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在一旁静静流淌。王筝 摄
11月29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一一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感受运河文化的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编辑 | 张宁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里程最长、最古老、工程规模最大的运河,其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是巴拿马运河的33倍,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外形如船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地处扬州三湾。通过无人机俯瞰,只见运河气势非凡、波光潋滟,在大地上拐出好看的三道弯。
扬州位于长江、运河交汇之处,可以说是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因北伐而开凿运河最早一段“邗沟”,并筑邗城,最早的扬州城由此形成;隋炀帝杨广为了漕运和下江南,又在邗沟基础上,开永济渠、通济渠和江南运河,贯通南北大运河。
受长江、运河之惠,扬州商业发达,唐代就有“扬一益二”之说。但至明代万历年间由于运河淤积,“运河南门二里桥一带,水势直泻,为盐漕梗”。巡盐御史杨光训请檄扬州知府郭光复,发动大批工匠,将原来100多米长河道,一拓而为气魄宏大的1.7公里“马蹄状”河湾。“舍直改弯”,三湾抵一坝,使水位抬高、流速减缓,行船的安全系数大增。中国古代河工的这一人力与自然结合的“大手笔”,令扬州运河段恢复欢腾,推动扬州经济重新攀升。到清康乾时期,扬州已一跃而为一个国际大都市。
清末漕运被陆运与海运替代后,三湾逐渐沉寂。2014年起,三湾开始华丽转身,疏浚河道、整修堤岸,建成总占地3800亩的运河三湾风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6月16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三湾建成开放。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放后,颇受游客欢迎。“一年的游客数量达到420万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时间距今约2500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总长3200公里。它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份35座城市。截至目前,还有3亿多人生活在运河边上。
“大运河文化是动态变化的,不断随时代注入新的内容。中国工匠为修建人工大运河所付出的聪明才智,城市与运河的密切关系,这些都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晶表示。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正在接受探访团采访。王筝 摄
走进大运河博物馆一号展厅,探访团员们被一张巨大的古汴河剖面图吸引,来自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汴河河道组成一面“河墙”。从剖面图中可以清晰看到,各个朝代河道的宽窄不一,还可以在土层中看到陶器、瓷器、动物骨骼、砖瓦、木桩等多种遗物以及房址、水井等生活遗迹。
大运河博物馆讲解员徐杨介绍,这幅图来自河南开封州桥遗址,横宽25.7米、纵高8米,厚度约1-3厘米,是目前国内揭取的体量最大的土遗址剖面。截至2020年12月,考古人员在现场发掘深度达10余米,较完整揭露出唐代至清代汴河河道堆积。
汴河是隋炀帝时开凿的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唐宋人称为汴河。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汴河与黄河、淮河相连,源源不断的物资运送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依托空前发达的汴河水运定都汴京,汴京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为保证运河畅通,北宋朝廷每年都要维护汴河航道。金元之际,黄河改道,宋金划淮为界,通济渠不再通航,汴河日渐淤没并最终彻底废毁。
来自河南开封州桥遗址的古汴河剖面图。王筝 摄
“不过,通过汴河剖面图,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汴河的发展轨迹。”徐杨介绍,隋、唐、北宋王朝河道较宽,说明大运河在这些时期是经济命脉,发挥了巨大的漕运、通商和文化交流功能。元明清河道变窄,是因为五代和北宋时期河道逐渐淤积,金元以后,由于汴河清淤不及时,两岸居民侵河严重,河道逐渐变窄。
在展厅中,探访团还看到半座复原桥梁,在桥中央装有镜子,利用镜像原理,可以看到一整座拱桥的形状。只见桥底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子,全部用木条捆绑成束,连成一片。虽然使用的构造材料短小精悍,却形成很大的跨度。
“这座桥梁是依照宋代汴水虹桥为蓝本制作而成。汴水也就是指汴京城内的汴河,这座桥当年就架在汴河之上,如长虹卧波、古朴典雅,故得名汴水虹桥。”徐杨介绍。
因为在中国桥梁史上的独特创造,汴水虹桥与河北赵县赵州桥、泉州万安桥、潮州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如今另三座桥梁仍保存于世,而汴水虹桥却在北宋覆亡后与干涸淤死的汴河河道一起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在复原虹桥的旁边,有一张《清明上河图》的影印件。张择端在这幅画中留下了汴河和虹桥的影踪。
随团采访的武振慧说,虽然汴河与虹桥都已不存,但透过汴河古道剖面图与复原虹桥,可以想象北宋汴京城的繁华景象,以及古代劳动人民在运河上下勤劳而智慧的生活。
沙飞船是清朝的一种豪华客船,装饰考究、稳定性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特意辟出空高17米的场地,以1:1.4比例复原了一艘沙飞船,船长20.6米,外宽4.2米。探访团员走进宽大船舱,通过船头和舷窗两个视角,身临其境感受当年舟行大运河时一路所见的景象。
“运河上的舟楫”展厅。王筝 摄
“在古代舟是车,河就是路。运河就是江南的路。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向的大动脉。”郑晶说。
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时,在周边置粮仓以存粮。随着大运河修成,其沿线陆续建成数十座国家粮仓,用于储藏经大运河转运的江淮粮米,回洛仓就是其中一个。
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有回洛仓的一个1/2仓体模型,当时每一个仓体可存粮50万斤,一个仓城中有700多座这样的仓体,这么多粮食都是靠大运河转运。
“大运河不仅是连接南北方的水路大动脉,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之河。”郑晶说,其中,戏曲的传播就与运河密不可分,比如昆曲就是随着运河从苏州流入到北京。
“受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影响,中国的河流都是东西向,造成东西交流畅通,但是南北向交流一直不是太方便。大运河连起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整个中国东部地区整合成相对统一的经济区。长江流域水运发达,长江中游的粮食、棉花、茶叶,长沙窑、景德镇的瓷器,四川盆地的井盐和池盐,通过长江及支流源源不断运输到扬州,然后通过京杭大运河运送到北方。”随团专家、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辉说。
随团专家、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辉正在接受探访团采访。王筝 摄
刘辉介绍,“汉江在历史上一直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沟通南北和东西的经济和文化走廊,中原和关中地区的文化与荆楚文化通过汉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历史上的汉江通航里程较远,向西可到达陕西的安康和汉中,并可转运到关中和西北各地;通过汉江支流唐白河、丹淅二水是长江流域进入中原地区和北方黄河流域的最佳水运通道。从距今8000年前左右的史前时期,湖北鄂西地区的城背溪文化就与中原地区的贾湖文化通过汉江产生了文化交流。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通过汉江及其支流发展到湖北的西北和北部,深刻影响到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分布格局。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也同样通过汉江通道向中原地区扩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互动文化圈。秦汉到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通过汉江进入长江,到达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是一条最为便捷的通道,对于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加强东西和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刘辉认为,大运河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南北文化交流,也起到一定作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分裂,基本上都是以黄河或者以淮河、长江为界,但是在元代忽必烈修建京杭大运河之后,我国南北之间再也没有出现过之前那样大的分裂。“与此同时,大运河勾连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具有‘世界史意义’。大运河在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大运河南端城市像扬州、杭州等,一直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
“大运河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工程。”刘辉说,虽然大运河有些北方河段已经废弃不用,但是现在南方大运河仍然繁忙。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完全停留在经济功能上。“它对中国水利史、中国航运史,以及造船、造桥技术的推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中国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是贯穿古今、流向未来的历史长河,是沟通九州、连接世界的交通枢纽,是济世惠民、承载兴亡的国运命脉,是拓展文明、创造奇迹的精神源泉。”郑晶说。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4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1.35 万条内容 · 21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大纲水利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大纲》的通知 办监督函〔2023〕7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水监督〔2022〕326号),水利部修订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大纲》,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学习了大运河与汉江同为沟通南北和东西的经济文化走廊理念,多谢了。
回复 举报
文化推广是地方一项招牌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