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优雅,从不畏惧等待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从创作到被重视,经历了15个世纪;我国的石材建筑从地下走到地上经历了几千年;就连现在最常见的混凝土也经历了无数岁月才走到我们面前。
可见,优雅的建筑从不畏惧等待的时间,正如贝聿铭先生所言“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以下是我们常常赞不绝口的建筑,但是他们背后,经历恶语相向的那段故事,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呢?
01
埃菲尔铁塔:
巴黎城市的地标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市战神广场上,旁靠塞纳河。是1887年为准备举行1889年世界博览会,用以 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 ,初始高度312米,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
埃菲尔铁塔
1884年法国国会决定,在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之际,在巴黎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博览会。随后,法国政府向全世界公开招标,要在塞纳河畔的战神广场建设一座高塔,作为 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 。
作为竞标的方案,必须满足两点要求: 第一,高塔建筑必须能够吸引游客购票参观;第二,世博会之后,高塔能够方便市政府将其拆除。
埃菲尔铁 塔
但是收到的竞标方案中,有的过于保守,有的则另类奇葩,没有一个方案能够让巴黎人民满意。
但是就在接近公布结果的日子,53岁法国建筑师 亚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 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构想:用当时刚刚兴起不久的 钢结构 为巴黎增添一座别开生面的巴黎铁塔。
亚历 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
埃菲尔的初步设想是这样的: 由 四座钢架 支撑整个塔身,随着建筑的升高,四座钢架同时 向中心收拢 ,一直到顶部合成一点,建筑可达312米。 其间每个平面的钢架都由距离相等的横梁连接。
埃菲尔铁塔
铁塔上分别有三层功能空间 ,满足游览的人群在铁塔上参观、瞭望,甚至还有一些餐饮等服务设施。在后来逐步优化方案的过程中,埃菲尔在第一层瞭望塔的下方 增加了巨大的 拱券 ,用来缓解钢架与楼板硬结带来的唐突感受。
要知道1889年以前,人类最高的建筑物 从未达到200米 ,埃菲尔建造300米以上,这无疑是 对结构科学,施工技术,以及人们的审美习惯的巨大考验 。
埃菲尔铁塔图纸
巴黎铁塔的基础工程动工了,但是 反对建设铁塔 的声音却叫嚷起来。一些社会名流和艺术家、建筑师联合起来签署了一份《反对修建巴黎铁塔》的倡议书,其中就有大家熟知的 莫泊桑和小仲马 。
埃菲尔铁
塔
一些恶毒的评论也在坊间流传开来,有些人说这座铁塔像 “ 一座漆黑的烟囱” 耸立在巴黎的上空;有些人说这座钢铁的高塔 打破了巴黎百年来在建筑上的传统风格 ;也有人说 这座建筑是一个 “ 真正悲剧般的路灯 ” ,甚
至有人期盼着铁塔在建设的过程中轰然倒塌。
诋毁弥漫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面对洪水般的流言蜚语,埃菲尔借助《时代报》的采访, 解答了许多市民的疑虑。 反对的声音才逐渐减弱,巴黎铁塔的建设也没有因为争议和反对而停工,因此我们现在也能看到这浪漫的铁塔。
事实证明,在1889年开幕之后,已经有超过 2亿5千万 人次拜访过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一座超前的建筑, 它证明了工业革命之后,随着 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建筑科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审美。
今天的埃菲尔铁塔已经不再被世人质疑,她用其自身的魅力征服了世人,作为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象征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浪漫巴黎的地标建筑之一。
悉尼歌剧院位于 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州 悉尼 市区北部 悉尼港 的便利朗角。1959年3月动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20世纪重要的 建筑作品 , 它代表了 建筑形式 和 结构设计 的多重创造力,一个设置在水景和世界 标志性建筑 中的伟大 城市雕塑 。
悉尼歌剧院夜景
悉尼歌剧院呈现 帆船造型 ,以悉尼海港大桥为背景,与周围景物相互呼应。其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
: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 各由4块大壳顶组成 。
悉尼歌剧院
1955年,悉尼所在的新南
威尔士州政府向全球公开招标,准备在这座城市建一座 彰显品味的歌剧院 ,地点就选在了悉尼港位置最好的贝尼朗角。
竞标总共收到了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方案,结果名不见经传的丹麦设计师 约恩?乌松 成了最终的胜利者。
乌松是主攻 家居住宅领域 的设计师,不但没设计过任何公共建筑方案, 甚至没有到过澳大利亚 。原本都已经被淘汰了,但是被一位迟到的美国评委翻了出来,力排众议把他那张潦草的设计图评为第一,理由是“ 看过这个设计后他没法再支持其它作品,设计所呈现出的理念能让歌剧院成为一座伟大的建筑 ”。
但是,就算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作品,面对 预期十几倍的 工程造价 , 四倍的施工时间,建筑师与政府的反目 等情况, 也不得不使它饱受争议。
悉尼歌剧院建造的第一 个困难就是 结构问题 。贝壳般的外立面,极具雕塑的艺术感,在当时根本无法建造。
但是乌松和设计团队反复尝试, 从1957年到1963年,用 了12种方案来搭建造型怪异的“外壳”,结果还真找到了解决办法。
他们
先浇筑
出一个直径76米的巨型球体,
再切割
下球面的各个部分拼凑出想要的圆拱造型。
由于外壳太薄,需要借助
肋骨形状
的混凝土构件和创新型的
可调节弯曲
钢梁在内侧进行支撑,
再用钢缆拉紧。
最后总共用掉了2194块这种混凝土预制件,每件的重量都超过了15吨, 一举创造出了这种在当时独一无二的建筑方法 。
悉尼歌剧院的建造
结构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还有有更多的问题在等待着乌松,尤其是 钱和时间
。
歌剧
院最初的预算是
700万美元,
完工日期定在了1963年的澳大利亚国庆节,可这点钱连完成工程的第一阶段都显得杯水车薪。
为了支撑起整座建筑,需要先搭建出一个由588根深入海平面25米的混凝土桩组成的海底基座,光这项工程的资金就达到了 5500万美元。
而创造性的外立面也要花掉了 1250万美元 。尽管花费这么多钱,歌剧院的内部装修设计还是连个影儿还没有。
无底洞般的预算逼得州政府发行了专门的歌剧院彩票,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处处力求完美的乌松仍然不计成本地打造着每个细节。
但他的 顶头上 司休斯 只想能尽量节省地快速完成工程。于是,休斯 大幅削减了拨款 ,直接导致乌松没法购买计划中的建材,甚至连给团队发工资都出现了困难,自己也要靠朋友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
1966年初,举步维艰的乌松赌气般地 提出辞呈 ,结果还不到一小时就收到了休斯表示接受的回复。这对心高气傲的丹麦人来说无疑是种巨大的侮辱,极度失望的他很快就带着家人离开了澳大利亚, 并发誓永远不再踏上这片土地 。
乌松走了以后,以 彼得?霍尔 为首的一群 澳洲本土建筑师 填补了空缺,尽量延续原来的风格完成了内部装璜工作,但在建造过程中还是改动了不少乌松已经设计好的细节,比如座位的布局、地板和窗框的材质等等。
尽管换了设计师,歌剧院也还在 七年后 才终于宣告竣工,这已经比最初计划的完工日期推迟了整整十年,而总花费更超过了最初预算的14倍,达到惊人的1亿零200万美元。
悉尼歌剧院自一开幕就成了悉尼和整个澳大利亚的象征,被公认为
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凭着在建筑史上的突破,这座“形式大于内容”的歌剧院足够伟大和耀眼了。2003年歌剧院落成30周年时,一手缔造了她的乌松也凭着这件作品斩获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
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是坐落于法国首都 巴黎 拉丁区北侧、 塞纳河 右岸的博堡大街的现代艺术 博物馆 , 是 高技派 风格作品,现代巴黎的象征。 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 工厂 ,故又有 “ 炼油厂 ”和“文化工厂” 的 别称 。
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的建造主要是因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乔治·让·蓬皮杜。他是一个极其热爱艺术的政治家,在他执政期间,政府决定建造一个全新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并且向全世界发出了招标。
但是最终的选票却异常集中,9名评委中有8名都选择了同一个设
计方案:493号的 伦佐·皮亚诺 方案。它是唯一一个建议 只用一半的场地 的方案,即一半做建筑,一半作为广场,模糊博物馆和城市之间的分界线。
蓬皮杜前的广场带有坡度, 博物馆在低处,街道在高处 。 设计师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降低博物馆的“姿态”,因为伦佐·皮亚诺认为艺术不应该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一个 好的博物馆应当是大众可以 毫无距离进入 的。
其
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南北长168米,宽60米, 高42米。
要知道,在当时,
巴黎除了宗教建筑和象征意义的建筑之外,几乎不允许建造25米以上的建筑,而蓬皮杜艺术中心却达到了6层 42米 的高度,完全超过了这个高度限制。
蓬皮杜艺术中心最大的特色,还要数它 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 。
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 楼板可上下移动 ,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
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而 这些 外露复杂的管线,也是有规则的 ,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设计中心、公共情报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音乐与声乐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供成人参观、学习,并从事研究,与此同时,“中心”还专门设置了两个儿童乐园。
一个是藏有2万册儿童书画的 “儿童图书馆” ,里面的书桌、书架等一切设施都是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置的;另一个是 “儿童工作室” ,4岁到12岁的孩子都可以到这里来学习绘画、舞蹈、演戏、做手工等。
工作室有专门负责组织和辅导孩子们的工作人员,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智力,帮助孩子们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然,正因为它 造型奇异,高度也令人惊悚 ,蓬皮杜中心的设计在国际建筑界也引起广泛注意。虽然有人赞美它是“表现了法兰西的伟大的纪念物”,但是也不少人指出这座艺术文化中心一反巴黎传统风格建筑,给人以“一种吓人的体验”,认为它的形象酷似炼油厂或宇宙飞船发射台。
大部分好的建筑风格对于它们所处的年代来说都是先锋的,或许在当时那个年代多少会受到抨击和谩骂,但是经历时间的洗涤后, 一切肆虐的暴雨都会成为彩虹的助力 。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