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装配式之痛---叠合板

装配式之痛---叠合板

发布于:2023-11-29 10:02:29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建筑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发展装配式的初衷是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但欲符合初衷,前提是建筑需要经过系统化、标准化、产业化,没有这前提只谈“装配”,简直是天方夜谈。

今天就拿一简单构件来聊聊现状的装配式吧。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式楼板。下部60厚混凝土在工厂通过模具预制,养护完成后出厂。到工地安装后再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浇筑,最终成为一整体楼板。

单纯从字面描述来看,叠合板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再结合实际考虑,这事没那么简单。

叠合板工厂浇筑60厚并且需要达到强度后再运输,产地占用及运力资源占用非常大;

同时单个板重量很大,吊、装比较困难(铺装效率低、起吊设备长期占用,起吊设备数决定施工作业面及施工进度),而且混凝土制品精度不高,遇到问题构件或洞口等位置有偏差时很难进行调整;

叠合板最薄130mm,而实际现浇板的话可能100~120mm足矣,浪费混凝土;

叠合板铺设完成浇筑砼之前,需要铺设管线线盒等,经常会有高度空间不够的情况,而且由于钢筋桁架剩余空间较小,管线的效率较低;

叠合板运输方面对车辆利用率不高,导致运费摊销偏大。

关键问题是现阶段种种原因所致大众对叠合板装配式(甚至更广泛的PC)不感冒,甚至会影响他们购买楼房商品的决策。开发商可能面临资金多花了,反而房子更不好卖了。

基于以上情况,行业通过对普通钢筋桁架板进行更新换代,解决装配、装修、成本等痛点---可拆卸钢筋桁架楼承板。

本文先就其中一种楼板---可拆卸底模的压型钢板钢筋桁架楼承板。


优劣势留给大家来一起思考探讨吧。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10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基于免撑的大跨度叠合板的装配式结构分析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是指将楼板沿厚度方向分成两部分,底部是预制底板,上部后浇混凝土叠合层。配置底部钢筋的预制底板作为楼板的一部分,在施工阶段作为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模板承受荷载,与后浇混凝土层形成整体的叠合混凝土构件。 叠合楼板(预制板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2014中对叠合楼板做出如下规定: 1.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预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