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伦敦超高层建筑(干货)

伦敦超高层建筑(干货)

发布于:2023-11-29 15:58:29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伦敦一度是建筑物普遍不高的城市。在整个20世纪里,除了少数高层建筑物外,伦敦的地面标志基本上都是历史性建筑。但是,现在的伦敦,摩天大厦如雨后春笋开始涌现。

英国读书期间,老师DAVID(听说现在已经是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执行董事了)带我们参观了一些很棒的伦敦高层建筑,虽有一些建造年代已经较早,现在看来依然有着超越时代的设计理念,最近正好有空,整理出一些难得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图片
图片
伦敦的高层建筑以聚落(cluster)的形式,基本集中在四个点:Paddington(West end), City(Liverpool street station附近),Southwark 和 Canary wharf。

形成这样的布局,一大部分是由于伦敦严格的视线控制要求:

图片
其他主要在于交通上的因素。这几个聚落所在位置都是地铁,火车较为重要的交通站点。Liverpool street station算是较早的历史上形成的商务区,而Canary wharf在新的地铁线路开通后成为了新近开发的热点。


大致路线:

图片


Southwark

01. STRATA SE1(2010)

148M高,43层,住宅, 建筑面积28400㎡,4部电梯,2007年开始建造,花费1.1亿英镑

建造:Brookfield Europe,设计:BFLS

外立面:铝&玻璃

户数:408,超过一千人居住在此

房型种类很多,从工作室,一人公寓到三房居所都包含在内

39层有空中大堂,能够俯瞰伦敦中心城区

顶部有风力发电机,可提供建筑能耗的8%电量,同时拥有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风力发电和水循环,其他节能措施也被应用在这座建筑上

图片

图片


外立面的竖向线条能够削减建筑巨大的体量感

图片

图片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建筑我是拒绝的,感觉立面实在不怎么好看图片

不过公寓里的景观应该真的是好到爆,真心是可以看到各 - 种 - 地 - 标!

图片

图片



02. LONDON BRIDGE TOWER (SHARD)(2013)

图片

该项目源于当时伦敦市政府鼓励在重要交通节点进行高密度开发的政策。

跟粗壮的STRATA比起来,SHARD简直就是高冷女王啊。。。

66层,306米,54488平米

伦敦第一座真正“功能混合”的塔楼,耗资4.5亿英镑,目前欧洲最高建筑,拥有15层高度的观景廊

设计师: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2000年开始规划设计

图片

图片

功能构成从下至上依次为:办公,餐厅,酒店,公寓,观光厅

Shard的造型来自于建筑逐渐消失在天际的意向。

底部拥有三个入口:香格里拉酒店和公寓,办公入口和观光入口,每个办公层拥有自然通风的花园。

图片

周边环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略遗憾当时老师带队,木有去观景廊,其实25英镑的参观费跟国内景点比起来也还好了。

“碎片”状的形态由8片倾斜的幕墙构成,这些开口和双层幕墙为建筑提供了自然通风。

超白玻璃的使用使建筑能够很好的反射周边天空,建筑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而改变。

图片

图片

早期草图
图片
底层平面

包括餐厅和咖啡厅、包含艺术设施的公共广场,5万平方米的办公用房

图片


底部核心筒

图片

上部核心筒

图片

立面细部

图片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还蛮密集的

图片

01.Broadgate Tower(2009)

39层,161米,办公

设计:SOM

直接建造在铁路之上,东边的部分由于圣保罗大教堂的视线控制,限高到13层,这也是为什么建筑被一分为二,而超高层的部分又很狭长,不过好处是留出了中间的公共空间。

图片
图片

交叉的金属支撑打破了立面的沉闷感,使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呼应了底部的A型结构。底部斜向的支撑结构帮助建筑结构落位在铁轨的两侧而不是中间。设计最大化的利用了场地的现有结构。而A字型的底部结构直接倒向了5层高的倾斜大堂。

图片

图片

两栋建筑之间的空间由于金属斜撑和玻璃顶棚变得很有趣,是个让人感觉比较舒服的地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漂亮的节点

图片


内部中庭

图片

图片


02.Heron Tower(2011)

46层,242米,成为该区域最高和英国第三高的建筑(居于the Shard 和 One Canada Square之后)。

建造时间:2007-2011

功能:办公,餐饮

设计:KPF

面积:69800㎡标准层平面在1000-1200平米

耗资:1.85亿英镑

图片

位置

图片

图片

建筑南侧的核心筒起到了遮阳的效果,北侧的中庭提供绝佳景观,而东侧的设计考虑到较低的太阳高度角,东西两侧都拥有自然通风,光伏电池被应用在电梯幕墙上。

核心筒放在一侧也释放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因为看了这个建筑对单边核心筒颇有好感,但是做实际项目的时候,呵呵。。。

图片

图片


建筑拥有酒店式的入口和接待处,拥有7万升容量的水族馆(欧洲最大的私人水族馆),超过60种鱼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图片

3层高的中庭

图片

观光电梯厅

图片

露台

图片

晶莹的外立面

图片

图片

03.Leadenhall Tower(2014)

48层,225米,办公

设计: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面积:84424㎡

耗资:2.8亿英镑图片

倾斜的玻璃幕墙和竖向构件使整个建筑简洁挺拔,巨型钢框架结构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解放了内部空间,减少办公空间内的柱子。底部是一个30米高的中庭,向城市打开并与广场相连。北侧的电梯构成了立面上的视觉焦点。

建筑立面倾斜的原因是保证对圣保罗大教堂的观赏视线不受干扰,同时也是结构设计的结果。

三角形的巨型框架将建筑分为8个单元,结构系统清晰的反映在建筑外型上,立面构成是建筑表皮功能性设计的结果。

图片图片图片

建筑底部空间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筑底部向阳光打开形成公共空间,里面上的缺口减少了对周边建筑景观的遮挡。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底层平面48*43㎡,没有柱子,像一个小型的城市公园与外部城市自然衔接,核心筒集中在一侧,释放出更多完整的空间。上部的平面只有6跟内柱。平面面积从1950㎡至557㎡不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去北侧的集中核心筒,在建筑东北和西北角各有一个外部的紧急疏散交通核。


图片

图片

04.Lloyd's building(1986)

14层,95米,之前是Lloyd's自己的总部办公(保险业商会),高技派的代表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电讯派的影响,1978年开始建造,86年才完工。2013年以2.6亿英镑卖给了平安保险。

设计:Richard Rogers Partnership

面积:55000㎡

耗资:7500万英镑

图片

图片

随然它老,虽然它矮,它依然是我在伦敦最爱的建筑TOP3。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让整个建筑闪闪发光,未来感十足。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建筑的电梯,楼梯,水管,电力,服务系统,全部被放在了建筑外部,所以该建筑也被称为“the Inside-Out Building”,保证内部空间不受干扰。12部观光电梯是英国最早使用的观光电梯。60米高的中庭被玻璃屋顶覆盖。平面的模数化设计使每一层的隔墙能够自由的增加或减少,灵活可变成为整个建筑的设计初衷。

图片

首层是营业厅,餐厅,咖啡馆,酒吧,商店,图书馆,会议室都被安排在地下。

图片

建筑结构是预制混凝土组合而成,整个交易平台是无柱空间。图片图片

虽然建筑本身被设计的很有科技感,即使在三十年后的今天看也完全不过时,内部部分的装潢却是古典庄重的。
图片

图片

05.St Mary Axe (Swiss Re)(2004)

41层,180米, 办公,瑞士再保险公司伦敦总部

设计:Foster and Partners

面积:55000㎡

耗资:7500万英镑

建造时间:2000-2003

这是伦敦的第一座绿色高层建筑,也是30年来第一座被允许建造在金融区中心的高层建筑。它相比同等体量的其他办公楼,节省了50%的能耗。整个结构体系是斜肋结构,为之节省了用钢量。圆形的建筑平面每一层旋转5°。子弹状的体量减少了风对建筑的影响。曲线形在建筑周围对气流产生引导,使其和缓地通过,这样的气流被建筑边缘锯齿形布局的内庭幕墙上的可开启窗扇所”捕获”,帮助实现自然通风。同时建筑形态避免由于气流在高大建筑前受阻, 在建筑周边产生的强烈下旋气流和强风。

图片建筑内部有6个三角形天井,作用是增加自然光的射入,因为大楼的旋转型设计,所以光线并非直接照射,光 线由每层旋转型的楼层则照,有散热的功能。另一方面,新鲜空气可以利用每层旋转的楼层空位,通遍全座大楼。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建筑的底层有一半是公共空间,入口由底部的三角形结构自然形成,整体性很强。顶部是拥有360°无死角伦敦景观的餐厅。

图片
双层玻璃幕墙下配备有由电脑控制的百叶窗;楼外安装有天气传感系统,可以监测气温、风速和光照强度,在必要之际自动开启窗户引入新鲜空气,这种自然通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机械加热制冷所消耗的能量。整栋楼的外形设计保证了室内采光率最大化,同时远眺视野良好。

图片

图片


06.51 Lime Street (Willis Building)(2006)

28层,125米, 办公

设计:Foster and Partners

面积:69685㎡

耗资:1.7亿英镑

建造时间:2004-2008

建筑竖立在Lloyd's building对面,退台式的设计模仿了甲壳动物的外形,同时展现了对周边建筑的尊重。三个层次的高度分别为68.6,97.1,124.9米。可持续设计的应用使整座建筑的碳排量降低了20%。

图片

建筑较低的两个屋顶露台都可以直接从办公空间进入。

图片

建筑底部与周边的街道空间融合,容纳了咖啡厅,酒吧和商店。

图片

图片

立面语言简洁有力,折线状的立面构成减少了炫光和过热现象。

图片

图片图片


CANARY WHARF

01. 20 Fenchurch Street (The Walkie-Talkie)(2014)

36层,160米, 办公,

设计:Rafael Vinoly Architects

面积:64140㎡

耗资:2亿英镑

建造时间:2012-2014


建筑退后于附近的历史建筑,透过基地打开了直面公共领域的视野。楼板在建筑的顶部而不是底部加宽,在地面层增加了公共空间,为有价值的上部楼层提供出额外的可出租面积,并在建筑最高处形成了一个大型公共的空中花园。顶部的面积增大是为了增加价值最高处的面积。


基地南侧留出了小型迷你花园,提供了一个公共集会的场所以及穿越场地的步道。东、西立面上的垂直片提供了遮阳,它们随着建筑展开的形式和有机曲线设置,展示并包围着屋顶和空中花园。北立面和南立面以大面积的玻璃窗为特色,获得了最佳的景观。在南立面,凹曲形式和水平构件有助于遮阳。在空中花园的水平层上,垂直片构成了屋顶的结构性入口,呈现出跨度50m的无柱空间。建筑顶层的空中花园拥有伦敦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摩天楼观景平台,那里以自然景色、咖啡厅以及豪华的360度城市景观而著称。通过独立大厅和专用电梯可以进入空中花园,那里将全年对公众开放。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双层和三层铝板被应用在立面。但是强烈的光污染目前已经导致多起对这座建筑的投诉。有人将车停在建筑对面,过了不久回来发现有部件熔化的情况我也是醉了。。。而屋顶的空中公园,因为有进入限制也被质疑。同时建筑对底部街道产生了较大的气流影响。


02. One Canada Square(1991)

50层,236米, 办公,

设计:Cesar Pelli

面积:111000㎡,标准层面积2600㎡

耗资:6亿英镑

建造时间:1988-1991


建筑底部对城市打开,地下有与地铁相连的商业。整体造型类似世贸中心,同样是Cesar Pelli的设计。建筑立面较多的使用了铝板,来体现英国的工化。但是由于过分沉闷的外形和巨大的体量,我个人不太喜欢这幢建筑。

图片图片

有趣的是,查尔斯王子曾经如此评价这座建筑: “I personally would go mad if I had to work in a place like that”。



伦敦已完工的高层建筑目前仍相对较少,在2015年仅完成了19座,这表明尽管很多建筑正在计划建设中,仅有少部分是已交付使用的。据NewLondonArchitecture(NLA)和GLHearn报道指出,自去年此时以来,伦敦已计划额外新建119座高层建筑。这使得20层及以上的新建高层建筑总数达到436座。新高层建筑平均高度是30层左右,60%的高层建筑大约是在20层至29层之间。仅有8座建筑高达60多层。目前待建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住宅项目。


作为一个古老又现代的城市,非常期待能够在这里看到更多生态和人性化的高层建筑,这也是为什么相较于新兴热点CANARY WHARF来说,我更加喜欢LIVERPOOL STREET STATION附近不同年代建造起来的,多样有趣又对人友好的塔楼们,希望再去这个城市时,能够获得惊喜。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真仙
    真仙 沙发

    非常棒的资料!值得学习!

    2023-12-01 11:16: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放水发电
    放水发电 板凳

    这份资料非常不错,支持与感谢能上传分享

    2023-11-30 09:33: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5 万条内容 · 28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安达仕Andaz地标建筑群,与中国第一高楼对望!

 地标建筑群  哲学求真,道德求善,建筑求美。从某种意义来讲,建筑是人与自然真挚的情感表达,建筑师通过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表达人类对真、善、美的极致追求。 △成都「蔚蓝卡地亚中心」效果图 “在建筑的设计构造上,我选择从古典主义角度出发,更具人文关怀; 但在设计语言的表达层面,我更喜欢用当代的设计语境,打造永恒的设计,构筑极致的品质与细节。” ——曾仕乾(Soo K. Chan)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