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港沿花卉交流中心

港沿花卉交流中心

发布于:2024-03-02 11:06:02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本项目位于河流南岸,花卉园南侧,花卉基地正中心,且本身又是乡村的一部分。

01/总图设计

如何打破场地限制,化“难”为“简”,重塑场地关系

项目地块南面花卉园,北靠向阳河,东侧有一信号塔和现状建筑。基地仅北侧临路,河上有座现状桥正对地块。信号塔和现状桥梁成为前期设计的两大限制,如何降低信号塔对地块内建筑的影响、如何考虑桥梁与出入口的关系、如何合理利用不方正的用地空间,塑造符合花卉园复合需求的场地关系?

△项目基地及周边现状 ?TDI-ZEB

结合周边地块属性及本项目功能需求,决定将项目主要出入口错开桥梁,设置在北侧,并结合建筑立面,整体打造沿街门户形象,激发街道活力。在总平布局方面,建筑南北纵向排布,东西向为山墙面,尽可能降低东侧信号塔对基地内部的影响。并采用小模块建筑盒子组成半围合院落布局,更好地融入乡村肌理。

△确定开口,组织交通 ?TDI-ZEB

△整体鸟瞰图  ?彭晓凯,张毅

△整体鸟瞰图  ?彭晓凯,张毅

△入口透视图/从河对岸看向本案 ?彭晓凯,张毅

△广场透视图/位于中心广场的大台阶,不单是组织交通,也是一个公共交流空间,组织了人流 ?彭晓凯,张毅

△中心广场大台阶 ?彭晓凯,张毅

02/功能布局

如何组织【展示】与【交流】的复合场景,实现有机功能串联

不仅是“花卉展示”,更是“交流中心”

本项目服务于花卉园,同时也需具备人员接待、商业会务、科普展览、餐饮、休憩等配套功能。怎样将这些复杂功能“简单”地组织起来,实现各功能分区的有机联动是项目一大关键点,也是项目一大难点。

△划分场地 ?TDI-ZEB

△拆分建筑体块,围合院落空间  ?TDI-ZEB

考虑到基地南侧为花卉园,北侧临路,设计师决定将地块一分为二——北“动”南“静”,两大功能分区,两个动线组织。

北侧【生活办公区】——将主要对外服务的接待楼、活动室、活动中心等功能空间集中布置在北侧;

南侧【配套服务区】——放置花艺学堂、展厅、餐厅、会务等内部服务的功能空间。

通过 “围空间-引人流-聚活动”三步策略,引入公共空间,提供开放平台,实现两大功能分区的有机串联。

△搭建二层平台,串联各功能 ?TDI-ZEB

△最终总图形态  ?TDI-ZEB

△中庭空间透视图 ?彭晓凯,张毅

△中庭空间透视图 ?彭晓凯,张毅


【围空间】

二层室外平台串联各主要功能,并围合成景观中庭,丰富空间层次

△二层公共平台  ?彭晓凯,张毅

△景观中庭  ?彭晓凯,张毅

【引人流】

利用二层室外平台打造多层“地面”,人流活动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增加空间趣味性

△中心广场 ?彭晓凯,张毅

△室外连廊 ?彭晓凯,张毅


【聚活动】

接待中心放在二层,利用室外景观平台,做接待办沙龙,提供良好的景观视线

△二层公共平台  ?彭晓凯,张毅

△二层公共平台  ?彭晓凯,张毅


03/立面设计

如何通过对细节的把控,将建筑融入乡村

港沿镇地处崇明区中部偏东,崇明则处于《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和建设导则》中的“沙岛风貌区”,其乡村建筑多呈特色海岛民居风格,糅合江南江北文化,中西气质兼具,自成一派。本项目风貌选型为——乡野花宅,既与小镇整体风貌相协调,也不失“花卉园”的浪漫风格,做到乡野雅趣两相融。

△建筑外立面  ?彭晓凯,张毅

△建筑细部  ?彭晓凯,张毅

△景观中庭  ?彭晓凯,张毅

△公共空间  ?彭晓凯,张毅

△公共空间 ?彭晓凯,张毅

△公共空间  ?彭晓凯,张毅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TDI-ZEB

△一层平面图 ? TDI-ZEB

△二层平面图 ?TDI-ZEB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学习了港沿花卉交流中心设计方案,多谢了。

    2024-03-04 08:31: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67 万条内容 · 4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康县全域旅游游客集散中心

山水人文整合 于在建的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入口区设置游客中心,是整合这里山水人文的一个动作。设一大水面倒映山川建筑;立一笔架山形室外展廊作照壁;建龙形建筑连两岸山势;布萌虎乐园、舞台等于其间丰富人气空间。共生建筑团队以传统风水格局出发,诗意排布文房四宝意象,让文旅设施与山水画意共生。 传统转译 蜿蜒起伏的整体线性瓦面屋顶;弯折自然形成的南北院落;由“廊”、“架”、“间”、“榀”传统木构发展出来的空间组合及构筑方式;瓦顶、石木墙及台阶三段式的建筑立面形式,皆与当地民居建筑神似,却也进行了当代化的转译。游客大厅背面布置为旅游展厅,屋顶转化为观景平台,此处汇集三面坡顶下来的雨水,设计师将水汇合进从山上引来的自然河水中,一起流入大水池,设计了立面瓦墙、龙头吐水和块石散置等元素。这里也成为向“四水归堂”等传统空间致敬、建筑与自然共生的“天水庭院”。(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