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东京单向街书店:高密度城市的文化嵌入

东京单向街书店:高密度城市的文化嵌入

发布于:2023-11-22 10:30:22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朱雨蒙

在这样具有嵌入感的场地之中,想要实现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感的转换,来定义一种完全不同的场地特质;同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之中,融入更多内容展示和体验界面,以实现复合性介入的可能,能让小空间同样产生一种综合型的文化地标属性。



日本东京,几近全世界密度最高的城市,同时也浓缩着近百年来日本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影响;银座,又是东京最忙碌集中的区域之一。这一特殊的场地,被多重“密度”所影响,既是基于空间的,也是基于时间的:城市尺度和空间尺度——高成本的土地和集约型的建筑;尺度下的密度——人口数量和文化内容的含量。


建筑正立面   ?朱雨蒙

从街对面望向建筑   ?朱雨蒙


在这样具有嵌入感的场地之中,想要实现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感的转换,来定义一种完全不同的场地特质;同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之中,融入更多内容展示和体验界面,以实现复合性介入的可能,能让小空间同样产生一种综合型的文化地标属性。


建筑入口空间   ?朱雨蒙


故此,对于这栋建筑的改造,基于它的双重界面——沿街立面和室内空间,希望它以开放的垂直向连接来扩大与城市界面的交互性;而相应对于文化内容本身,建筑能提供的则是空间带给使用者的停留感和放松感,让人驻足,阅读文本,审视内容。


从门厅望向建筑内部 ?朱雨蒙


从通道望向吧台 ?朱雨蒙


书店的入口偏向楼体一侧,和整栋楼的用户共用同一通道,功能形态上更倾向于一种通过性空间,缺少能安放固定座位的场地。所以一层的布置倾向直接的、被书籍包裹的氛围;后区的综合性的吧台,除咖啡饮料售卖之外,也兼顾了书店前台等运营需求。


一层轴测图   ?BUZZ Architects

从二楼俯视一楼   ?朱雨蒙

极具张力的垂直楼梯   ?朱雨蒙

场地内现有最强势的垂直向元素——旋转楼梯被保留下来,和入口挑空空间产生互动,打造了一面通高的“亚洲书单”,两者形成了一种围合关系,也有效的将一、二层空间建立了联系。旋转楼梯自然将二层切分成两部分,沿街一侧留出一个可以俯瞰街景的小“露台”,通过走道与内部相连。这一段垂直向的联络空间,成为整个空间的视觉焦点,同时构建了一种强烈的特质性,以在一个小空间内彰显出“亚洲书店”的昭示性。


从露台望向阅读区   ?朱雨蒙

通高空间概览   ?朱雨蒙

在场地相对集约但诉求却复杂的条件下,空间本身是需要被重新定义的,至少内容该有不断轮换的可能性。所以,二层更倾向于复合型的沙龙空间,内侧是座位区,留有整面做投影的背景墙,可作为活动场地使用;安静的时候则变做茶歇或休息阅读的区域,以满足人与文本的交互,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需求。


二楼轴测图   ?BUZZ Architects

阅读区   ?朱雨蒙


在材料使用上,设计也试图让整个空间的松弛感进一步跳脱出来。原木材质的温暖感,能与人产生比较强烈的触碰关系;同时和灰色硅基混凝土材料的反差,会营造一种更具有时间性的永恒画面。此外,在一部分可以停留的位置,特意选用了带有日本传统织物和箭羽纹的软装,以强调对于传统的回归;相对跳脱的视觉点又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在传统的不断积淀下,又能够与当代生活相契合。


立面图A   ?BUZZ Architects

立面图B   ?BUZZ Architects

内部的陈列在尽量最大化书籍排布密度的同时,也留有大量的“留白”空间,自东京单向街书店建成至今约4个月的时间内,这样的留白使得书店拥有了更多被重新定义的可能,组织了大量的内容和活动,不仅限于文学和阅读,也融入了当代艺术,融合了潮流文化,甚至加入了音乐的内容。


从通道望向楼梯   ?朱雨蒙

BUZZ始终认为,空间内容化的营造,其价值远远大于对自身基本功能性的定义,保留了它自然生长的潜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亚洲文化所具有的特质。许知远提到的“走向新的文艺复兴“,其中之一便是这样东方文化的新回归和复兴的过程。


建筑夜景   ?朱雨蒙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BUZZ Architects


 

▲二层平面图 ?BUZZ Architects


▲立面图A ?BUZZ Architects


▲立面图B ?BUZZ Architects


▲一层轴测图 ?BUZZ Architects


▲二层轴测图 ?BUZZ Architects



项目地点:日本东京

建筑面积:150㎡

设计时间:2023年4月

建成时间:2023年7月

业主单位:北京单向街文化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单位:BUZZ庄子玉工作室

项目主创:庄子玉,李娜

设计团队:丁竹靓、张皓轩、高铮、蔡薇、刘月、曹程前、刘晨

精装施工单位:株式会社SPERA

照明顾问:开阖照明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主要建筑材料及供应商(至少3种):AICA爱克装饰板, Lilycolor丽彩壁纸

建筑摄影:朱雨蒙

出品图制作:丁竹靓

项目文稿:庄子玉、王珊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在这样具有嵌入感的场地之中,想要实现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感的转换,来定义一种完全不同的场地特质;同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之中,融入更多内容展示和体验界面,以实现复合性介入的可能,能让小空间同样产生一种综合型的文化地标属性。

    2023-12-06 14:03: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高密度线缆管理单元,使得有限空间内的线缆实现高密度的叠加,线缆走线美观,便于管理和维护,有效地提高了空间使用量,本图包括零件图模型以及装配图模型。...
  • 高密度储罐设计模型是一种用于食品存放的容器。密封性好;密封式设计彻底杜绝了空气飘尘中有害物质和蚊虫入侵罐内,确保水质不受外界污染和滋生红虫。无需经常清洗;水中的沉淀物质只而定期打开罐底的排污阀便可排出
  • 80个国际城市建筑设计SU模型
    本资料包为80个国际城市建筑设计SU模型图纸,其中包含Ciudad Saguaro设计模型、Double Intersection设计模型、TriangleCity设计模型、Rockport City建筑设计模型等,适合进行国际城市建筑SU模型设计的同学参考学习建模和设计。
  •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建筑学尝试
    城市高密度,曾经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和香港、东京、纽约或者荷兰等地区、城市或国家相关,无论高密度是“拥挤文化”,还是人类“生存的梦魇”,似乎并不能引起大多数建筑学者的关注。
  • 高密度澄清池,其特征是包括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和沉淀浓缩区;所述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和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的上部设有搅拌装置,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的上方设有进水口,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与
  • 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的吸附作用加快絮体的“生长”及沉淀。...
  • 20套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方案文本合集
    本合集收录了20套精心策划的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更新,以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的方案文本。这些方案旨在通过细致的研究、规划与设计,有效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村落与街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注入现代元素,实现其可持续的更新与发展。合集内容涵盖了保护原则、更新策略、设计细节等多个方面,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 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设计说明1、本图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毫米计。2、图中所示标高为相对标高,以室外地面为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5.50米。3、图中所示管道标高均指管中心标高。4、分离板采
  • 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图包括完整的cad文件的设备总图和主要部件图,可以根据实际要求编辑与修改,图片有总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与主要节点与剖视图,技术参数与设备要求也有详细的说明,具有非常实用的参考价值
  • 高密度澄清池工艺介绍
    乌鲁木齐市第八水厂是利用法国政府贷款建成的一座现代化水厂,其设计总规模为20×104m3/d,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为国内首座投入运行的采用高密度澄清池工艺的净水厂。本文将对高密度澄清池的净水工艺原理、
  • 一款物探成果整理软件!
  • 高密度沉淀池-2万吨-工艺
    污水处理厂用高密度沉淀池,处理规模2万吨立方米每天,包含平剖面图
  • 本次设计为焦化废水综合废水处理工程高密度沉淀池环环保设计。(1)高密度沉淀池设提升式搅拌机(AG-4)共2台。(2)高密度沉淀池设污泥刮泥机(AG-5)共2台,型号为中心传动刮泥机。(3)高密度沉淀池
  • 某污水处理项目高密度沉淀池1原理:高密度澄清池系统,该系统应用面广泛,适用于饮用水生产、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等领域。高密度澄清池带有外部泥渣回流的专利澄清技术。高密度澄清池亦简称为高密池。
  • 本图纸为2500m3/d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图,设计表面负荷为5m3/m2·h,包含每个池体构筑物的平面、剖面图,及内部管线布置,配有主要工程量表,有需要的可以下载参考。...
  • 高密度网络中心消防装修设计,图纸是设计的一种供网中心的系统消防设计及装修布置,图纸包含,总设计说明,灭火系统工作程序图,灭火平面布置图,装修各详图,活动斜坡示意图等等,欢迎下载参考使用。...
  • 高密度小区楼盘规划模型
  • 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去除ss的高效能设备,它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PAC和PAM,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药剂,(如细砂等),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
  • 一、概况 本工程为XX第二污水处理厂,水厂设计规模为平均日1万m3//d,安全系数1.3。深度处理工艺采用
  • 高密度沉淀池单体全套土建(建筑+结构)图纸(20000方每天)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

阅读下一篇

关于无障碍卫生间问题?

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3.2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3.2.1条,此处男卫生间需要设 无障碍小便,但是是3.2.3条没有要求无障碍小便器。我可以理解成单位设置了独立的无障碍厕所就可以不设置无障碍小便器不。因为3.2.1条表达的是男女分别设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