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即历史,亦是未来
2. 全新征程,向海图强
3. 海城一体,彼此成就
作者 | 杜玮、廉思思
01
海即历史,亦是未来
从人类发展的视角上看,上苍为人类打造了两个生存和发展的大舞台,一个是陆地,一个是海洋。人类虽生活在陆地上,却无时无刻不依赖于海洋。
海洋
,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1%、总含水量的97%,是最初孕育地球生命形态的地方;大气中70%的氧气,源于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海洋表面每年所蒸发的44亿立方千米的淡水,是陆地水源的主要来源;海洋巨大的水体和热容量,是整个地球气候系统调节的关键……
▼ 图注:海洋,孕育着地球的生命形态(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回到正文
在主宰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同时, 海洋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繁衍和迁徙。 远古时代,海洋连接着世界各区域,与地球板块运动一道,成为人类迁徙的通道:约50万年前非洲人种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移居欧洲;约7万年前,亚洲人出现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约5万年前,蒙古人种通过白令海峡和南太平洋进入了美洲……
海洋,亦是人类获取资源、攫取巨大财富的桥梁。
古人很早就进行海洋捕捞,沿海的人类可以直接依靠富饶的海产品和海珍品为生。而更大的野心,从跨越海洋的大航海时代开始。
海洋民族开辟航线跨越海洋,探寻通往印度、中国、美洲新的财富之路。航海,成为获取香料、宝石、象牙,乃至殖民地、金子的重要途径。据统计,自十六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伊比利亚半岛的殖民侵略者从美洲攫取的黄金有上千吨,白银10万余吨 。
可以说,征服海洋的成就让人类前所未有地认识到,海洋不再是地理的阻隔,而是可以带来巨大财富的通道。
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当然不止资源获取、人口迁徙、海洋贸易之下的通道价值。历史上,
海洋大国们分别在各自时代主导了同期海洋相关的技术和秩序,国家的兴衰也大都与海洋密切相关。
从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依靠占有和控制海洋,成为世界商业帝国。此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也基本都是通过建立海权,逐渐成为称霸全球或地区的强国,并走在现代化的前列。
的确,在资本主义时代,海权往往比陆权更容易强国、富国。譬如当时英国的海上暴力,就拥有远超越法国陆上暴力的经济力。特拉法加海战之后,英国遭受拿破仑“大陆体系”的封锁。但欧洲大陆可以被“封锁”,海洋却无可谓“封锁”。
由于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均有殖民地,贸易往来商品流通尚是自由,因此英国的社会生产率和财富还在增长,经济虽然遭受重创,但终究是挺住了。
反观法国,由于英国对法国的“海上反封锁”,进一步加剧法国“内向”型经济的转变,原本发展最快的大西洋贸易部分受到极大牵制,海外殖民地和贸易联系都几乎被切断,只剩下面向内陆地区的小工业,社会发展每况日下。海洋,紧密地与国家兴衰联系在了一起,并展示出极强的经济张力。
▼ 图注:海洋与国家兴衰密不可分 ,回到正文
回望历史,人类社会的生存规则、权利秩序、历史格局,仿佛都是在一次次追逐海洋利益实现的过程中被逐步塑造和建立的。直到现在,海洋,仍然是影响国际关系演变的核心因素:现代国际关系基于海洋关系而确立,并成就了独特的海洋体系。
海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仿佛如海洋科学中那“时刻存在却似有又无”的科氏力 一般,在人类滚滚历史进程的大尺度和长周期中,始终发挥着坚定、磅礴的牵引力量。
让我们把时间轴拉回当下。在全球人口不断增加的巨大压力下,陆地自然资源愈发紧缺——过去20年间,全球每年出生人口约1.3亿。根据联合国的预计,世界人口将在今后三十年里增加20亿,从目前的77亿,增至2050年的97亿,并可能在2100年达到110亿的峰值。但要应对这些新增人口对食物、水等各类资源的需求,我们已经明显“力不从心”。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2年的估算,粮食产量到2050年必须增加70%,才能满足预期的需求。自1970年以来,自然资源的使用增加了3倍,并仍在持续增长;全球用水量在过去的100年里增长了6倍,水资源的需求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
气候变化影响,更是让这种“力不从心”雪上加霜。气候变化,打破了地球亿万年来形成的热量和水份平衡格局。由于水循环加速,全球水资源分配明显不均,湿润的地区更加多雨,干旱的地区更加干旱,这让适宜耕种的土地资源十分短缺。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土地因荒漠化问题彻底无法用于耕种,这一面积相当于利比里亚全国或美国密西西比州的面积。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难逃这一危机的影响:非洲已有约四分之三的旱地受到了影响;欧洲约一亿公顷的耕地已经发生退化,这一情况对西班牙的影响尤为严重;澳大利亚是全球耕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向一百余个国家出口食品的北美大草原也同样面临着危险……
中国是陆地大国,但也是人口大国。再多的资源,在以14亿人口为分母的人均占有量下,都会显得微不足道,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有0.008平方千米,远低于世界人均的0.3平方千米;近年来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陆地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的一半……
人口增加、陆地自然资源减少这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矛盾共生、螺旋演进,但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未来。也正因此,捉襟见肘的陆地资源现状,让人类转换视角,开始重新审视海洋价值——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海洋鱼类,被视为21世纪人类的最佳动物蛋白质来源。这是因为海洋鱼类所含的ω-3脂肪酸是欧米伽-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天然来源,是所有脊椎动物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在生长发育、调节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已将水产品列入粮食范畴,海洋将为超过30亿人口提供主要的蛋白质。
▼ 图注:海洋,人类未来的粮仓(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回到正文
海洋,也是天然的药库。 海洋的极端环境,造就了极端的海洋生物。很早以前,我们就知道藻类不仅是重要的天然食物来源,而且是用来治疗甲状腺肿大、坏血病、皮疹等疾病的良方。
深海环境,孕育出具有耐寒耐热耐高压等的独特基因的海洋天然产物,它们通常结构奇特、活性多样,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结构信息,特别是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上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将成为未来人类的重要水源。 水资源匮乏,是人类长久以来面临的难题之一。据统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这2.5%的淡水中,当中约三分之二被冻结成冰川和雪,而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地下水。这意味着,地球上只有约0.3%的淡水是可为人类直接利用的。
因此,将这巨大体量的海水变成直接的淡水来源,是各个国家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目前,淡化的海水已经是新加坡四大水源之一;沙特阿拉伯占全球海水淡化总量的24%;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厂——杰贝勒阿里,每年可产生3亿立方米淡水;以色列是全球使用淡化水占比最大的国家,国内用水量的40%来源于海洋水的淡化 ……
实现向海“取水”,无疑将极大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现状。
海洋,也将是未来人类矿物需求的主要供应来源。 其实早在1860年代,人们就知道海洋深处有矿藏。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尼摩船长宣布“在海洋深处,有易于开采的锌矿、铁矿、银矿和金矿”。19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约翰·L·梅罗出版了《海底矿产资源》一书,也同样认为海底将成为满足全球矿物质需求的主要供应来源。
就目前而言,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 ,是人类最主要开发的三种海洋矿产。以海洋多金属结核储量为例,它遍布整个海洋,主要位于海底深海平原,经常浅藏于细粒沉积物中。结核含有多种金属,包括锰、铁、铜、镍、钴、铅和锌,还含有少量贵重金属,如钼、锂、钛和铌等。
海底矿藏的数量非常可观。太平洋东部、水深3500-5500米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区)区域,是多金属结核商业开采的核心区,仅仅这一处矿床所含的镍、锰和钴,就多于陆地上这三种矿产资源的总和。
▼ 图注:海底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回到正文
当然,海洋能给予我们的远不止以上种种。如前所述,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始终依赖于海洋。海洋始终牵引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也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向海谋发展”“向海洋要增量”,正是人类应对未来不确定最为确定的解法!
02
全新征程,向海图强
正因为海洋对人类生存、经济历史、国家安全的强大作用,海洋被视为新的“国家战略发展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发力海洋,在海洋资源开发、科研布局战略,只为谋得先机。对中国而言,海洋的意义更为深远。
中国不仅是陆地大国,更是海洋大国。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长达1.4万千米,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万km,大小岛屿5400多个,有300万多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海洋空间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环境广阔,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
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的决议;相较于十三五规划表述“发展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十四五规划特别强调“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从“取得突破”到“突破一批”,展现了国家对于发展海洋经济的力度和决心。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向海图强”“科技增量”,已经明确成为国家未来战略发展的重大决策。
由于“海”远大于“陆”,与陆域相对“封闭”“有边界”的经济体系相比,海洋则无所谓“边界”,海洋经济也更为“开放”和“广阔”。人类向海活动的多样和多元性,也造就了海洋经济的丰富内涵。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部海洋规划与经济司发布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我国海洋经济包含十二大类: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业、海洋盐业、海洋矿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
▼ 图注:海洋经济丰富、多元 ,回到正文
由此可看出,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横切面,涉及的门类多、覆盖面广。海洋经济不是指某一单一的产业方向,而是与数十个经济领域的紧密结合。同时,海洋经济,也不是单一的产业链条,而是国民经济的多维延展,往往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因此,海洋经济,也并非全新独立的产业体系,而是在“海洋”特色的基础上,与原有产业体系进行关联协作。
例如,海工装备制造,不是独立于制造业体系之外的,反而是与制造业上下游产业紧密关联,并以此实现特定的“海用”目的。同理,海洋生物医药,也非独立于原有成熟的生物医药体系,而是因为海洋的特征具有生物医药领域特定的产业发展要求。
总结来说,
海洋经济,是与多个生产活动集群紧密关联的经济方向,是多产业融合、多领域协作发展的结果。
这样的特征,更赋予海洋经济极强的经济张力,使其在全球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海洋经济活动估计达3万亿至6万亿美元,90%的全球贸易是通过海洋运输进行的;95%的全球电信传输是通过海底电缆实现的;全球43亿人超过15%的动物蛋白摄入来自渔业和水产养殖业;超过30%的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是在海上开采的;沿海旅游业,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5%、全球就业的6%-7% ……
目前,海洋经济产值至少占全球GDP总量的3.5%,全球有30多亿人口依赖海洋为生,超过3.5亿个就业岗位与海洋有关。据经合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海洋产业的产值还将翻一番。即便如此,以上对海洋经济的估值都是高度保守的,因为在统计上要绝对穷尽海洋相关的一切经济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海洋经济所能带来的价值,不可限量。
在中国,海洋产业也展现出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据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亿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更有机构预测,在我国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的态势下,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年增长可达到3.97%。由此可知,海洋经济,是经济增量之源,是未来发展关键的“蓝色动力”。
▼ 图注: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回到正文
03
海城一体,彼此成就
如何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与城市发展往往需要相互成就。
海洋经济与城市发展需要在我们所处的复杂自然系统中,陆地与海洋始终不是能够被割裂开的独立体系。但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是站在海洋之外看海洋的,无论是从岸上,还是船上。但现在,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构建新的视角——“海城一体”,重新思考海洋和城市的相互关系。
1. 由陆观海——海是资源,是城市的新经济动能、新产业赛道
站在陆地看海洋,海洋是能为我们所用的重要资源;但必须要承认的是,
我们在“受益”于海洋的同时,也“受困”于海洋。
之所以“受困”,是因为人类对海洋还尚且“无知”。我们虽身处海洋所造就的复杂自然系统中,却对它知之甚少。一直以来,人们也习惯于用“海洋”来形容某一事物的广阔、博大与无边无际,亦或是未知与神秘。
的确,陆地生物几乎集中栖息于地标上下数十米的范围内,但海洋生物分布则从海面绵延至海底,范围可达万米有余。直到今天,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和开发不足5%。人类向海活动的主要区域——海岸带,只占海洋表面的15%、水体积的0.5%。与海洋的广博未知相比,我们在海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细小微弱的。
事实上,比起关于海洋的知识,我们反而更了解太空。在人类载人航天探索的60年间,相继有600多名航天员进入过太空,而到达过地球最深海域——马里亚纳海沟底部(Challenger Deep,约1.1万米)的,仅有7人。海洋,特别是深海区域,依然是亟待人类探索的神秘新边疆。
我们对海洋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度”。
没有足够的“认知”也无从谈“深度的开发和利用”。不夸张地说,我们对海洋的“认知窘迫”是“全方面”的,甚至是从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层面开始的。一般认为,海洋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以1873-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科学考察船的全球海洋调查为里程碑。
▼ 图注:“挑战者号”手绘图(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回到正文
尽管已经过去一个半世纪,但海洋科学仍在变化,至今尚未完善、成熟。人类犹如“盲人摸象”般,拼凑着海洋科学的理论体系。如某海洋大学教授所说:“海洋科学都是前沿,一直处于发展中,任何人都不能保证现在的海洋科学结论是绝对正确的!”海洋本身所具有的复杂、多变,难于被观测的特征,是影响海洋科学发展进程的核心所在。
海洋之所以难于被认知,首先在于其高度的复杂性。
世界大洋相互连通,是个复杂的统一体。
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及反馈极为复杂,并且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海陆分布极不均匀、海洋的联通和阻隔毫无规律;海水的蒸发和降水、结冰与融冰、潮位的涨与落、大陆的裂离与聚合、大洋地壳的扩张与潜没……它们相反却相成,同时存在于海洋这一复杂统一的自然系统中。
因此,我们要认知海洋,不仅要研究世界海洋本身,还要研究与之密切关联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而这又关联着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大气科学、水文科学等等学科。也因此,海洋科学是一个超级学科,它几乎涵盖了陆地上所有的学科。
海洋难于被认知,还在于其高度的不确定性。
海水是混合物,是密度、温度和盐度分层的流体,具有不均匀性、非连续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海水并非只以海流的形式做横向运动,纵向运动也很剧烈。
重力作用会使海水密度发生变化,并随高度而降低,温度也会导致海水体积膨胀……这些变化导致海水中的某些部分变轻或变重,并出现移动。海水的流动最短的时间尺度可以到毫秒,最小的空间尺度可以到毫米,最长的时间尺度可以到上万年甚至更长,最大的空间尺度可以到上万千米。
而人类研究海洋,主要依赖于海洋观测,但海洋往往难于被观测。
海洋观测,要在周密计划的、连续的、系统多层次的、有区域代表性的海洋考察 的理想前提下,获得观测的数据及资料,并以此解释相应海洋现象的研究过程。
完成海洋观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海洋中的流体移动,给观测带来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给观测基础条件带来的细微变化,很可能导致海洋观测的结果不可信。而且,海洋实在是太巨大了,无论获取多少信息,相对于海洋整体、全局而言,都是局部的、片断式的,只能反映观测区域出现的海洋现象,不足以解释整个海洋。
▼ 图注:海洋观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 ,回到正文
海洋观测难度最大的,是海底观测。深海压,是海底观测中的一大难题。由于海水密度远大于空气,水深每下降10米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深海10000米后,海水带来的压力已经超过一千个大气压,相当于在指甲盖大小的地方,压上几辆载重汽车。
所以深海观测对潜水器性能要求极高。潜水器的核心部件,特别是舱体,必须要具备承受住这巨大水压的能力,否则到达万米深度后将面临被海水压扁的危险。
这些现实的观测困境,直接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多个海洋观测网的建立,如国际合作层面推动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海洋实时观测计划(Argo计划)等。
相比传统的海洋观测方式,海洋观测系统是将观测仪器/设备布放到海中(海表面、深海、海底),能在一定海域、较长时间持续进行自动化观测、同步获取数据,甚至是实时回传观测结果。它极大提高了海洋环境的“透明”度和观测效率,既能向下观测海底和大洋深部,又能通过锚系向上观测大洋水层。海洋观测系统还可以投放能自动与观测网的节点连接上网的“活动型深海观测站”。
例如,美国海底观测网 (OOI)计划,将850个观测仪器分布式布放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观测系统中,深入观测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渔业与气候作用、极端环境中的生命、板块构造过程、海洋动力、海啸在内的各种关键性海洋过程;加拿大海底观测网(ONC),能实现对不同深度的海底、地壳板块运动、生态环境变化、海洋生物群落长期、实时、连续观测。
我国自2012年正式启动“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分别在我国南海和东海建设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其中,“南海立体观测网”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空-天-地-海”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
以40余套自主研发的系列深海潜标为主体,有机整合了水下滑翔机、Argo浮标、锚系浮标等海基观测平台,以及陆基的雷达、空基的无人机、天基的遥感卫星等观测装备,是我国海洋观测的一大利器。
海洋观测系统不仅关乎科研,还直接关系到海洋工程安全。
如港口及海洋工程建设,首先必须要考虑到海平面的问题。海平面关系到港口建设、大的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但海平面的预测不是简单地去用一个模型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大的观测系统才能够把海平面的变化精确地做出来。
作为研究海洋科学的“大科学装置”,建设海洋观测系统需要技术的支持和高昂的建设维护成本,通常非国家之力而不可为。一旦有机会拥有海洋观测系统,这一区域也无疑具备了海洋科学研发的优势,毕竟海洋经济的发展痛点始终围绕着“认知”。只有“海洋认知”层面的率先胜利,才会有海洋经济“发展高度”的胜利。
现代人类经济活动的这艘巨轮,终于驶入了“深海区”。
“深海区”,一方面是指海洋经济已经出现了古典经济学理论中“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即单纯依靠追加资本、设备等基本生产要素,并不能有效促进海洋经济的增长,而且越是发展到后面阶段越难,到最后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的困境。
例如海洋渔业中,针对放苗量和饵料等环节进行高投入,并不能保证一定有高产出。实际生产中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反而频发。
当前,中国海洋经济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单纯依赖要素投入增加的发展模式已明显出现疲软。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9年,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海洋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速16.12%,远远高出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但从2012年开始,逐步进入新常态,并开始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现象。
山东省海洋机动渔船的经济贡献度变化,完全契合了这一发展走向:“十二五”期间,山东海洋机动渔船增长率低于总产量增长率,并且其贡献率大幅度下降,由“十一五”期间的473.9%降低到“十二五”期间的68.3%。若要改变“边际报酬递减”的困境,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
另一方面,“深海区”是指真正的“深海开发”。
之前我们对海洋绝大多数的“开发利用”,是基于近海、浅海区域。未来,我们不止要开发“低垂的果实”,更要涉足更远、更深的“难啃的硬骨头”,在更为未知的区域开展经济活动。而要实现“深海开发”,科技创新是我们前行的底气所在。
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之所以能够成功下潜至10909米,坐底马里亚纳海沟,离不开国家海洋工程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在钛合金材料、焊接加工、密封、工艺技术上的突破。潜水器载人舱所用的世界最大钛合金球壳,直径2米,要求极高,仅极少数国家能够自主研制。
▼ 图注:“奋斗者”号深海潜水器(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 ,回到正文
双重困境叠加之下,“科技”向海的策略选择便极为清晰了。科技创新,不仅是构建全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亦是突破“深海”开发的关键技术保障。
科技创新投入越多,海洋产业收益则越大。
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与海洋经济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趋势,“加大区域海洋科技投入,其产出的增加值将大于或等于投入的增加值”。科技创新,将给予海洋经济全新的发展动力。
事实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已经在推动着海洋产业的革新:
既推动了传统海洋产业赛道的变革,又催生出新兴海洋产业赛道。
如海水淡化、海上风能、海洋生物医药等等领域,都高度依赖于相关技术的创新突破,没有突破则没有产业。
而传统海洋产业,发展虽相对成熟但也绝非“格局已定”,它正在通过科技赋能甚至技术颠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可能。
例如,古老的海洋渔业,正在被现代化海洋牧场颠覆,从而迎来全新发展篇章;装载有新燃料和电子导航设备的自主船舶,让商业航运更高效更绿色;传统港口因全自动智能操作系统的加持而变得智慧;新材料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让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可以“去的更深、探的更远”……
新科技、新技术对这些传统海洋产业的激发和赋能,不是更换了它们原本的产业门类,而是在产能、作业能力、效率、成本……等更为具体、更细微环节上给予全新的解法。甚至也可能如海洋牧场般,彻底颠覆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
如此种种的“科技革新”,改变了原来的市场格局、各自竞争优势,也因此创造出全新的产业切入机会和产业发展空间。
在科技的加持下,传统海洋产业也可以成为新赛道,更不妨碍它们创造全新的经济价值。无论“传统”与“新兴”,都是海洋经济“全新增量”的胜利!
因此,我们所说的海洋经济新赛道,不是要抛开已有的海洋航运、海洋渔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单纯谈新出现的海洋产业,而是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海洋经济的宏大内涵之下、在各门类海洋经济发展底层规律之下,重新审视和发掘不同方向海洋产业面临的新变化和新机遇。
2. 由海观陆——城是动力,是海洋经济实现的支撑和保障
海陆本是一体,城市服务与海洋经济紧密关联又相互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服务的支持。海洋产业天然带有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长等特征。
例如,海洋渔业需要金融的支持。发展远洋捕捞,新购一条鱿钓船约需1300万元左右;发展高效经济鱼类养殖一次性投资约需1600万元以上;发展中等规模的冷藏和精深加工需要的流动资金超过3000万元……
▼ 图注: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城市服务的支持(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 ,回到正文
渔产品的价格也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渔业码头,而是取决于一些远离海岸的权力机构。 如城市中政府机关所提供的财政补贴。而渔业捕捞行业,则越来越受控于国际金融中心。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生产和服务,实则紧密捆绑。
与之类似,海洋航运的发展,高度依赖于专业的航运服务。以国际船舶租赁为例。船舶租赁是一项十分常见但专业要求很高的航运业务。船货双方就货物运输洽谈租船、订舱或包运等事务。
但由于这其中涉及到运价行情、保险条款、货物的配载、船型选择、装卸港条件、航区特点、运费的支付方式、滞期费、速遣费率及计算方法、船方对货物的照料责任和免责等等专业知识,一般很难由船货双方自己完成,通常都是靠专业的船舶租赁公司代为办理的。
航运服务业,这种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通常与金融、保险业等组成金融航贸商务业。
也正因此,专业性航运服务业的聚集,也将反向加速航运中心城市的建设。例如,
世界上每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一定也是航运服务中心。
这是因为,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根本条件是“决策能力”,是在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法律等专业服务领域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
例如 伦敦 ,拥有悠久的贸易和航海传统与文化的资历深厚的国际航运中心;在发展航运业的同时,伦敦在海事仲裁、航运保险、航运信息服务、海事服务以及海事研究与交流等方面领先全球,也正是在航运服务业无可匹敌的话语权,让伦敦能够持续保持国际航运业的绝对主导地位。
正是如此,未来海洋城市的建设,尤其是那些具有“大港”的海洋之城,更要谋求从“枢纽之城”向“服务之城”之城的蝶变,提升海洋经济能级和话语权。
如前文所言,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未来海洋经济动能的“灵魂”变量。未来科技在哪里?科技就在城市中!
城市的教育、资金、设施和繁荣的都市生活,是吸引人才和科技聚集的强磁场。从全球范围来看,北京、纽约、旧金山、西雅图、圣地亚哥、伦敦、柏林、东京等城市都涌现出了科技创新区。
如西雅图南湖联合区,是脑科学、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和产业蓬勃发展的美国西海岸科技重镇;伦敦东区已形成以科技、数字和创意企业为主的科技集群,其创业企业规模仅次于旧金山和纽约;而圣地亚哥著名的“黄金三角区”,是生物科技、精准医疗、海洋科技聚集的都市创新区。
▼ 图注:南联合湖区 ,回到正文
科技在都市中,海洋科技则更在都市中!
诚然众多的海洋科技研究,离不开“滨海”资源的先天优势,如海洋能、海洋渔业等;但海洋科技作为众多科技领域的“横切面”,如海洋生物医药,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向海”突破,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离不开通讯技术、导航技术、探测识别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几十种专业学科的协同突破,海洋科技的发展,恰恰更需要存在于城市中的多种科技的协同配合!
既然海洋经济的发展要向城市中“寻找科技”,那么“海洋城市”的机会就一定不止是向滨海城市打开!也就是说,不止有滨海城市要“向海图强”,那些有强劲科研能力的内陆城市,也可以把握机会“转身向海”:
既做“科技之城”,更做“海洋之城”,在海洋无尽深蓝的机遇中,利用自身的科技之锚,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边疆。
我们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而没有关心,就谈不上认知,没有认知,更谈不上经略!也正因如此,
海洋经济规模的突破,还困于从“B”端到“C”端的难题中。
毫无疑问,以科研、工业、军工领域为主的B端市场,是我们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基础。海洋产业“B”端市场,是一种高度定制化的市场,产品主要是应用于特种领域、特定场景,很难量产。
例如,水下机器人,目前主要应用于科研、军工,以实现海底资源探测、开采以及海底救援等任务。但由于不同机构对水下机器人的功能配备、性能要求、环境参数设置、设备精确度、设备大小等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厂商需要根据要求进行小批量定制化生产。
研发、调试、生产成本不低,但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B端“科研价值很大,但商业价值有限”的现状,也是一直制约海洋经济规模化的原因所在。
▼ 图注:正在作业中的水下机器人(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 ,回到正文
但要真正实现海洋经济的强大经济动能,不仅是“B”端,更是“C”端消费市场的全面铺开。更进一步,是要用“C端”带动“B端”,形成“产业大循环”。
目前,我国已经走入“消费带动”的新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可见,消费已经呈碾压式的占比态势。
海洋经济的C端市场,是与普通人生活更为贴近的市场,覆盖“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各个方面,通过更为广泛的消费行为,形成巨大的经济带动力。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规模最大、增速最高的,正是面向C端消费者的滨海旅游。滨海旅游业在2016-2019年,一度复合增速达到了13.55%。虽然自2020年以来,因疫情遭受明显冲击,但即便如此,2021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仍然达到47.0%,依旧是拉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
海洋“C端”产业,也展现出了特别的市场热度,特别是在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化妆品等方面。资本的嗅觉,往往是最灵敏的。
以与日常消费最紧密关联的海洋食品为例。海狸先生,是一个成立于2015年的海洋蛋白质零食品牌,目前已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海狸先生的海鲜零食主要面向亲子、海味爱好者和健身群体,凭借着“高蛋白低脂肪”和“不加防腐剂”概念,在已经高度成熟的休闲零食赛道中抢占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C端”的认知缺失,会导致消费缺失。
海洋公众认知,是指普通人对海洋的整体认知水平。作为一个陆域大国,我们对陆地的感情远远超过对海洋的感情,公众对海洋的认知普遍不高。
有了海洋认知才有海洋消费,有了海洋消费才有海洋经济的崛起,
毕竟人们不会为不了解、不关心的事物而埋单。因此,在以
C端“消费大循环”带动B端“产业大循环”,即通过传播构建认知、通过认知带动消费、通过消费反向牵引B端产业的发展逻辑下,只有突破公众对海洋认知缺失的瓶颈,才有可能开拓巨大的海洋消费市场。
城市,作为各种要素聚集的空间载体,既是海洋产业和相关活动的根基、出发点,也是海洋认知受众群体的聚集地,是进行海洋认知普及的最佳的载体和窗口。
面向公众,开展海洋知识普及活动,让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多的了解海洋之美、海洋科学魅力、海洋生态的重要价值……
海洋成为人们的心之所向。
海洋风情城市,是另一个更直观向公众展示海洋自然之美、特色人文的绝佳窗口。滨海城市具有海洋赋予的天然底色和标签。只有人们置身于其中,才能真切感受到因海洋带来的浪漫、开放、国际的城市气质,这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代入”,是海洋魅力得以深度触达的核心所在。
▼ 图注:海洋风情城市——新加坡 ,回到正文
因此,当我们以“C端牵引”的逻辑重新看待“海洋城市”时,海洋城市不仅要做贸易之城、科技之城,同样要面向广大民众,做关于海洋的 “科普之城”“消费之城” !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海洋经济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已经明确,将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形成“三核”(即天津、上海和深圳三大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三圈”(即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联动发展的中国蓝色经济空间格局。
而且,多个沿海省份把发展海洋经济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计划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我们正处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期”。在“去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收缩,贸易安全和稳定性受到冲击。全球的贸易阵营、市场格局已被打破,正面临重构。海洋经济,势必也将置身于这些变化之中。
因此,我们希望站位不同视角,探索城市发展与海洋经济的相互关系,探索这相互关系中的“变”与“不变”。基于全球经济发展新变化,捕捉最恒定的发展要素,以给予城市管理者全新思考维度。
市场从来都不缺乏具有冒险精神的“弄潮儿”。但只有经历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才可能是“金子”。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比拼的是对规律和大势的把握。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全新海洋经济的思考视角,也希望能助力那些准备发力海洋经济的城市,在“海洋时代”的大势之下,以勇者不惧的魄力,游刃有余把握产业规律,矗立潮头、崭露头角!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海即历史,亦是未来
全新征程,向海图强
海城一体,彼此成就,保护开发海洋成就未来。
回复 举报
海洋的未来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介绍非常详细
海即历史,亦是未来
全新征程,向海图强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