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配成的溶液成黄绿色,氯气溶于水导致。首先发生分解反应:
NaClO+H2O=NaOH+HClO(可逆)
PH为7时,HClO约占80%,ClO-约占20%,一般来说Cl2、HClO、ClO-均具有氧化能力。当HClO投加尾水中,水中存在氨氮时,在氧化杂质等还原性物质之外,加入水中的氯会与水中的氨氮发生下列反应:
NH??+HOCl→NH?Cl+H?O+H? 一氯胺
NH?Cl+HOCl→NHCl?+H?O 二氯胺
NHCl?+HOCl→NCl?+H?O 三氯胺
上述三个反应,均是可逆反应,跟PH值密切相关,逆反应再次分解成HClO,它们都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及HClO强,但是它们在水中稳定,杀菌的持续时间长。
Cl2、HClO、ClO-称为游离性余氯,NH?Cl、NHCl?、NCl?及其他氯胺化合物称为化合性余氯。两者统称为余氯。
需氯量=加氯量-余氯量
当持续投加次氯酸钠,自由氯将会导致折点反应,HClO会氧化氯胺,进一步去除氨氮,发生反应如下:
2NH?Cl+HClO=N2↑+3HCl+ H?O
2NH?Cl+ 3HClO= N2↑+5HCl+3H?O
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控制在pH在弱碱性,消耗H+,促进ClO-电离,加快反应向右进行。
从这些方程式可以发现,氯化法除氮的关键是投加适量的NaClO。据上式计算,当NaClO投加量与氨氮的质量比(Cl/N)为3.8时,摩尔比2:3时,污水中的氨氮能够被氧化为N2,而且化合态余氯值最小,因此将该点称为折点。当C1/N比大于3.8时,所投加的氯产生自由余氯;当C1/N比小于 3.8时,除氨效果不佳。
则化合余氯被氧化后,期间没有消毒作用。当没有杂质再消耗HClO时,则说明氨氮被除尽,此时的氧化效果才是最好的。尾水经过混凝絮凝、沉淀、过滤后则可采用1.0-1.5mg/L。
过量的HClO见光分解,发生如下反应:
2HClO=2HCl+O2↑光照
产生的氧气以及氧化氨氮生成的氮气,会附着在活性污泥表面,增大污泥的浮力导致污泥漂浮,通过斜管沉淀池漂浮于水面上(NaClO不能太过量,同时要注意氧化氨氮水池避免强光照)。
NaOH + HCl = NaCl + H2O
2 NaClO ==光照==2 NaCl + O2↑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 万条内容 · 144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为什么说反硝化滤池是“救命池子”?它和V型、重力无阀、滤布滤池有什么区别?在一阵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浪潮后,污水处理标准不断加码, 许多城市污水厂普遍开始执行“一级 A ”, 有的提高到“准 IV 类”,甚至还出现“准 III 类”。而提高污水厂出水水质,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加深度处理段, 处理的指标主要有 SS 、 TN 和 TP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折点加氯是去除氨氮的一种方法,资料进行了总结,值得一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