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结构设计:剪力墙优化布置精髓

结构设计:剪力墙优化布置精髓

发布于:2024-03-19 14:14:19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1 墙肢宜对齐布置,避免错位。


        剪力墙构件作为高层剪力墙结构主要的抗侧移构件,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墙肢间的联动效用,尽量减少墙肢独立抵抗水平作用的情况。因此进行结构布置时,同一方向的墙肢宜均匀对齐布置,在平面上形成多道联肢剪力墙协同工作。图 1a 为佛山市某高层住宅的结构平面布置,因建筑方案限制,结构平面 Y 向存在 4 片墙肢刚好错位布置(图中方框部分)的情况。节选该区域并稍微调整墙肢的位置(如图 1b),使得墙肢形成 2 道联肢剪力墙,分别按 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E.0.1 条计算调整前后结构 Y 向的等效楼层侧向刚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调整为联肢剪力墙后,标示区域 Y 向楼层等效侧移刚度由 6.79×10 6 增大到 6.89×10 6 ,增幅约 1.5%,可见结构布置时剪力墙墙肢对齐布置是很有必要的。

图片

2 剪力墙应均匀布置,并适当加强边缘位置的墙肢。

剪力墙作为高层建筑的竖向承重构件,均匀布置是减少墙肢间轴向压力差异,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有效途径。此外,建筑结构在满足承受竖向荷载和结构抗侧移刚度的需要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抗扭转刚度。实践经验表明,加强结构平面两个方向边缘部位的抗侧移构件是增强结构抗扭转刚度,减小结构扭转效应最有效的方法。具体设计过程中,结构工程师可通过适当加强周边剪力墙以及外圈梁来调整结构刚度中心与结构平面几何中心以及质量中心的相对位置,尽量做到“三心”重合的理想效果。

        分析表明,同一剪力墙布置在不同位置时为整个建筑结构提供的抗侧移刚度相近,但所提供的抗扭转刚度贡献差异较大,且越是远离结构平面中心的墙肢对结构的抗扭转刚度贡献越大。图 2 为某高层剪力墙结构平面布置的 2 种方案,方案 1 的剪力墙沿 X、Y 两方向均匀布置,且在 4 个角部适当增加了剪力墙的截面高度;方案 2 的结构布置也相对均匀,但长墙肢主要集中在结构的平面中心,四周的墙肢相对较短。两方案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和考虑偶然偏心的最大位移比见表 1。


图片

        可见,两结构方案 Y 向层间位移角相近,表明它们的抗侧移刚度相近,但方案 1 在考虑偶然偏心的地震作用下最大位移比相对方案 2 减小 10.3%,说明其结构扭转效应更小。因此在结构布置时,适当加强结构平面边缘位置的剪力墙,能有效增强结构的抗扭转刚度,降低结构的扭转效应。

3 合理确定墙肢长度,减少短肢墙和超长墙。

        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宽度不大于 300mm,截面高宽比在 4~8 之间的剪力墙 [1] 。由于短肢剪力墙的延性较差,且构造要求高,钢筋用量较大,经济性较差,结构布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短肢剪力墙。

        超长墙是指墙肢长度大于 8m 或单片墙肢承受该方向的水平地震剪力大于楼层总剪力 30%的剪力墙。墙肢长度过长,刚度过大,根据“能者多劳”的内力分配原则,该墙肢承受的地震作用力也会相对集中。结构中如果存在超长墙,发生超烈度地震时该部分墙肢将会由于承受巨大的地震力首先破坏,由于其他墙肢的承载力相对较弱,容易造成剪力墙被各个击破的破坏现象,最终导致整个结构发生倒塌。故进行剪力墙结构布置时应尽量使得各墙肢的刚度相近,避免出现超长墙。根据刚度与截面高度 3 次方成正比例关系,截面高度决定了剪力墙刚度,面高度决定了剪力墙刚度,也就是说截面高度对墙肢承受地震力的大小影响很大。选取图 3 的单层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图中剪力墙厚度均为 200mm,墙肢 Q 0 长 2.0m,Q 1 、Q 2 的长度分别为 h 1 、h 2 ,在 Y 向地震作用下承受的地震剪力 V j 见表 2。

图片

图片

可见,Y 向共有 6 片墙,墙肢长度 5 片为 2m,1 片为 2.8m,则这片墙承担 30%总剪力;当该墙长 7m 时,将承担总剪力的 63%。

4 优先布置 L 型、T 型墙,少用一字墙。

        L 型、T 型等剪力墙因墙肢端部的翼墙起到扶壁作用,稳定性较好,同时剪力墙面外方向的框架梁搭接在翼墙上,钢筋锚固长度容易满足,对框架梁具有较好的锚固作用,故结构设计时宜优先采用。但从节材设计的角度考虑,L 型、T 型等形式的翼墙长度不宜过长,满足相关规范的基本要求即可。一字墙因其面外稳定性较差,且对于住宅类高层剪力墙结构,墙厚往往受限,若结构底部墙肢的轴压比较大或面外单边搭接框架梁,则墙肢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破坏,故设计过程中宜尽量少用一字剪力墙。


  • 剪力墙结构设计小结
    剪力墙结构设计小结
  •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 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60m 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
  • 浅谈剪力墙结构设计
    剪力墙布置除应符合规程中有关规定外,在本文中进一步对剪力墙的布置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关于短肢剪力墙和梁、墙布置都属于本文着重阐述的内容。
  • 剪力墙结构设计探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要点
    多布置一般剪力墙(墙肢截面的高厚比大于8,如墙厚200,建模时轴线间距离取为1700)
  •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本资料为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主要内容: 1.剪力墙结构的延性设计 2.剪力墙墙肢设计 3.剪力墙连梁设计
  • 城中村改造工程6#楼的结构设计问题。结构形式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以手算加PKPM电算的方式,完成了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柱、框架梁、连梁、剪力墙、现浇楼板的配筋计算的整个过程。并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
  • 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探讨
    为了进一步发挥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又克服其存在的缺点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不同 ,提出了几种改进的现浇剪力墙结构形式. 结合现有设计规范和工程经验 ,说明了这些结构形式的可行性.
  • 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结构设计进行分析, 找出结构设计中可优化部分, 找到其中可优化改进的地方, 使结构设计得到部分的优化、 提高建筑产品的性价比、 降低单体造价和整个小区的工程造价, 阐述结构设计分析的
  • 15层剪力墙结构设计CAD布置
    本工程为15层剪力墙结构设计CAD布置图,包含立面图,平面图等,图纸内容完整,表达清晰,制图严谨,欢迎设计师下载使用。
  • 本文主要介绍了短肢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利用该结构进行实际设计工作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比如计算方法、剪力墙布置方式、配筋方式以及带转换层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置和计算等,希望能为大家在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 通过工程实践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以及对设计中应注意的如一字型墙肢、小墙肢、底部加强区、连梁、转角梁等问题的体会。
  • 剪力墙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剪力墙结构应用广泛,也是建筑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结构形式。本文是根据本人多年的设计经验总结而成。写此文的用意是帮助设计者在做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减少漏项、减少差错等。
  •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
    利用一个住宅工程,采用墙元计算模型软件进行了分析,并对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选出较合理的布置及计算模式,时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剪力墙结构设计指导书
    剪力墙结构设计指导书。 说明:剪力墙应双向布置,墙肢截面简单、规则,各剪力墙刚度应尽可能均匀,或部分剪力墙围合成筒体等。对较小墙肢验算轴压比, 使其不小于相同抗震等级框架柱的要求。
  • 框架柱及剪力墙结构设计
    给大家送上一个现行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它对工程技术人员会有很大的帮助。
  • 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有关问题
    在8度地震区如何对多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层数为9层及9层以下或房屋高度不超过28m)进行设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框架-剪力墙(也称为框架-抗震墙结构或框剪结构)既能为建筑使用提供较大的平面空间,又具有较大的抗侧力刚度。

阅读下一篇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中,结构构件必定占据一定的空间。剪力墙可灵活布置,与建筑填充墙可紧密的结合,为建筑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它既可承受垂直重力荷载,又可承受水平荷载。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而言,剪力墙多了,刚度大,用钢量增加,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剪力墙少了,刚度弱,周期比超限,位移比超限,轴压比超限。如何切实有效的利用它,成了每个结构设计师的难点。 01 剪力墙结构的布置注意要点 (1)剪力墙结构具备适度的侧向刚度,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两个主轴的侧向刚度均匀,不宜相差过大,要尽量使各片剪力墙的高厚比大于8但不大于12。较长剪力墙宜设置跨高比较大的连梁(1.5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