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修复 \ 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30)(十) 重点发展领域

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30)(十) 重点发展领域

发布于:2024-03-29 07:51:29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修复 [复制转发]

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30)(十) | 重点发展领域

一、积极推广林下中药材产业

在保障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以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3个通则为技术指南,选择林下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试点建设工作。积极推广生态培育技术,建设一批林下中药材试点示范基地,推进林下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

 

1.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

建立林下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体系,制定完善的林下中药材标准框架,对标道地药材标准,建立健全种植、产地初加工、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


2.积极推广生态培育技术

积极推广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等生态培育技术,在中药材重点种植区域加快建设一批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扩繁生产优质种子种苗,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加强对珍稀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种的保护、筛选、提纯复壮、组织培养和扩繁推广。


3.依托基地发展衍生产业

通过培育种植集约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的林下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强与药企、医疗机构的合作,发展中药材衍生产业,积极培育地方传统保健食品产业,支持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支持中医药美容、护肤等系列产品研制生产及市场开拓。


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

1.保育促繁菌根性食用菌

在保护好森林植被的前提下,改善林内通风透光,促进林下菌根和菌丝生长发育,增加菌根性食用菌种群数量;针对重点经济菌种加强人工繁育,鼓励商业化栽培,确保食用菌质量,促进菌根性食用菌与林木生长和谐共生;研究和推广食用菌林下撒菌栽培,综合利用生物微干扰的大生态效应,对有效的生态微干扰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制定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有序开展推广。


2.集约培育腐生型食用菌

大力培育温差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产菇期集中的新品种,支持食用菌菌种、菌棒工厂化生产,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对菌种选育—菌种生产—栽培基质—场地管理—采收—运输—加工—销售全过程进行质量安全控制,制定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积极开展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探索开展农业、林业、轻工业废弃物和林菌生产废料再利用研究,促进林菌加工技术的升级换代和循环经济发展。

 

3.积极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示范种植

积极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示范种植,培育优质林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探索推行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经营方式和平台建设,对食用菌生产、加工等全过程进行智能管控,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大力推广成熟的生产管理模式,打造区域示范。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以标准研究制定、检测检验技术和建立全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等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加速向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4.扩大林下食用菌产品出口

支持扩大食用菌出口,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改造和引进生产设备,逐步提升林下食用菌加工、储存、物流等设施设备水平;压缩从林农生产到出口企业间流通环节,降低出口成本;争取林下食用菌国际定价权,减缓市场价格波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国内食用菌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


科学引导林下养殖产业

1.完善林下养殖相关制度

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的要求,对“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进行全面保护和科学利用;进一步完善林下养殖管理制度,尤其是野生动物人工驯养、观赏、繁殖产业,遵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制定负面清单,推动保护、繁育与利用规范有序发展。


2.加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

加强林下养殖对提高土壤养分、减轻林木虫害、抑制杂草生长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推广科学实用的林下养殖技术,以非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为主攻方向,培育林下养殖基地和养殖大户,提升繁育能力,扩大种群规模,丰富产品类型,增加市场供给。


有序发展林下采集产业

1.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引导

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开展科学采集、永续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林农、企业对林下资源的自觉保护意识和科学采收、有序利用的水平。


2.加大科研支撑力度

积极组织开展对林下资源采集、加工、利用和实施集约化经营管理的研究,制定相应经营技术标准和规程,加快人工扩繁进度,提高林下采集资源品质,推进可持续经营和科学采集活动。


3.加强资源监督管理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强化对林下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将监督管理延伸到采集、加工、销售、收购、运输、出口等环节并持续跟踪。


 

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1.有序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依托资源优势,立足康养需求,建设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的森林康养产业集群,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森林康养产业格局。建设一批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管理完善、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鼓励地方开展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积极创建森林康养特色小镇、森林康养人家。


2.科学指导森林康养分类发展

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传统文化及森林资源等本底条件,因地制宜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游憩、健身运动、健康教育等森林康养服务,重点突出、科学定位,构建特色突出、差异化发展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


3.提升森林康养产品供给能力

丰富森林康养产品,着力提升森林康养产品供给能力,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积极发展森林浴、森林食疗、药疗等服务项目,科学设置森林瑜伽、有氧太极等运动康养课程,有效结合森林认知、野外课堂等自然科普课程,促进森林康养与健康养生、康复养老、中医药等领域融合发展。根据康养资源特点,突出产品特色、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提倡专业化、特色化森林康养服务。


 

4.加强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

补齐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短板,完善科普宣教、大众建身、生态公厕、供水供电、环境卫生等设施。依托已有林间步道、护林防火道路、生产性道路,建设康养步道和导引系统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房舍和建设用地,建设森林康养中心等服务设施及无障碍公共设施。


5.构建多项保障体系协同联动

加强森林康养组织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宣传推广,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经营主体建设协同联动的保障体系。鼓励和提倡森林资源管理和康养经营服务并重并行的管理机制,引进森林康养师、运动健身营养师、中医健康管理顾问等专业技术人才,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森林康养产业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推动森林康养数据与生态、健康、旅游等大数据平台对接,以“互联网+”新模式贯穿产业的运营、管理、宣传、推广。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是的,希望对从事林业碳汇的有所帮助

    2024-04-29 06:43: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tumux_2993
    tumux_2993 板凳
    这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30)》中关于重点发展领域的部分,我觉得应该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导。在工程行业设计和施工方面,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和规范要求。根据我多年的经验,重点发展领域往往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土木工程行业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新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的出现,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在具体规范方面,我想起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9-2012中关于结构设计的要求。根据这个规范,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荷载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来设计合适的结构体系,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总的来说,重点发展领域的指引对于工程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领域的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2024-04-28 13:38: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

9488 条内容 · 1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30)(九) 华南地区发展模式

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30)(九) | 华南地区发展模式 七、华南地区 1.区域范围 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2.区域特点 本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地貌类型有岭南丘陵、珠三角平原、广西盆地,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土壤主要有黄褐土、黄壤、黄棕壤、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等,受雨水过度冲刷影响,土壤肥力不高、酸性强。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地区有针阔混交林。主要森林类型有常绿及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杉木、马尾松、华山松、黄山松、桉树、杨树、泡桐、毛竹、油茶等人工纯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