经8个多月修成。后来浙江漕帮,又捐款在紫竹林先农坛海河岸购买民地,建商船公所。
乡祠还流传一段故事。旧时,乡祠后楼墙壁上,书有“进度修业”四个大字。上款署乾隆十一年,下款署晋安胡御玑书。当时天津人不知晋安为福建古地名,因下款书胡,遂以是狐仙所书,疑团一直未解。清代法部右侍郎沈家本为浙江湖州人,光绪年任天津知府时,来到浙江乡祠,被几个大字所吸引,于是用影法钩刻于木板之上,由于不知晋安胡御玑,故在跋语中称作狐仙所书。
后来胡御玑被天津绛雪斋书局老板甘厚慈考证出来了。甘厚慈是福建人,以刻印《官商快览》和《天津指南》而闻名。他发现天津针市街闽粤会馆中的“敬义堂”匾额之下款,也署晋安胡御玑,得知其为福建大书法家。经考证,乾隆十一年,胡御玑被闽浙总督推荐,到北京参加廷试。考试后准备赏官,但许改名字,不许用御字。胡御玑十分不高兴,于是托故离开北京。归途路过天津,住在户部街浙江乡祠,于是写了“进德修业”四个大字。由于甘厚慈提供的证据坐实,后来将沈家本的跋语删去。
说完乡祠,还要说说天津的大王庙。大家知道东门外天后宫祭祀的是海神娘娘林默。而南运河北还有一座河神庙,叫大王庙,祭祀金龙四大王。
相传南方漕帮一般农历三月开船,约在端午节前后,来到黄河。
那时黄河水浅,不能行船,要等候龙王发水,大约经历一段时间,运粮的漕船集齐。龙王必来显灵,黄河居然涨水,粮船方可成行。据说漕船一路上有许多河神大王保护。
天津南运河畔大王庙,建于在1746至1751之间(遗址今南运河北路的曾公祠西侧),庙内供奉的主神是金龙四大王。金龙大王为宋朝浙江绍兴人谢绪,是晋朝太傅谢安的后裔,南宋谢太后的亲戚,在家排行第四,还有三个哥哥谢纪、谢纲、谢统。谢绪听闻元兵攻入临安,愤而投苕(tiáo)溪中自尽,死后水高数丈。到了明朝,大将傅友德与元将蛮子海牙在吕梁洪大战,谢绪突然显灵,黄河水望北倒流,掀动波涛淹杀元军的战船。后来朱元璋梦见谢绪,封其为黄河神。
天津大王庙为江浙漕帮所建,也是漕帮的议事场所,规模很大,庙门朝向南运河,有牌坊、大殿、偏殿和钟鼓楼等,每年春秋两季漕船来津,都携带着金龙四大天王的牌位,到大王庙内举行供奉仪式。
直隶总督王文韶也是浙江人,十分关注漕运。他于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一直驻节天津。他在日记中有不少大王庙上香的记载。
1895年9月4日(光绪二十一年七月十六)日记中称:“河神化身显应,黄工旧有此说,漕船过津历年亦往往有之。昨据江北第二起漕船送到当党将军化身供奉大王庙,今早循例前往行礼,敬瞻神像,驯顺不惊。”这段文字,记录江北的漕帮送来党将军化身到大王庙供奉,清人采蘅子在《虫呜漫录》讲了党将军的故事:乾隆年间,黄河于徐州至淮安一段决口,河道总督想尽办法也无法让断堤合龙。他忽然发现治河兵卒中有个叫“党德柱”的人,不禁大喜,认为为名可以坐实,便把党姓兵卒叫来,让他穿上提督的官服,告诉他河工难成,想借他来挡水。老党慨然应诺,便喝得酩酊大醉,奔向大堤,随即填下秫秸、石块,果然决口合龙了。于是官府为老党立庙于堤上,称党将军庙,香火累世不绝。
《日记》还记载,1896年4月26日(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四日)天津栗大王到津,供奉大王庙。第二天,王文韶专程去大王庙行礼,瞻仰栗大王法身,只见“长约尺许,细如笔杆,通身栗色,目光炯炯,昂首相向,具有神异”。有人说额上有红顶,由于王文韶眼力不好并未辨别清楚。这位栗大王叫栗毓美,道光年间担任河东河道总督的,因治理河水而殉职。《日记》中还记载给朱大王、张大王上香,朱大王为朱之锡,清代首届进士,兵备尚书,总督河道,因治河而加封太子太保。张大王为山东巡抚的张曜,因治理黄河有功,封为“黄河大王”。
由于直隶总督兼任河道总督,每有漕帮供奉河神大王,按直隶总督第二天亲自到大王庙上香,成为一种惯例。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在阅读文献中发现的。虽然较为琐碎,但内容鲜为人知。仔细品读,也是大运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1.35 万条内容 · 209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