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桥、湖心亭、豫园灯会……这些形成了上海的经典,古朴、典雅、烟火气,是多少人对豫园留下的传统印象,殊不知这座四百六十余年的世外桃源已经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为了集聚时尚、文艺、小资于一身的逛吃好地方,时尚潮流、江南文化、舌尖美味......一起走进豫园,阅读TA的故事。
豫 园
豫园—大假山
豫园肇建初始,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整座园林规模宏伟、景色秀美,历代文人对豫园有“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等美誉。
豫园——穿云龙
现豫园占地二十余亩(占地面积18137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园内现有三穗堂、点春堂、玉华堂、大假山等众多明清古建筑及海派书画、家具、杂件、古树名木等文物馆藏,堪称一座浓缩了上海明代以来人文、历史演变的“实景式博物馆”。
豫园——玉华堂
豫园——点春堂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上海豪绅富商聚款,购豫园旧地再行修缮。
鸦片战争和小刀会起义失败后,英军、清军曾先后进驻,豫园遭破坏。
豫园——古戏台
道光年间(1821-1850)地方官通令,将豫园作为商业各同业公所议事处,21个行业各占园内一区,各自筹款修葺。至同治七年(1868年)豫园已不足37亩。
豫园——卷雨楼
1937年淞沪抗战时,日军焚毁园内香雪堂等建筑,当时经过战争洗礼的豫园,建筑因长期无人维护,大多破败不堪,残墙断壁,面目全非。
豫园——鱼乐榭
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对豫园进行大规模修缮,建筑学家陈植、蔡章、陈从周,蔡达峰等人多次参与修缮工程,制定《修复豫园规划》,按清代形式和结构以及建筑特征设计绘制修复图纸,将与豫园园景交混在一起的学校、商铺、民宅陆续迁出,把与古园风貌不协调的水泥路面改建为砖、石路面等,共计完成较大的整修项目23项,零星项目过百项,就此30余亩园景得以恢复,这座江南古典园林昔日风采得以展现。
豫园——玉玲珑
多年来,经过一次次的整体规划、布局整修、商业联动,现如今的豫园已然成为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
讲述城厢的故事:上海城隍庙—沉香阁—世春堂—湖心亭—豫园—豫园商城
豫园——九狮轩
豫园——快楼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13.61 万条内容 · 19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似庙非庙,似衙非衙,似宅非宅”,会馆到底是什么?“似庙非庙,似衙非衙,似宅非宅。”形容的就是会馆。那么会馆是什么呢? 会馆是中国社会中一个半公共性的功能建筑。会馆的兴起源于科举制度的盛行。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科举考试恢复,全国各地的学子进京赶考考取功名,但是这些学子大多家境贫寒,人生地疏,落脚之处难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