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说起日本园林,只知道枯山水?看这位大师如何用“七宗美”营造“看不见的自然”

说起日本园林,只知道枯山水?看这位大师如何用“七宗美”营造“看不见的自然”

发布于:2024-03-21 11:01:21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来源:景观设计师

|

作者:孙琬童

[复制转发]

漫步日本,我们总会被独具匠心的园林、景观所吸引。

 

提到日本的园林、景观,首先进入脑海的是 枯山水 的画面,那些以山石和白砂象征自然界各种景观的 寺院庭园 ,还有衍生出来的 禅境景观

 

 

(图源:unsplash)

 

枡野俊明设计作品:龙云庭(图源:《禅庭设计:枡野俊明作品集》

 

然而日本的景观还有着另一面,那就是 佐佐木叶二所开创的“新和风”景观。

 

佐佐木叶二与枡野俊明、户田芳树 并称为 日本当代三大景观设计师 ,他像是独树一帜的剑客,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为日本景观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路。

 

 

佐佐木叶二(图源:豆瓣)

 

1947年,佐佐木叶二出生于日本奈良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喜欢绘画与建筑的他,一路走进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学府——哈佛,在那里他遇到了景观大师彼得·沃克, 他把彼得·沃克极简、现代的艺术理念带回日本 ,尝试以丰富的现代艺术质感表现出日本的传统美学气质,赋予了日本传统园林景观以新的生命。

 

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日本的民族特色,既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充分融入了传统庭园的设计要素,这样的作品给了日本人心理上的安全与舒适感。

 

在佐佐木叶二的作品中还有一个强烈的主题思想,那就是 将人引向自然 ,让人在自然中相遇,让每一个身处 “看不见的自然”的人处处感受到与自然共生。

 

 

(图源:《看不见的自然: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佐佐木叶二还认为, 景观设计应该体现“七宗美” ——细节之美,季节之美,并列之美,气氛之美,材质之美,简洁之美,光影之美。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他的作品来感受这多样的美和“看不见的自然”。

 

 

第一宗:

细节之美

佐佐木叶二在设计景观的时候,对于在细节上下了很多功夫。 比如他在设计一条出门步道的景观时,他会联想早上父亲上班去的时候,孩子怎样从窗户里和父亲打招呼,仔细地去想、去体验。 他在给学生上课时,也常让学生们每天拿出一分钟来关注一个自己喜爱的东西,并将喜爱的形状记录在心。

 

小的、简单的事物,比大的、浮夸的更为珍贵。

 

基町Credo广场 ,是一个大型复合商业区,佐佐木叶二将其设计为一个可环游的庭园,细节处理精致细腻。像是广场上的铺装材质根据人流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人流量较大的区域采用质感较粗糙的材质,人流量较小的区域则采用深色的石材表达静谧的氛围。随处可见的艺术品和景观小品,亦展现出艺术文化气息与悠闲的生活氛围。

 

 

(图源:http://ohtori-c.com)

 

  (图源:http://ohtori-c.com)

 

大阪站前综合体的景观设计,则营造出 很多关于“水”的细节 ,喷泉、瀑布、溪流、水池……或奔放,或涌动,或安宁,让奔忙赶路的人们可在此驻足凝望,拥有片刻的宁静。

 

 

(图源:http://ohtori-c.com)

 

  (图源:http://ohtori-c.com)

 

 

第二宗:

季节之美


景观可以映衬出每个季节最美的瞬间,因此能把季节、时间元素完美融入景观设计非常重要。

 

佐佐木叶二在 NTT武藏野研究中心广场 的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的树林及巨大的樱花树,春天,樱花花瓣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之上,冬天,枝干枯寂,是另一种侘寂之美。此外,还有光影变化,这些都 将日本传统美学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源:《看不见的自然: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榉木广场” 是位于日本埼玉新都的一个街心花园 ,它是佐佐木叶二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220棵高大的榉树种在6米x6米的网格上。在设计之初,佐佐木叶二就设想了十多年之后会产生的绿色穹顶的效果,坐在树下的人侧耳倾听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 “变化的自然与人相会”是这个广场带给人的印象。

 

 

(图源:《看不见的自然: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图源:《看不见的自然: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第三宗:

并列之美


“并列”是一种空间手法,亦是一种空间哲学。佐佐木叶二擅用并列手法排布各种景观元素,让其呈现出别样的美。

 

六本木的综合体景观设计,是佐佐木叶二并列美学的经典案例,在景观设计上体现了 “城市中心文化” “垂直庭院城市” 理念,将一个都市化的商业空间装扮成绿色的广场和庭园。

 

曲线绿篱、石墙、小河、小草坪与树木,把散置庭园连接在一起,绿色步道串联起整个空间,实现了绿化的最大化,也形成了全新的文化主题。

 

 

(图源:http://ohtori-c.com)

 

  (图源:http://ohtori-c.com)

 

 

第四宗:

气氛之美


佐佐木叶二认为,“风”是一种无法为肉眼所见的自然现象,而与之对照的“景”则是肉眼可见的有形事物。景观设计这一工作,正是要用可以感知的形态去诠释无形的自然的气息,如空气流动、季节变化。 “气氛之美”就是要把“看不见的自然”表现出来。

 

1999年,佐佐木叶二建造的 自宅“白雨馆” ,则是对气氛之美的极好诠释。

 

从外观看,这只是一座简洁且排列规整的立方体形建筑,但走入其内部就会发现其结构极为复杂,变化多样的空间会将人们带入具有微妙自然与光影变化的梦幻般的世界中。

 

 

(图源:风景园林网)

 

建筑与庭院景观相互穿插,使自然的氛围融入建筑空间中,庭园用植物有序的排列配置方式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气氛和谐而平静。

 

 

(图源:风景园林网)

 

 

第五宗:

材质之美


优秀的景观设计师,绝不会错过材料的色彩、光泽、纹样、肌理、质地等属性的美。

 

佐佐木叶二所设计的日本富山县富山市郊外的小型度假酒店“雅乐俱”中的一处庭院,仿佛是一件艺术品,设计师移除了场地内原有的艺术作品和木质铺装,将其变为石质的,黑色与白色相间条纹的状铺装,让人们更能感受到壮阔的景观与河面波光 粼粼 的魅力。

 

 

(图源:《看不见的自然: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庭院中还特意采用了松本圭介先生设计的耐候钢板景观墙,景观墙体现了山峰的形状,并通过激光镂空雕刻技术雕刻出三种图案,其分别为象征富山县传统工艺的纹样、特产大米和立山杉树。

 

景观墙、绿植与条纹铺装相互映衬 ,为庭院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图源:《看不见的自然: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第六宗:

简洁之美


佐佐木叶二的师傅彼得·沃克,是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代表人物,他在构图上强调几何和秩序,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塑造极简的景观,佐佐木叶二承袭了这一设计手法,并加入了东方的禅意元素。

 

NTT武藏野研究中心广场,最明显的设计特征便是 引入立体几何学 ,在地表设计由水池与草坪构成的图案,极简的手法增强了空间的立体美感。

 

 

(图源:《看不见的自然: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NTT武藏野研究中心广场也是体现枯山水式造园要素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现代庭园作品之一,采用现代极简的图案铺设白砂,人们虽置身于现代庭园中却 能够感受到枯淡之感的枯山水式风格。

 

 

(图源:http://ohtori-c.com)

 

大地艺术继承了极简主义抽象、简单的造型形式。在每日新闻社大阪总部二期“波浪之丘”的设计中,佐佐木叶二便 采用了大地艺术的形式。

 

该项目位于城市的写字楼中,其前后的建筑有着5米的高差,佐佐木叶二在此打造了一个能让人切身感受大地柔和肌理的环境装置空间,将斜坡整体视为大地的表皮,着重表现绿色的褶皱与起伏的韵律,人 自然在不经意间就被引入到了建筑的内部。

 

 

(图源:《看不见的自然: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第七宗:

光影之美

明与暗的光影交织,能表现出朦胧、灵动的美感。

 

在佐佐木叶二设计的榉树广场中,有榉树和它拉长的影子,人们在晨光、夕阳、树荫与夜晚的光影中休闲交流,人们在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图源:《看不见的自然: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在众议院议员议长官邸庭院的设计中,佐佐木叶二也巧妙利用了天光变换对景观的塑造作用。白天,枫树投下斑驳的树影,还有池塘中的倒影;到了夜晚,由于没有设置人工照明,庭院在室内泄露光线的照耀下,变成一片大海。

 

 


 


 

结语


佐佐木叶二也把他的秉承“七宗美”理念的景观设计方式带到了中国,在北京、广州、成都、武汉等大城市的商业区都有他设计的景观,有时间的话,一定要亲身去感受一下。

 

 

 广州天河软件园

 

  成都时代天街

 

  武汉新天地

 

景观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留在大地上的烙印,它既是人造的艺术空间,也是人类所向往的自然栖息地。

 

打造理想的景观,不能一味仿造自然,也不能盲目地将所谓现代化的东西照搬过来,一定要 沿袭文化,聆听内心,感受人的需求 ,这便是佐佐木叶二先生给我们的启示。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01 万条内容 · 26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从‘桐’字拆解到空间体系演绎,华润桐乡杨家门商办景观设计

从 ‘桐’ 字拆解到空间体系演绎 ——华润桐乡杨家门商办景观设计 Disassembly of Character into Spatial Systems ——Tongxiang Yangjiamen Office and Mixed-use Landscape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