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紫藤家门口服务站

紫藤家门口服务站

发布于:2024-02-06 09:43:06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紫藤家门口服务站,位于虹桥镇的大型住区龙柏新村内。地块接近正方形,北侧与五层高的居民楼毗邻,南侧面向青杉路,设置了围墙。虽然临街面很短,但一头接紫藤路,另一头连兰竹路,大小车辆来来往往,交通繁忙。两侧的樟树生长了将近三十年,树梢连成一片,遮天蔽日。人们在树下的人行道上散步、遛狗、慢跑,赶着去上学,拎着菜回家,社区生活氛围浓郁。

龙柏新村的道路,两侧的樟树生长了将近三十年,树梢连成一片,遮天蔽日  

大型住区里的象鼻子  

要改造的房子,高四层,是社区的邻里中心,已经配备了老年食堂,公共活动、康健运动等功能。房子坐落在场地中央,像一个镜像的C形,并在东南角调皮地伸出一个象鼻子一样的入口。从象鼻子的入口进入后,会有一个三角形的前厅,连接着两条走廊,一条通往食堂,另一条连接南侧的三间功能房。  

象鼻子入口通往一个三角形前厅  
三角形的前厅,连接着两条走廊,一条通往食堂,另一条连接南侧的三间功能房  

改造策略一:三间连通,动线中置  

新的使用模式要求更改场地和建筑的入口,并且在首层提供一个功能综合,空间开放的大厅。居民从这里进入,办理政务,举行社区展览、沙龙演讲等活动,或稍作停留后分散进入到其他房间。  

为此,设计将原本的隔墙清除,连通成一个大厅;并扩大外墙窗洞,改为落地门窗。然后,增加室外台阶与坡道,将动线中置,引导人群由中间进入建筑。大厅纵向单跨,进深7米,横向六跨,长约24米。承重结构的柱子与梁从墙面与天花板上凸出,制造空间上的节奏感,贴近人体尺度。原本的走廊隔墙被拆除,换成木制的旋转柜。转柜构成了一道“旋转的边界”,既是空间隔断,又是展览作品的载体。当转柜旋转90度时,走廊与大厅视线上连成一体,扩大了空间。  

承重结构的柱子与梁从墙面与天花板上凸出来,贴近人体尺度,产生空间上的节奏感  
运营使用内景
当转柜旋转90度时,走廊与大厅视线上连成一体  

改造策略二:象鼻子,从房子的入口到展示的橱窗  

我们在原来的象鼻子入口增加了落地窗,将它变成了室内。长长的鼻子连同原来的三角形前厅被分成了三个部分。  

三角形前厅因为动线的调整,而变得独立。微微抬高的地面与压低的顶棚,将它转化成了一个尺度小巧,适合儿童游戏的角落。  

而象鼻子则被分成了前后贯通的两段。在后半段,新增的旋转烤漆板用于挂画布展。在前半段,木质斜板与软膜顶光强化了原本高耸的顶棚造型,让它更适合人们聚集与社区活动。随着象鼻子微微地伸向街道,开敞透明的玻璃窗好似橱窗,增加了室内外的视线交流,拉近了城市街道与社区内部的距离。  

改造前的象鼻子内部  
改造后,新增的旋转烤漆板用于挂画布展  

改造后,木质斜板与软膜顶光强化了原本高耸的顶棚造型  

三角形的前厅改造成儿童活动区
  室内改造过程轴测图

改造策略三:围廊,重新定义街道边界  

一直以来,围墙是住宅区的标配。无论是铁艺格栅,砖砌涂料,还是水泥拉毛,围墙都把住区的内部与街道隔开。人们沿着人行道默默地行走,鲜少互动。一人多高的围墙,从虹井路开始,时断时续,延绵婉转到兰竹路,构成了这段青杉路主要的街道风貌。服务站虽然不是住宅,但也延续了周边的围墙做法。  

场地原状:围墙阻挡了建筑与街道之间的视线与发生互动的可能性  
改造后:围廊代替了围墙,用通透感重新定义了街道的边界,织补了城市肌理

由于建筑入口的变动,场地的入口也需要重新设置。原本的围墙被拆除,并在原位放置了一个30米长,3米宽的钢结构框架,作为新的场地入口。框架里放入四个透明的功能盒子。侧边的一个盒子供外卖人员休息,另一侧则是民生自助服务。中间的两个盒子作为社区的展示橱窗使用,门窗打开时也可以连成一体。  

这组钢框架与盒子,我们称之为“街道的围廊“,像原来的围墙一样,它界定了街道的边界,但同时又是街道的一部分,可开可合,可外可内,模糊了界限。它既让街道生活蔓延到内部,又让内部活动延伸到街道。它是居民日常生活的背景幕布:早晨,洒水车在廊前补水,学生拖着书包上学,阿姨拎着菜回家;傍晚,围廊亮起了灯,慢跑的青年从廊前经过,老两口相扶着走过围廊橱窗,好奇地往里张望。  

围廊与四个盒子是街道的一部分,也是社区的一部分,从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到傍晚的华灯初上,它们逐渐融入了每个社区居民的生活里。  

红色的围廊界定街道的边界,同时又是街道的一部分

围廊局部外景

保留下来的广玉兰,从围廊里探出头

围廊沿人行道街景
东侧的玻璃盒子供外卖人员休息
透过展览盒子望向青杉路,展品与街道生活融为一体

技术图纸

总平面图
平面图与剖面图
室内轴测图
模型照片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紫藤家门口服务站,位于虹桥镇的大型住区龙柏新村内。地块接近正方形,北侧与五层高的居民楼毗邻,南侧面向青杉路,设置了围墙。虽然临街面很短,但一头接紫藤路,另一头连兰竹路,大小车辆来来往往,交通繁忙。两侧的樟树生长了将近三十年,树梢连成一片,遮天蔽日。人们在树下的人行道上散步、遛狗、慢跑,赶着去上学,拎着菜回家,社区生活氛围浓郁。

    2024-02-06 14:05: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0.77 万条内容 · 27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群众艺术馆

               苏圣亮、锐境建筑空间摄影 当代城市的物理空间分配仍然由城市结构和建筑聚落来界定,而我们的生活方式则在日益增长的线上线下交互活动影响下,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部落分类和不断更新的交叉集散。在这一背景下,做为固有功能类型的大型公共活动中心在建筑上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其空间生产能否包容乃至激发公共活动在未来的更多可能性?山水秀建筑事务所通过新作“上海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群众艺术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回应。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