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与图案
苏州古典园林的花窗形式多样,有 方形、圆形、八角形、葫芦形、如意形、菱形 等。这些花窗的纹样也十分丰富,包括 海棠纹、回纹、云纹、 龟背纹 、冰裂纹 等。这些纹样不仅是苏州古典园林的抽象漏窗花纹,更是充满了雅致的趣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实用性和审美性
花窗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不仅仅是装饰,更具有实用性。比如,漏窗不仅使园景更富有层次感,还引导游览者的视线和脚步,使其在移步换景中体验到园林的魅力。同时,花窗也具有审美性,透过花窗看到的景色,就如同画中的景色一般,美不胜收。
框景艺术
△狮子林
框景 是苏州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通过花窗看景色就如同在画框中看画一般。每一扇花窗都是一个独立的画框,透过它可以欣赏到园中的某一处景色。这种设计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景致,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和探索感。
漏窗艺术
△狮子林
漏景 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另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花窗的设计使得园林内的景色若隐若现,给人以空灵遐想。这种设计手法使得景色既不完全显露,又不完全隐藏,引发游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花窗与文人生活的融合
△沧浪亭
苏州古典园林大多为文人名士的宅院,因此花窗的设计也深受文人影响。这些花窗既是艺术品,又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透过花窗,他们可以欣赏园中美景,也可以在其中品茶、读书、作诗、弹琴,将生活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沧浪亭
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 怡园
△ 狮子林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13.61 万条内容 · 19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古建屋脊装饰构件的“模型化” 现象在晋陕豫黄河沿线的明清祠庙中,常能见到雄踞于殿堂正脊上的缩微楼阁模型,其材质以琉璃、灰陶为主,逐段拼接后内穿铁棍,下彻屋架,是为“脊刹明楼”1[1]。有些地区在民居上亦简化使用,有吉星楼2[2,3]、子牙楼3[4]、三节楼4、高明楼5[5]等别称。 传统建筑的屋脊装饰,向来被视为反映特定地区和时期下民系审美意识的重要参照,其母题极尽丰富,既有以祥禽瑞兽仿生象形者,也不乏借吉祥符号祈福辟邪者。明清以降,脊刹样式在不同地域显著分化:官式建筑多不使用;江浙常以瓦片叠出宝瓶、花篮、法轮之类形象点缀;闽粤崇尚装饰,喜在剪黏花脊上铺陈戏曲故事,建筑褪为情节背景;而黄河中游则直接安放楼阁模型,营构神圣场域(图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很不错的文章!值得阅读!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