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道湿地是什么?
《湿地公约》中的湿地定义:“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1)河道湿地是湿地的一种类型
河流湿地具有湿地一般特征,同时具有独特性。河流是开放系统,与边缘的水生生态系统和其他边缘的陆地生态系统之间产生了强烈的能量、养分和物种交换。
(2)城市河道
河道人工湿地是指对现状河道进行局部整治改造,在河道两侧的局部滩地上构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利用河道自然水位变化和水流流经人工湿地达到对污水治理的目的。
二、河道治理工艺有哪些?
1.人工增氧技术
优缺点:为好氧微生物及以藻类为食的一些原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有助于好氧生物区系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增加了河道生物多样性。但需要提供动力,对相对封闭的水体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河道增氧曝气
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
概念:复合生态滤床是一种特殊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污水生态治理技术。复合生态滤床是由集水管、布水管、动力设备及复合微生物等共同组成。
优缺点:建设和运行所需费用较低,期间产生能耗较少,维护较为方便,具有一定的景观作用。但极易造成堵塞,且后期需要人力长期管护。
河道生态滤床
3.生物膜净化技术
概念: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繁殖。
优缺点:抗污水和化学物的侵蚀,保证微生物的繁殖力并提高其代谢率。吸附、分解氧化有机污染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使河道水体得到净化。投资较高、单位处理效率较低。
微生物家
4.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概念: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富集作用去除水中的营养盐。
优缺点: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可结合景观设计打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周期较长、需要配合其他工程技术使用。
水下森林
5.底泥生物氧化技术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水体或流动、或受潮汐影响、或间歇性换水,而底泥是河道多年污染的积累,是河道黑臭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概念:底泥生物氧化是将含有氨基酸、微量营养元素和生长因子等组成的底泥生物氧化配方,利用靶向给药技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河道底泥表面进行生物氧化,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原理,除去底泥和水体中的氨氮和耗氧有机物。
优缺点:能够有效提高河道自净能力、节省费用。无法绝对控制药物对水体无害。
6.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等
概念:通过人工调控受损水体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数量,来摄取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控制藻类的过量生长,提高水体透明度,完善和恢复生态平衡。
优缺点: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恢复河道生态多样性。周期长、常作为后期深度处理工艺。
微生物孵化器
7.生态系统恢复
河流的水文条件及水体水质得到改善后,通过自然恢复或适度的人工干预和保护措施,恢复和改善生物栖息地;通过引入本土植物,优化河道生物群落结构,构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河道景观
城市河道景观侧重水景观 ,以“水”和“绿 ”为基础,由水位中心轴线向两岸扩展,包括水域景观、过渡景观及岸域景观等。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河流的功能多样性要求,对河流进行合理的形态规划,确定合理的景观布局,完善运行管理措施,保证景观的可持续性。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9488 条内容 · 13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包括因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安全隐患、土地损毁、水资源破坏、生态退化以及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等问题,遗留了大量的废弃矿山。为更好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对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技术研究成为各个地区探讨的课题之一。各地区针对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现状,结合财政投入情况,如何因地制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最大化成为最大的难题,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汇总了河道湿地治理技术,对于河道治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