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ABSTRACT
链接,一个烙印于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命题与底层驱力。一切宏观的、微观的、群体的、个体的体验和场景,都埋藏着对“链接”遐思的草蛇灰线。建筑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人的行为活动与诉求渴望,而建筑和景观之间,不仅仅只是混凝土与植被的生硬碰撞,更有可能是对大地的重构,成为人与自然的链接。
位于衢州高铁新城的文艺馆则将“链接”这一本质作为设计理念,以多维度的阐释创造服务于城市、个体使用者,并探索新城与自然关系的友好型设计。
来者 | 脱颖于城市
从马车到高铁,交通速度的提升大幅消弭了客观的物理距离,并建立紧密的空间链接。沿途的城市被列车的残影不舍昼夜地拂过,可见的人群与可感知的活力如过江之鲫涌入,为一片片土地注入新的生命力。
衢州高铁新城正是这一发展模式下的产物:位于衢州中心城区以西的新城同时位于衢州站及民航机场的辐射范围,带来丰富的发展潜力,以六一河中央绿心环状布局的整体规划与形成“王”字形的空间轴线系统则让鲜明的分区彼此渗透于水绿相缠的自然底色中。
位于绿心主要空间轴核心的文艺馆将以新城门户的姿态成为其中最鲜明的一抹,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教育实践基地,一个属于青少年的趣味性极强的游憩场所,一个城市重要区域的文化地标,为这座充满生气的城市植入灵魂性的神经元。
连绵景观带中的重要节点
联系 | 建筑为栈桥
一个面积不过六千的新城门户兼青少年文艺馆,会如何诠释“链接”的题眼?回头再看这座建筑时,才发现答案早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揉进了空间。它以虬曲舒展的姿态起伏于文礼湖生态公园的地平线上,缝合了自然,成为了链接城市片段的栈桥。
概念将最初的单一空间进行变形演绎,立体拉伸,形成一种多维度的可流动的活动空间,消除了室内与室外的边界感,以一种开放友好的姿态吸引人们前来,并让他们驻足在这里,感受有趣的空间,拥抱触手可及的自然,从而成为鼓励交流、与市民对话的城市客厅。
文艺馆是不同片区所共享的一个链接点:高耸的塔楼、连绵的绿坡、烟火气的社区、粼粼的水色,它被裹挟在丰富的周边底色中,而周边的城市视野也经过它的折射彼此交叠联通。
呈立体∞符号的建筑整体也以自身形态表达着设计对链接的隐喻,通透的立面为室内外及室外不同方向景观的相户渗透铺陈画布;螺旋上身的屋顶花园则让建筑更好地隐没于生态公园的野趣环境中;贯通的中庭空间进一步消弭室内外的界限,让来往者获得超越视觉的复合五感体验感知建筑及外部环境。
延展 | 感知的空间
在建筑对“链接”的诠释中,与使用者最直接发生关联、最直接被使用者所感知的内部空间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通过丰富的内外部空间塑造,将文艺馆打造为一个高活力的复合生活力场与活动中枢,将人与人的关联、人与空间的互动作为解题“链接”的重要线索。
空间扮演着“使用者”与不同场景间的载体及媒介:环绕建筑螺旋上升至屋顶花园的室外绿色步道,在建筑与自然相互交接的边缘晕染出一道能观赏360°景致的灰空间,一侧无垠的水光林色与另一侧随夜幕点亮的阑珊灯火交辉。
一路来到建筑顶部,一端抬升的O型室外花园空间,则将视线景观面延展至最长,与外界环境、与室内空间、甚而与花园自身都能碰撞出丰富的视线关系。星空下的露天电影、树影婆娑中的音乐会,丰富的空间自然地留下一张画布,让更多可能上演。
旋转上升的体型让室外花园空间得以环绕与嵌入建筑,自然也将一种全新的、跳脱于被豢养的方式与空间互动:线性的室内空间被不同高度、不同活动、不同功能的自然场景所环绕,身处其中的使用者们则既沉浸于自然的怀抱、又体验建筑科技所塑造的舒适和便捷。
在O型屋顶花园中间的,则是通过天窗直采天光的建筑中庭。它不仅以天窗和周身环绕的长卷式玻璃幕墙将光影、声音、视觉等复合的自然体验引入建筑,更成为室内空间的核心:卧长虹似的廊道上人来人往、绿意丛生的大台阶上坐着看书的人时不时小声交谈、孩子们偶然的嬉笑声与某个角落飘来的咖啡香气,烟火的气息也可以存在于此。
游走到室内最高点,铺展开的横向长窗是一卷装裱精美的动态青绿山水,不期而遇的赏画的人装点了它、阳光雨水树影和风声点睛了它、远处影影绰绰的天际线勾勒出它,一副描摹着衢州高铁新城生机与烟火的画卷。
室内空间遵循与建筑形态一致的螺旋上升逻辑,各类功能以中庭为枢盘桓而上。流动的空间布局不仅体现自由平面的建筑学精神,更消弭了场所间的界限,使视线的流动与交流的星火不期而遇。那被遗忘而怀念的“邻里”温暖,或许正发生于这样的磁场中。
建筑静水流深地、默默无言地承载着其中上演的一切体验,从一个被秋叶陪伴的下午到将邻居变成朋友的那段时光,人们来到空间、感受空间、使用空间、并因空间而对别的他者有新的感知,若在此时将实现拔回云端,便可见到不落幕的活力,如同这座城市脉络中的神经元和突触,经建筑那看不见的引力场铺陈开去。
回望 | 回归向自然
这座充分裹挟于自然青绿长卷中的建筑,不仅在体量上谦卑地融入自然起伏,不仅塑造充分结合室外体验的空间及场景,不仅有随四时昼夜变换的玻璃幕墙后的长卷景观,更在设计中以复合手法贯彻对自然的态度。
建筑本就脱胎于由树枝和树皮支起的一方天地,在现代的建筑学关怀中,且回到自然。
玻璃幕墙的使用是这座建筑最鲜明的语汇特征,高反射LOW-E玻璃的使用让立面得以反射周边景致,使建筑在场地中更显隐没,龙鳞般的连贯折线则同时赋予立面及反射图景以韵律感;高透玻璃的加入则影影绰绰地点缀几粒人影;银白色铝板及吊顶如工笔勾边,浅浅寥寥几笔,既默然又鲜明。
回到自然,就先沉浸于自然。
对自然的关怀也同样体现在绿色建筑体系塑造上。设计通过雨水收集及利用、高效遮阳设计及自然光利用、绿色及健康建材选用、优化通风设计等方式,打造自然友好式的绿色建筑单体。
回到自然,需要呵护自然。
结语
走在屋顶花园里,任绒绒的草木轻轻摩挲过脚踝;坐在大台阶上,尝试看懂阳光透过树影在书本上洒出的随机图案;立在阅览空间边的廊上,和刚刚成为朋友的人碰杯;矗立在窗边,在隐隐约约的儿童笑声中观赏水光潋滟…
如果抽离开一幅幅具象的图景一个个具体的感受望向其背后,设计所书写的对于“链接”的探索与回答将是这一幕幕最好的注解:自然、空间、人,经建筑的栈桥而产生关联与链接。而建筑则无需刻意堆砌形态或描红贴金,静水却足以流深,沈默而足够震耳。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4 万条内容 · 28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刘宇扬与熊星,会“写”故事的房子论坛你是否曾想过,一天不进入任何一座建筑? 1981年,有一位艺术家谢德庆做过一个行为艺术作品,叫《户外》,一年内不进入建筑,也不进入任何有遮蔽的地方,雨棚、帐篷、地铁、桥洞、车船等等都不行。他背着一个睡袋,在世界最繁华的街头纽约曼哈顿,风餐露宿整整一年。 他的作品简单有利,用悲凉的生活证明了建筑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尊严是必不可少的,精准定义“建筑”这个词汇的释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