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位于中央商务区的选址来看,一座城市的最心脏地带通常意味着高度密集的片区开发,周边相嵌的绿地与交通系统为其勾勒出愈发清晰的边界。
△ 区位总平面
聚 | 植入广场的布局策略
△ 形态生成分析
叠 | 复合功能的竖向展开
△ 功能布局分析
△ 建筑沿市府大道界面
联 | 提振活力的场所营造
地面花园意在通过连续性的街道界面放缓都市节奏。友好的步行尺度界定了地块内的特定领域感,户外座椅、公共雕塑等元素增强了公共空间的可停留性。
建筑回应给人们的不再是冰冷的表情,而是以开敞的姿态将使用者的工作、休闲与生活融为一体。
结 语
Z中心项目的地标性引自“∑”。这一符号指向主楼折板包裹的立面处理手法,以及体块切削对出入口的流向导引。
它应用于数学求和,或许也包含了某种隐喻:在开发当中兼顾建筑本体与城市活力,有效激发触媒效应,从而在均衡之上实现超越。
项目图纸
区位图
1层平面图
4层平面图
12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3 万条内容 · 28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创新小学:多重叠加空间的设计手法!南京文齐路小学 中锐华东荣朝晖工作室 学校在2—3万平方米的时候是一个比较理想状态,既有规模产生的空间模糊又不至于被交通效率所要挟。而以关系冗余方式来营造空间透明性,满足学生多样生活。 When the school is in the range of 20,000 to 30,000 square meters, it is a relatively ideal state. It has a space blur generated by the scale but is not threatened by traffic efficiency. Our consistent strategy is to create spatial transparency through relationship redundancy to meet the diverse lives of students.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