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四川 · “林盘云眼” 大邑乡村邻里中心

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四川 · “林盘云眼” 大邑乡村邻里中心

发布于:2024-03-01 09:40:01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项目占地约11000亩,位于大邑青霞镇。从成都市出发,沿成温邛高速驾车约50分钟即可到达项目基地。



 

基地位于距离度假村入口驱车十分钟的一个岔口内。场地沿山体南北展开,背山面水,溪水自东面流入场地,四周被郁郁葱葱的竹林围合。设计团队保留场地上的天然竹林,依地形和周边的现状开出一方小院,小院竖向叠加,将一二两层活动空间与三层观景露台叠合形成与背侧垂直山崖壁的平行关系,于是小院掩映于竹林和山体之中,如同川西“林盘”,一屋一院一水一丛树。



盘坐三层小院,晨时山涧云雾缭绕,依可凭栏远眺远方的田野丘陵,背侧山景亦从屋面翻起的洞口向外渗透开,构成内外风景遥遥对望的窗眼,“云眼”概念由此而来。“林盘”是外部空间理念,模糊人工与自然的边界,“云眼”则为联通内外空间的桥,从自然中来,到山野中去。



轮廓构型取自身后起伏的山峦,依空间竖向趋势延伸折叠, “内与外”,“屋顶与立面”,“顶与地”的边界被几何拓扑所模糊,形成一种无定向性的空间。屋顶在二三层处撕扯分别形成立面与露台的遮蔽,“被看”与“看”的关系于几何整体变换中形成定义。



一层的入口并未直接朝向外部道路,行人顺着竹篱步行至庭院入口,屋顶流动此处成为入口雨棚,同时二层与三层的室外平台也在此空间竖向交叠。从庭院外平静舒缓的空间一转过渡到院内建筑入口处节点性空间,循序渐进的空间节奏使人完成由动及静的心境转换。



乡村邻里中心包含文化、社康两个基本功能,被一个连续的屋面体系覆盖筑整体点状竖向布局,三个户外空间将其围合于正中,一是入口竹院,一个是可以容纳社区生活与集会活动的绿化庭院、另一个是三层由屋顶围合的景观露台。由于多雨气候的影响,川西当地传统建造中存在着大量的类似“风雨骑楼”的半户外行走空间。



这一空间类型也被延续到该社区中心户外空间串联的交通组织方式之中。户外空间与建筑有多条线路相连接,并通过大尺度的间隙与架空,从视线和动线两个层面,将内外空间紧密联系。



社区中心将三种人流的停留、穿越和混合纳入统筹,度假村内里休闲娱乐的业主、附近社区的居民、社区中心的使用者和管理者,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包括散步、集会、演出、阅读、课外辅导、培训等等。这些人和活动既有相对限定的位置和区域,又可以在一个开放流动的空间架构中产生积极的互动。归根结底,我们希望社区中心能够成为一个激发公共能量的社交枢纽。




一层有较多的架空,因此让建筑以悬浮姿态凌空于竹林之上,灰空间延伸至被矮竹编围墙包围的室外庭院,坐在庭院里的游客视线可轻松穿透倒到远处的草原田地景色。



二层空间相比一层更显内敛。屋面体系在二层下翻,为社区中心创造了独立的使用空间,可品茶抚琴,可用膳弈棋,与自然交融,与天地互动。两侧的观景平台也被形体包裹,增加了私密性。室内外顶面都用了手工竹编,材料的自然机理和细腻工艺拉近了空间和使用者的距离,使得集聚空间更加舒适。



三层作为开敞的户外空间,完全对自然和周边环境开放。空间在这层南北打通并形成视线通廊,在平台上可以感受到建筑背靠的后山,更能观景南面的溪水和营地。建筑的起的山行自然形成了框景,使人感到不是身处建筑内,而是立于山中。



传统的坡屋顶以一种亲和的姿态呈现在眼前,人可以近距离地看见屋顶的形态和瓦片的肌理,此时作为建筑的使用者更能感受到被空间和自然包围的情境体验。



屋面结构体系由三条环形曲梁由内到外排列定位形成,曲率变化复杂,传统的梁柱搭接不再适用。云眼的结构设计采用了形式顺应结构的设计逻辑,通过形式曲线找到三根对应的环形钢梁,经数字手段定位生成均匀密布的连系梁,再将所有从自由曲线有理化为直线,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大大减少加工成本。自此屋顶部分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结构屋盖。




室内外立面采用在地的手工竹编工艺,就地“取材”,“取艺”,融入了四川地区传统的非遗竹编工艺,将人文艺术编织进实体空间。自然在地的手工艺术代替了传统硬质材料以完成室内吊顶面、扶手面的铺设。






智能建造为乡村营建开拓了新的创作视角。由机器人3D打印的“水墙”是空间划分的核心元素,它将水的灵动自然意境形成数字化转译,设计初期,我们用算法捕捉场地中溪水在静止时的瞬时动态,然后用肌理化的建筑语言表达这一动态过程。



生成的褶皱肌理经过编译,成为机器人可读的代码,由机器人完成预制建造墙体板面的预制建造。这样,我们实现了从算法驱动设计到机器人增材预制建造的智能化全链流程。





社区中心考虑了三种人流的停留、穿越和混合,公园里休闲娱乐的市民、附近社区的居民、中心的管理人员,他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包括散步、集会、演出、阅读、聚餐、课外辅导、培训等等。这些人和活动既有相对限定的位置和区域,又可以在一个开放流动的空间架构中产生积极的互动。归根结底,我们希望社区中心能够成为一个激发公共能量的乡村节点。



项目体量虽不大,却倾注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和设计实施团队的心血。我们坚信数字化设计技术与建筑传统和人文环境的结合,是乡村营建的新方向。在创作中尊重文化和自然,在建构性的基本原则下,寻求“建筑形”与“自然形”的平衡,立足科技,神归自然,这是我们希望从本次实践中得到的印证。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基地位于距离度假村入口驱车十分钟的一个岔口内。场地沿山体南北展开,背山面水,溪水自东面流入场地,四周被郁郁葱葱的竹林围合。设计团队保留场地上的天然竹林,依地形和周边的现状开出一方小院,小院竖向叠加,将一二两层活动空间与三层观景露台叠合形成与背侧垂直山崖壁的平行关系,于是小院掩映于竹林和山体之中,如同川西“林盘”,一屋一院一水一丛树。

    2024-03-02 10:33: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板凳

    学习了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安例:四川 · “林盘云眼” 大邑乡村邻里中心,多谢了。

    2024-03-02 08:53: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2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消防验收中的问题讨论

求助问题: 2023版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避难间没有要求乙级防火窗 验收要做 怎整改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