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坐落于临番禺大道和汉溪大道交汇处的街角城市公园。原场地内是一片葱郁的榕树林,场地临街对角则是繁荣的城市CBD天际线。它的设计目标是既能有机的融入场地原有的生态之中,又能与城市建立良好互动。
建筑基地位于城市街角,坐落于一片城市公园之内,建筑首个动作就是将体量整体抬升至二层。仅在首层保留了连接上下层之间的交通设施,以及散落的咖啡厅、餐厅,作为城市配套的补充。这个动作让建筑本身对原有的城市绿地最小程度的占有,并能有更多的界面能与自然接触,使建筑不仅要回应人的需求,更要积极担当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
西侧主入口在满足通行的同时,设计了一座景观式的大台阶,使场地能自然地延伸至建筑之内,模糊建筑和环境之间的界限。旨在引导人流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一处可观可玩的共享空间。
我们不过分强调建筑在纵向上的耸立感,转而而塑造其在横向上的延伸感,克制的表达建筑的形体关系。使到访者在参观过程中体验是连续且流动的,总能为到访者在各个观赏的视角提供一个横幅的城市画面。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建筑立面会呈现三种透明度——全透明:用于建筑的“窗口”部分,强调建筑内外之间的对话;半透明:对应建筑和城市的线性界面,使建筑和城市建立一种朦胧的边界感 (后来因为工期紧张,加之大面积彩釉玻璃会大幅度增加成本,此条并未实现) ;不透明:即立面的实体部分,在保证通透感的同时还能保持建筑一定的体量感。以上三种循序渐进的透明度,让建筑呈现的状态既赋有公共建筑的体量感,又能保持一种轻松感。
东南角的超尺寸大落地窗则是建筑最重要的记忆点,在形态上作为独立的体量向公园中悬挑延伸,端部的下沉设处理更加拉进人和外部自然环境的在物理和感官上距离,窗口内外形成趣味的对话。
南侧竖条式的视窗在功能作为电梯和楼梯将二层人流引入首层的景观庭院,在视觉作为南立面横向界面的节奏点缀,成为过往的人车提供城市界面的昭示性和记忆点。
柱网选择——建筑选定8.4米作为基本柱网尺寸(M=8.4米),因为其有更多的公约数去尝试不同等分的立面分割。依据不同的功能,最终选定0.5M(4.2米)、1M(8.4米)、1.5M(12.6米)、2M(16.8米)作为对应建筑空间的主要尺寸来确定建筑外轮廓。
完成面控制——确定好建筑好轮廓后,将外轮廓作为幕墙的外完成面,根据幕墙所需构造厚度来反推土建的完成控制线,这样由外向内的尺寸控制能保证建筑的外立面(尤其是转弯相交处)不会出现非标的尺寸,使外立面分割连续且均匀。
立面细分——立面分格用M=8.4米为基数进行等分,比较了1/3M(2.8米)、1/4M(2.1米)、1/6M(1.4米)、1/7M(1.2米),选定1/4M(2.1米)作为建筑的基本细分尺寸(m=2.1米)。最终确定玻璃的宽度为1m即2100毫米,高度等于层高;铝板宽度为1/2m即1050毫米,高度为1/2层高;吊顶板尺寸对应平面模数1m*0.5m即2100毫米*1050毫米。
综上,整个建筑从整体到细部都有统一的尺寸控制,从而在效果上呈现出均匀的划分,在细部上体现精确的对位。
外立面材料以超白玻璃和铝板为主,铝板单块尺寸较大,为保证表面的平整度,铝板选用蜂窝板。铝板面层我们选用了两种工艺,在表达上我们希望白色铝板面也能有玻璃面一样的反射度,能将周围的环境映射到立面上,因此白色铝板表面做了釉面处理;在主入口大框架的内壁,铝板面我们选择了阳极氧化工艺,使其表面呈现出磨砂般的金属质感。
在外立面的塑造上,我们希望在建筑的形体转折上和不同材料交接时能尽可能消除“边”,从而表现建筑的“体”,让建筑呈现出简洁的美感。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华润长隆万博悦府示范区
项目地点:广州市番禺区
建筑设计:正象设计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