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资料库 \ 建筑加法加到我心慌,如何让加法建筑不杂乱?

建筑加法加到我心慌,如何让加法建筑不杂乱?

发布于:2023-12-06 09:41:06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      
均质与破碎:      
如何让加法建筑不杂乱?      

     
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总会听到老师说“你的设计整体太均质,局部又太破碎。” 那么这种局面到底该怎么破呢?      

     
曾经约翰·伍重提出了 “加法建筑(additive architecture)” 即通过对基本单元的整体组合,创造出自由、有机的聚落。      

     
我们开始根据概念、功能或环境等因素使用 建筑单元组合的手法 ,但往往却会一不小心 让局面变得“混乱”
     

     
随之诞生的便是建筑师们探索出的解决该类问题的种种办法,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手法,让我们来看看:
     

     
到底如何能让加法建筑不再杂乱?      


01

整形覆盖


整形覆盖在建筑设计中是使用最多的手法,设计师利用大面积的,夸张的或者流动的“屋盖”,将下面的不同功能覆盖起来。


·良渚文化村艺术中心(安藤忠雄)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为杭州蕴藏深厚历史文化的良渚文化村设计了新的良渚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为宁静的樱花园景观围绕,其 “大屋顶”覆盖了三个方盒体量 ,分别是剧场、“晓书馆”及画廊。



摄影师施峥用镜头记录下了良渚文化中心具有安藤特色的 清水混凝土和自然光的运用






“大屋顶” 上的三角形天窗将自然光引入中庭楼梯,洒在其深沉的混凝土表面上。而三个“方盒”的落地大窗一方面为室内带来充足的光照,另一方面则为 室内“框起”室外的自然景色



大屋顶覆盖建筑的三个不同功能的长方体体量 被覆盖在一个巨大的屋顶之下 ,该大屋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两坡或四坡屋顶,而是放置在三个长方体整体之上,平面呈多边形的大屋顶。



屋顶的坡度很缓,顶面由多个三角形斜面组合而成。它的水平延展性和融入自然的状态令人联想起 中国传统建筑坡屋顶深远的出檐 和在其下形成的巨大阴影。



由于屋顶的边界与下部三个长方体墙面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重合或平行关系,而是存在着多种出檐距离和多种角度关系,从而使得屋顶下的半 室外空间边界模糊、层次丰富


屋顶的覆盖 加强了半室外空间的围合感 ,使其更多地具有了室内空间的特点,这在多雨和夏季酷热的杭州,无疑会大大增加空间被使用的频率。



大屋顶上不均匀分布着许多三角形天窗,主要集中在半室外空间正上方,三角形天窗的边与其下的长方体墙面平行


在阳光照射之下,戏剧性地给半室外空间 引入了光斑 ,打破了大尺度屋顶覆盖造成的黑暗与压抑,使得这里的空间氛围变化非常丰富。


· 日本树林中的诊所(Takashige Yamashita Office)



本项目是位于日本琦玉的儿童牙科和正畸诊所。场地周边环绕着茂密的榉树,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



本案的客户在这片树林中经营牙科诊所已有60年之久,诊所的花园中生长着十分高大的榉树。



方案中,建筑师围绕场地周边的植物进行设计,使新体量成为诊所花园到城市环境之间的过渡。


小森林与诊疗室穿插其中, 景观从屋顶渗透进室内 ,营造出舒适平静的氛围,让接受诊疗的孩子们不再焦虑。



灌木的遮挡还保证了每个区域的私密性。



该设计使用大片多折屋顶覆盖着不同区域的医疗功能,除统筹整个建筑体量之外还根据环境中对于树木的保护,在屋顶上进行掏空留位的庭院处理。




· 阿布扎比卢浮宫 (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



“这座建筑希望成为一个温暖亲切的空间,宁静地将光与影映射出来。它希望自己属于所在的这个国家,忠诚于它的历史和它的地理特性,而非变成那种陈旧繁冗的设计赘语。”

——让·努维尔



博物馆是传统设计与现代建造技艺之结合的产物。其宁静的环境鼓励人们细心感受此处阳光,穹顶,海洋,建筑以及陆地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个直径达180米的巨大圆形穹顶覆盖了建筑群的绝大部分 。人们从海面、附近区域以及阿布扎比市中心,都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一极具感染力的结构。




穹顶由四根墩柱支撑,相互间间隔为110米。它们隐藏于博物馆建筑内部,让人产生穹顶 仿佛是飘浮着一般的错觉


从首层地面到覆层的底部,室内穹顶高29米。整座穹顶结构的最高点海拔为40米,比首层地面高出36米。




穹顶的复杂图案得自于严谨深入的几何学研究。



在8层相互叠加的结构中,穹顶的图案以不同大小和角度被反复排布在一起。


在出现或消失前,每一束光线都需要穿过这8个层次;当光线在一日中转移变化,我们最终得到光雨般的梦幻效果。


在夜间,穹顶形成7850颗星星的璀璨,无论从室内或室外都可以看见。



这一“光雨”效果是设计概念的一个最重要特征,也是设计里无数模型的主题。


巨大的穹顶用来覆盖建筑体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意义也是着重突出了设计的概念,也正是基于概念才有了”穹顶“这一形式。





02

基座抬升


当零散的积木有一个大托盘承接而起,那积木便也成了一套系统;当建筑的基座足够大时,无论上面安放多少体块都不会觉得乱。


·Viettel学院教育中心(VTN Architects)



Viettel学院教育中心位于距河内30公里的Hoa Lac高科技园区,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可以 很方便的从居住区和其他场地进入



项目旨在为学院创造一个宁静平和空间,让他们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并远离熙攘喧嚣的城市生活。



教育中心由12个体块构成,容纳了教室、会议室、大厅和办公室。主要体块四至五层楼高,其余体块仅有二至三层楼的高度。



由于河内的热带潮湿气候,建筑师设计了一个轻质混凝土屋顶遮盖住大部分半室外的空间,这个 屋顶也作为空中走廊 ,有助于减少阳光直接辐射。



体块由多种交通通道连接,如走廊、坡道和楼梯,形成了许多有趣的观景点和不同的安静学习空间。



位于一层的花园在体块之间交替布置,为学员塑造一种友好的氛围,让他们亲近自然。


不同楼层的屋顶花园形成了一系列空中花园,为学生休息时的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放松的好去处。



设计将地平层抬高作为串联屋顶联系体块的同时打造空中通道,并且迎合环境打造出 看似独立却四面开放的建筑形式



·江南半舍民宿(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在距离上海、苏州一个半小时左右车程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计家墩村,民宿的位置在村子入口处,基地被一条小河三面环绕,不远处便是农田。



在项目之初,我们首先思考的是 乡村和城市之间关系的新可能


从城市来到乡村的“新村民”,给乡村带来了新的产业和生活方式,增强了乡村和城市间的纽带联系,这也为本案的设计奠定了基调: 一半是城市,一半是乡村



本案的建筑是一个从传统水乡肌理中生长出来的、与自然更为交融的空间。


于是,在满足功能和使用面积的前提下, 化整为零 ,将一个完整的形体拆分成若干小尺度的建筑,通过排列从中建立起新的秩序。



错落有序的房子,空间上既 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而建筑间的空隙,让自然得以渗透进室内,模糊内与外的边界。



总体布局上,我们用一个连续的大空间串联起10个独立的“盒子”,形成了建筑的平面。


这些盒子有公共功能的餐厅、茶室,也有供客人居住的客房,以及民宿主人的私人生活空间。



竖向上,建筑由一个连续的屋面划分为上下两层,而 两层的空间有着截然不同的体验


在建筑的一层,客房及主要功能空间沿河面错落布置,确保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景观面,同时兼具必要的私密性。



一个连续的共享空间组织串联起各个功能房间,这个连续共享空间不仅仅是 交通走廊 ,还可作为展览空间、共享客厅,是一个 人与人相遇交流的场所


为了与环境更好地融合,将自然引入室内,我们在建筑中设置了两处天井庭院和可以开启的天窗,既满足了 室内公共空间的采光 ,更让 自然的活力与生趣蔓延进室内



建筑二层空间更加开放自然。连续的大屋面将10栋房子分割出来,错落有序的盒子远远看去,好像是一个 漂浮的小小村落


屋面上铺满灰白色石子,一座开放的景观连廊架设于屋面之上,串联起相互独立的房间。



”岛屿上浮起的盒子“让建筑整体灵动清晰,屋顶作为公共社交空间也作为上下层的分隔,同时串起乡愁与生活,人与人。





03

边界包裹


利用简洁且具有围合感的外部边界将建筑边界包裹起来,清晰利落的营造出场地上的独立感。


·华鑫会议中心(大舍建筑)



会议中心的基地位于华鑫科技园内,狭小局促,且为区内道路、机动车位和办公建筑紧紧围绕。



对于会议中心自身而言,周边环境乏善可陈而无以因借,最好的方式是营造一个自我完善的小天地,除了出入口外尽量与外界隔绝。


但从整个园区的角度来看,会议中心近一千平方米的建筑容量的介入已不可避免,设计的一个首要目标应是 不过度加剧园区的逼仄感 ,同时在外部空间层面要把会议中心纳入园区作整体考虑。



最终采取的策略是由外及内和 由内及外的平衡结果



设计用一道环形的悬浮着的混凝土围墙在基地内给会议中心限定出了一个领域,这个领域由于围墙的悬浮与周边 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会议中心依据功能组成被 分解为四个相互游离的建筑体量 ,呈风车形布置在围墙内。





整个建筑尽管体积感很强,但它的质量感却因为围墙的悬浮大大被削弱,因而传递出一种视觉上的“轻”。



建筑和人流高密度区域内,通过边界的清晰围合,包裹出一个极具独立体量感但却彼此功能独立的形体。


同时在围合操作中,建筑外围材质的特殊处理让看似严密的围合也有了”呼吸感“。





04

向心汇聚


正如早期的人类聚落向心布局一般,一般以圆形布局较多,突出中心主导性,汇集人流向心而行。


·金泽美术馆(SANAA)



妹岛把美术馆和交流馆这两个空间的功能相结合,希望形成一个开放在市街里,向公园一样的美术馆。


基地位于金泽市市中心,三面临街,周边地块 用地属性多样 ,市建筑多以背面相向。


在设计伊始,就选择了“无正面无侧面”的圆形作为 室内空间的边界 在其中错落置入大小不同的立方体房间。



这样简单的操作,却使美术馆与场地环境之间建立起一新的关系。


内部各个展示室都独立放置在圆形馆内,如同小型聚落,参观者可以随机进入不同展室,不必沿循固定路径。 灵活、开放、视线通透 ,是这个美术馆的特征。



没有唯一正面的圆形,具有均质开放的界面,使得城市各方向人流对于美术馆的可达性也是均等的,市民可以自由地从城市各个方向进入美术馆。


并且圆形具有一种强烈的向心性,自然而然的使美术馆具有强烈的向心性,成为场地的核心。这都是矩形平面无法做到的。



设置细细的白色柱子,妹岛的目的是——让柱子在空间中消隐,因而细柱让柱子分量减轻,白色又让柱子隐于白色的建筑之中。



向心性的作用在美术馆的巨大圆形体量中被最大化,由位置概念产生的圆形,给不同功能空间提供了天然的联系。





结语

独立的建筑单元,让功能空间的实现效果最大化。 整合似的联系方式,让看似独立的单元重新汇聚。


如何让空间盒子不再混乱? 如何让加法建筑不再繁杂?如何达到均质下的独立与独立间的均质?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带给你趋近于实操般的指引。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58 万条内容 · 1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智能建造应用热点及发展趋势

  1智能建造的演变与分类 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计算中;80年代,建筑行业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90年代,计算机开始用于建筑施工管理。此外,作为人工智能的分支,专家系统开始在建筑行业中应用;而计算机应用在建筑运营维护管理中则是从21世纪开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