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哔笑
△ 乔瓦尼·巴蒂斯塔·莱昂纳迪(Lenardi, G.B.)
各种建筑再现艺术的寓言(局部),罗马,1690年
22年下半年从重大硕士毕业之后,我并没有谋一个正式的工作,想要先花些时间去摸索一下到底自己未来该做什么,既然是“摸索”就不应该前设目标,不太知道如何开始,也不知道要具体做些什么。现代功绩社会里面,这种状态是很奢侈也很异端的,但也许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时候,是空闲的,在任何意义上都不知所措,不知所措为何。
这种时候我一般就会开始看一类书,我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多是些艰深难懂的书,文学是没有的,历史是没有的,插图多的“画书”虽然在建筑领域里满是,我喜欢,也收藏了很多,却也不在这种时候看…那么除去这些有明确叙事结构和直观视觉图像的,剩下一类大概就要算“理论”了,是对阐释活动的自身环节进行的分析,是“话的话”、“图的图”。难怪会艰深难懂。
我只能说是自然而然地为这一类书所吸引,读理论其实除了解释一些表象背后的深层原理之外,好像“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形式特征也在吸引我,比如严密、深刻、矛盾、玄奥,因为无关理论研究的内容,所以它们并不能用来判断具有这样特征的理论是好还是坏,它们吸引我的原因也就不在于说“做什么样的理论”,而即是“做理论”。
将自己放空后还会自主去做的事情,就像罗兰·巴特(Barthes, R.)在《写作的零度》中提出的那种“中性的、白色的、零度的,即回避或摆脱社会性价值判断和实践介入”的状态,这时做的事情,应当就是一个人在认识论和实践论上最为一致的行为。只要可以,我就愿意干这个。
走出学校后人的身份会变得复杂,因此不要怪别人“符号化”你,并试图通过这个抽象符号来纠正你真实的自身。想要做理论就要承担别人对你建筑师身份的怀疑,可能是太久没有写建筑相关的内容了,这半年又没有做出一件像样的设计,大家或者说我自己都会淡忘我其实是学建筑并且仍想要做建筑的。
△ 对“建筑师”字源学的图解
△ “建筑师的形象”,路易斯·海曼(Hellman, L.)讽刺漫画,1990年
这与环境有关系,“摸索”出圈有必要,但一个圈的形成是建筑师因职业相关而抱团,我所关心的是这个圈里的思想和话语,大家在做建筑的同时对自己的专业作何感想?留下什么经验?又因技术进步、项目市场的开拓而生出什么新的视野、观点?这些光看发布在网上的作品是不可获知的,需要沟通与谈话。
本以为毕业后的gap year会接触到更多游荡或沉淀于社会之中的建筑师,或者学校里年轻的建筑学生,不算少,但少于预期。最后只在回成都过年的时候与同在西南院工作的加利、振民草草聊了一晚。
他们进入了建筑的实践,我没有,我想在建筑理论上干点事情,加利于是问了我他一直想问我的问题: “做建筑理论有什么用?”
我知道他的这个问题其实有所指: “做建筑理论对做建筑实践来说有什么用?” 他总是这么实际,因为实际而显得逼人。
△ "Build, don't talk" 对语言的怀疑,伴随着无法克制的谈论建筑的冲动,一直是现代建筑师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密斯·凡·德·罗正与斯蒂芬·韦措尔特(Waetzoldt, S.)交谈,柏林,1967年
△ “理论与实践”,路易斯·海曼(Hellman, L.)讽刺漫画,1990年
如果我从来对建筑实践没有一丝期望的话,应该会很好回答:建筑理论就是总结与预测的作用,而这也近乎建筑史的作用——史官的记述与评判,没有建筑师会去否定历史,只有对历史述评方式及立场的批评。但建筑理论显然不是简单地通过某一理论体系去筛选,为某一思想和实践在建筑史中找位置。
它应该具有创造性,同建筑实践的创造对象不一样,但对创造力的需求同样强烈。甚至于,不可比较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哪一个更本质:它们任一都不会是完整的建筑(Architecture),建筑理论也不仅仅表现为话语(discourse),理论也是实践(practice)。它们或许一个作用于“思想”一个作用于“行动”,但从黑格尔(Hegel, G.W.F.)美学体系中视艺术为“精神”通向自我意识以赋予“观念以感觉外表”的过程,到阿多诺(Adorno, T.W.)所说“真正的艺术作品通过赋予难以想象的事物以外部形状,赋予虚构事物以虚幻的现实。”建筑理论实践的目标包括了建筑的意义、建筑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内含于建筑之中的信息交流。
说一个建筑具有“理论价值”就是在说其达成了以上目标。但话不能反过来说,不是只有具有“理论价值”的建筑才是建筑实践的唯一目标,实用以及在感知层面上的动人是建筑理论实践无法取代的。
△ 对位于比弗利山庄的Gay Eclectic House中的电影明星语言作用于建筑外观的分析,阿罗拉·帕奎因(Paquin, A.)
所以我回答道: “我理想的做建筑理论的状态其实更像文学,价值也更接近于文学价值。”
与建筑实践相当于是两条赛道了,但因为建筑既不能视之为一种实用的“空间机器”(building)也不能视之为一种纯粹的艺术(fine art),就因为这种双重性,建筑实践与建筑理论两条不同的赛道又势必纠缠。导致它们纠缠的关键点,可能在于建筑还负有感知并诠释社会的这一功能。
△(上顶)人民之家剖面,巴黎,1939年;(上左)塞德里克·普莱斯(Price, C.)欢乐宫的“分镜脚本”草图,1964年;(上右)尤纳·弗里德曼(Fredmann, Y.)空间城市(Spatial City)手绘图,1958-1960年
△ 互动中心,伦敦,塞德里克·普莱斯最接近于欢乐宫中完全“灵活”的建筑唯一建成的案例,1972-1977年
而对于这个关键点,其中关联以我当前的知识水平及思辨深度还很难说清、道尽。因此我打算摘录夏铸九老师在他 《理论建筑:朝向空间实践的理论建构》(台湾社会研究专刊-02,1992) 一书中的总导言部分,来证明建筑理论研究对于建筑学之必要。
关于书名的意思: 如何能在一较宽广的社会历史脉络组织中来看待建筑,事实上已不只是一个纯粹概念的问题,而关系具体的实践问题,它关乎当前资本主义中的日常生活。
试图提出的问题: 在社会理论与建筑理论,以至于设计理论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理论的桥梁?似乎也关乎所谓社会学的美学范畴。
?
建筑研究与建筑理论
(一) 建筑学?
“我们生活的地方有问题!”对一般人言,这确实是日常生活中感受得到的一种经验。至于建筑专业者则往往关心“建筑问题”。然而,很自然地, 这些“建筑问题”就需要“建筑研究”来处理。最后,研究的成果就对“建筑实务”有帮助,解决了或是改善了“建筑问题”,或者是,又制造了某些新的“建筑问题” …
假如我们生活的地方的问题都是很单纯,是些技术性问题的话,或许这种研究途径也大致差不多了。可是,现实的情境却告诉我们建筑问题往往不这么单纯。 目前让我们最头疼的问题往往无法单纯视之为技术的问题,而是关乎社会文化的问题。 只要有一些实务经验的人都体会得到,技术是为人所用,它与社会文化的问题纠结在一块,盘根错节。所谓“建筑问题”,在最近的未来,棘手的部分大约都与此相关。
在这样的现实上,“建筑问题”到底是什么?以及,“建筑研究”的问题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在其上,才是如何研究,研究与实务的关系等。 研究经常为一组概念所建构(概念正是论述的对象),概念与问问题的方式(概念的架构)密切连结起来,成为知识构成的基本架构。
碰到知识构成的问题,建筑研究就碰上与其它领域相较下的困窘,就是: 建筑学是什么?什么是建筑的学问或知识呢?到底有没有建筑学呢?它是如何被理论建构的呢?
△ “威尔逊女士,用‘一个安逸的角落’形容你希望我为你设计的住宅,我的理解对吗?”现代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谈论建筑的方式,庞特(Pont),The British at Home, 1939年
△ 对建筑生产的三种模式的图解
(二) 建筑理论
或许,建筑界由于其专业的技艺传统,缺乏研究的传统,因此,建筑教育与训练并不鼓励分析性的思考。甚至许多专业者相当反对“理论”。 然而,若是没有某种理论的话,无论“建筑的理论”目前是如何粗糙或是不明确,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建筑”。拒绝“建筑理论”的人其实正好说明了他不知道自己也戴了副眼镜。所以“建筑理论”不管它用什么形式存在着,只要“建筑理论”存在,其实就存在着“建筑”来作为理论的对象。那么,更根本的问题应该是“建筑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被建构的?”
建筑理论告诉了我们建筑是什么,源自不同知识传统的不同理论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界定建筑 … 建筑与营造的区分说明了某些空间,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与区别方式,它关乎空间被赋予的价值、以及被人们使用的不同方式与被赋予的不同意义等等。 因此,“建筑”一词是一种形式上的定义,是需要暂时用引号标明出来的字眼。
当前建筑论述中所习用之观点,视建筑为“营造之艺术”的观点,其来源首见于十五世纪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者阿尔伯蒂(Alberti, L.B.)之《建筑十书》。十八世纪的西欧哲学家,如黑格尔、斯宾塞、康德…等,则进一步将建筑与绘画、雕塑、诗与音乐一般刻意分类为美术(fine arts)之一支, 而以审美价值来区分“建筑”与“营造”,强调好的建筑物要合乎“美”,才能算是“建筑” 。
譬如说,十九世纪的英国评论家福格森(Fergusson, J.)认为建筑就是工程加上装饰(装饰是在美化营造),所以他认为约瑟夫·帕克斯顿(Paxton, J.)在伦敦的水晶宫因装饰量仍不够多而不能归于美术的范畴之内。
到了世纪初,法国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则宣称:“工程师为经济的规律与数学的计算所指引,按照宇宙的规律安置万物,因而获致和谐。建筑师,则经由形式的安排而获致一种由精神上的纯粹创作所获得的秩序…吾人因而经验到美。”
至于当代建筑评论家彼得·柯林斯(Collins, P.)则认为建筑确实存有美学上的吸引力,然而以上二说俱为偏见。 福格森以装饰为美,其装饰的程度与意义很明显地是视其在一特定审美论述之内的价值而定,很明显地受到财富、权力与社会威望的直接影响。柯布西耶认为建筑之美重于和谐,其区别美与和谐明显地反映了柯布西耶的建筑审美观点上的偏好与决定这偏好的“古典”建筑论述(虽然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大将)。柯林斯则认为:建筑应以对理想空间的价值判断为衡量之关键所在。由于美感经验有其社会性之差异,而专业教育所巩固的又与上层社会之品味有微妙的关联,往往使专业者困于偏狭的美学价值判断。
我们与其以“品味”作为教养与身份区分方面的争议,实不如先澄清建筑与营造之间到底有无空间本质上的差异?简言之, 即使是柯林斯所谓的“理想的空间”的价值判断,仍然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所以“建筑”也者,其实是按照不同历史角色对空间意义所赋予的不同任务、要求与目的而决定的,建筑关乎特定历史与社会对空间意义的表征性表现。
其分歧正是说明了工业社会分工过程中,在专业界定上的论述分歧,以及,在空间的文化形式上象征表现方面的分歧。 因此,主流建筑论述大体上都笼统地将建筑界定为营造的艺术与科学。
即使我们参考70年代苏联大百科全书对“建筑”条目的界定,“建筑”被当作是:“生产资料的必需部分,以及,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资料。建筑的艺术形式则在社会的精神生活层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建筑的功能、结构与审美的品质(使用、强度、美)三者相互整合。 在一定程度上,上述之界定有唯物主义的清晰,然而,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尤其是对建筑美学的理解上,其实仍然为古典建筑论述的疑旨所支配,语言上仍然是古典建筑论述之俘虏,仍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澄清。
△ 三大原则:查尔斯·詹克斯(Jencks, C.A.)根据维特鲁威的建筑三要素建立坐标轴,只要不同的建筑风格在语义上足够明确,能够给出风格与风格之间不同的信息,就能够选择形成有趣的对偶,并可以在坐标轴系统内部找到自己明确的定位
接着,这样的质疑建筑的既有种种定义的后果却意味着所谓的“大师杰作“或是”建筑经典“竟然是在特定的社会,在特定的阶段所建构起来的一个”传统“罢了。同样的,甚至所谓的”民族建筑“无可怀疑的”伟大传统“,不管是”中国建筑“也好,”日本建筑“也罢,这个词的形成原本是与民族国家(nation state)形成过程密不可分的。它的同胞兄弟是民族文学与民族艺术,并不是古已有之的。
所以,”建筑“是为”建筑理论“所界定的,而”建筑理论“其实是在建筑论述(discourse)中展现其意义的,这就是说:建筑理论是一些系统化的陈述,包括了说的话、画的图、使用的语言等等,它们在一种隐藏的价值范畴的网络里活动,由潜藏着的观念架构所构成的,表达了意义的论述。
有了这论述我们才有话可说,话也才有意义。这些建筑的感觉、评价、认识或信念的模式却往往与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的权力结构,以及要维持这体系的运转下去有密切之关系。
这种关乎我们期待建筑应该是什么,以及由建筑中获得什么的经验所形成的人们”自发地“分享的认识空间的习惯,不仅涉及个人的品味,而且涉及某些社会集团赖以行使和维持其权力的种种假定。在这样的知识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说: 建筑是一种制度(institution) 了。
这些观点在建筑圈子里骤然听来或许十分刺耳,然而,放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尤其是我们的社会与文化之中,反而远比欧美日本的社会容易看清楚得多。我们传统的社会中,营造与建筑之间未有社会性的区分(尤其是指现代的区分)。到现在,国家的高等考试中建筑的分类仍然从属于土木之中就不足为怪了。 对于一个以工匠营造与广大官僚制度下所需要的工官制度而言,对建筑物的要求不会是建筑物建造的起源时间,而是在于建筑物的社会目的。 因此,对30年代起引入的建筑史研究者所热衷的建筑物的建造日期最好是越早越好的价值观而言,传统建筑(其实是营造)所重视的更新,自然是格格不入的。至于到了当前在古迹保存的要求下,重视”原件“与”起源“的评价方式,在传统文化价值观下挣扎的“古迹”界定那就更是困窘了。
△ 莫斯科的革命广场,根据苏维埃“不朽的宣传计划”中的精神,广场被抽象而具有指向性的绘画装点,1919年
关于建筑理论研究,作为最基础的研究架构,除了“为什么要做建筑理论?”外,还尚待阐述的内容至少还包括:
l 作为法则的理论与作为隐喻的理论
l 建筑理论的模式
l 建筑理论的方法
l 建筑理论与话语的关系
l 建筑理论与图像的关系
这个漫长的研究计划将由此开始。
注释:
[1] 本文摘录部分源自 夏铸九著. 理论建筑 朝向空间实践的理论建构. 台湾社会研究, 2009.12: pp.9-15.
[2] 摘录部分中插图为作者根据文义自己添入,与原文差异。
本文插图来自1.阿德里安·福迪(Forty, A.)著.《词语与建筑物》(WORDS AND BUILDINGS A Vocabula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2. 夏铸九著. 理论建筑 朝向空间实践的理论建构;3.查尔斯·詹克斯著. 《后现代建筑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4.安纳特 柯普(Kopp, A.)《城镇与革命》(TOWN AND REVOLUTION Soviet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1917-1935)版权归书籍原作者所有。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中国最具特色十大民居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从南方的青砖蓝瓦马头墙,到北方的四合院,直到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的毡包,西藏的碉楼……这些民居无不显示着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传承着千年的建筑智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