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艺圃的文化解读(下)

艺圃的文化解读(下)

发布于:2023-10-26 10:13:26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我们继续来解读艺圃背后的文化。


上期我们已经把艺圃建筑说完了,这期我们就来分析它园林部分的匾额和楹联。




延光阁


从博雅堂出来就是艺圃中最长的建筑——延光阁了。





延光阁是浴鸥池北面最大的建筑物。31米长的水榭和东西厢房的组合成为了苏州体量最大的水榭。


那么延光阁的“ 延光 ”二字是什么意思呢?


在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中说:“ 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 ”。意思是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就能够延长寿命,活得像太阳和月亮一样长久。



这也道出了一个道理,长寿是和健康的心态有直接关系的,而园林不就是一个让你“延光”的地方吗?




在延光阁的两侧有东西两个厢房,分别是思敬居和旸古书堂。



旸古书堂


延光阁之东为旸谷书堂,旸谷,古书上、传说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汤谷”。书堂当是接受第一缕阳光之处。



为啥旸谷就是日出之处呢?


这还得从中国的神话说起,在中国神话中,帝俊有一位妻子叫做羲和。 当然帝俊不只一个妻子。




他们育有十子,也就是是个太阳。出生后羲和便在甘渊中为孩子洗浴。由于太阳的身体实在太热,让河谷的水沸腾起来,后来的人们就把这条河谷叫做“汤谷”, 汤,就是热水的意思。后又被称为旸谷。 也就是太阳出生的地方。


在大多数插画中旸谷中都有一棵高大的树木,这就是上古神话中的扶桑树。据说扶桑树极其高大,树干有三百里高,可是叶子很小,只有芥子那么大。这十位太阳就每天一位,起着一种三足乌鸦轮流巡天。其余的则在扶桑树上休息。



从建筑的布局来看,旸谷书堂也是园林部分最东侧的建筑,每天迎着日出读书,这氛围可太浪漫了。




思敬居


再来看看延光阁的西厢房,思敬居。



据光绪元年所立的《悯烈碑记》记载:此屋为纪念在咸丰十年(1860)男女数百人为避辱而自杀所建。



那年太平军攻进苏州,居民数百人逃匿于此,太平军攻入,百人走投无路,甘就一死,为阐扬见危授命之节烈,在池侧筑室,春秋致祭。


不过在我看过的资料里,大量文字资料倾向于太平军,这件事的真实程度也是存疑的,不过数据不会说谎,1853-1876年间苏州人口减少了210万人,几乎折半,可谓乱世之下,安有完卵。




爱莲窝


让我们从水阁折向南来到爱莲窝。



爱莲窝面池而筑,夏天荷花映日红之时,坐在这里欣赏莲花,清风拂面,荷香益清,十分惬意。



题额反映了对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的一种特殊的感情 ,用宋周敦颐《爱莲说》一文,周作于庐山脚下的“濂溪书堂”又名“爱莲书堂”,实际上含有追求高洁人格的意义。


濂溪书堂


在古典园林中,只要有荷花,大多的文化寓意都会指向北宋周敦颐,可见他在后世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了。




乳鱼亭


继续向南来到乳鱼亭。



乳鱼亭也是艺圃最古老的亭子。



乳鱼亭在池东,三面临水,略突出池岸,亭柱间有美人靠,是凭靠观赏游鱼的佳处。 “乳鱼”即幼鱼,“乳”也有喂养的意思,有庄子濠梁观鱼之深蕴。



该亭古朴雅致,亭顶木构件系明代遗制,是个四角亭,亭柱间有美人靠,是凭靠观赏游鱼的佳处。


有抱柱联:


荷溆傍山浴鹤;

石桥浮水乳鱼。


意思是:荷池傍靠假山,鹤鸟游弋池中;石桥平架池面,幼鱼悠然浅翔。



面池楹联:

池中暗香度,

亭外风徐来。

池中当年有“四面观音”的荷花,名噪一时,亭外清风徐徐吹佛,带来清雅的荷香,你站在假山和对岸的廊子才能看到此联,暗示你观赏池中荷花。四面观音到底长啥样子,你可以参考四面观音的佛像,大概就是一根茎上有四朵荷花。






思奢轩


在水系尽头有一个小轩——思嗜轩。别看它不起眼,这名字背后是有点东西的。




“思嗜轩”, 即其子思念先父嗜好红枣之轩 ,枣,甘甜而心赤,园主姜埰酷爱枣树,生前曾在园里种植几棵枣树,其长子安节为寄托对父亲的怀念之情,特构筑此轩并以“思嗜”名之。



当然,也顺道表明自己对明朝廷、国家的赤胆忠心。


更有意思的是思奢轩的楹联:


朦胧池畔讶雪堆,

淡泊风前有异香。


自近代秋瑾《白莲》诗中句,意思是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于水边惊讶看到了白如堆雪的莲花,在烟笼雾罩的清晨,清风里飘来了淡淡的异香。


秋瑾作是近代中国女性革命的象征,也是“辛亥三杰”之一,对待革命也是赤胆忠心,所以此联在意境和内涵上都高度和匾额契合,非常不错。





朝爽亭


之后我们就沿着乳鱼亭前的乳鱼桥往山上走,山顶有一亭,叫做朝爽亭。



此处原为朝爽台。亭名取自《晋书·王羲之传》:“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这句话的意思是 早晨的西山空气清爽



但我总觉得这么一句平淡入水的话背后肯定暗藏了什么玄机,于是我去看了《晋书·王羲之传》的原文,文章巨长,详细叙述了王羲之和他家人的生平和经历。


“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原话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说的,王子猷可谓是早期反PUA的代表人物。



他当时在军中作骑兵参军,他生性放达不羁、率真洒脱,领导问他马的数量,生死他一概不知,与领导同行时遇到下雨,他便下马挤进车中,对桓冲说:“你怎么能一个人独占一辆车呢!”


领导让他接管一些事物,他却用手指敲打着车前木挡的横梁说:“西山早晨起来还有爽朗清新的空气呢!”哈哈爽文男主。


朝爽亭楹联:


山黛层峦登朝爽,

水流泻月品荷香。

沿着黛色的假山攀上层层峰峦,盘旋着登上山顶的朝爽亭,在亭上可以看到明月泻池,水流荡漾,并能闻到荷花的清香,令人心神舒畅。


这是一幅近代联,这里我提一个字“泻”,除了有拉肚子的意思之外,泻还有水流很快的意思,所以你可以想象在一个水面不平静的夜里,明月倒映水中会被水所化开,变成粼粼波光,很有意境。



楹联二:


漫步沐朝阳,满园春光堪入画;

登临迎爽气,一池秋水总宜诗。


满园春光和一池秋水概括了全园的景色。假山原为明代平岗小坂式的土山,后改造为了石头山,意境略有不同。





响月廊  


接下来,我们下山,顺着石岸走到园子西边的廊子——响月廊。



此廊面池傍山,长约15米。 将“月色”这一静态之物,用动态的“响”字称之,运用的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了, 与把“闻香”化作“听香”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名字来看,这里需要夜游,今天艺圃还没有开放夜花园,即便开放了,估计又是霓虹傍身,失去了古意。



响月廊对联:


踏月寻诗临碧沼;

披裘入画步琼山。


写了踏着明月,在碧水滢滢的池边寻觅诗句;冬日则披着裘衣,漫步在长廊,看池边假山,被雪花打扮成琼山玉树,一片银白,登上这晶莹澄澈的世界,犹作画中游。


上句夜景,下句雪景,可见此处是观景的绝好之处。






渡香桥


沿池南绝壁西行至西南角曲折板桥“渡香桥”,桥卧于水上,人行其上,如临波踏水,桥旁栽有梅花,池中有荷花,早春梅花吐芳,夏日荷花飘香,“香”字可引发出绵邈的遐思。





浴鸥


最后让我们走进园中园——浴鸥。



进西南角“浴鸥”月洞门,即见一条南北狭长的小溪,由隔墙大池引入“浴鸥池”, 入门见水之法,在苏州园林中尚属于孤例。


浴鸥


直译为:飞鸟戏水的地方。


杜甫《江村》诗:“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上鸥。” 古人用鸥鸟翱翔水面,比喻生活的悠闲自在。 这里是园内最僻静处。寓园主以隐居自乐,不以世事为怀的情愫。



在这里 鱼跃 鸟飞,这是充满生机的场景,没有政治险恶,没有人情世故,这里便是自由。




在浴鸥庭院中还有小院,和大园一起形成三层的空间结构。



这个小院的名字叫做芹庐。


芹庐小院


就是下图中心月洞门的内部。



香草居与南斋两方厅(两个书房)是大小、形式相同的建筑,南北对称布置,并用走廊和院落围成小院,为对照厅形式。


芹,即指“芹藻”。《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后世即以 芹藻比喻有才学之士,简称“芹”。庐,即居室。





南斋


“南斋”,此屋位于园之西南,三开间,原为姜氏次子实节读书处。室内陈设书房布置,墙上挂着一幅山居图,十分清幽。有诗曰:“僻处西南静不哗,宜书宜画竞相夸。妍荣枝叶窗前绿,一片秋声入影斜。”


可见这里可以透过窗户观秋景,看园外的树影横斜。






香草居


北小屋“香草居”,香草,本指含芬吐芳之草,如《楚辞》中大量出现的兰芷、 荔、蕙兰、杜若、杜蘅等。自《楚辞》以来,人们都 以香草喻忠良之人,香草居,即忠良之居。





鹤砦


西间小厅名“鹤砦”。


旧时园主养鹤之所。 额仿唐王维在“辋川别业”中所筑的“鹿柴”。砦,通柴,指栅栏、篱落。鹤,闲逸高雅,超俗不凡。



到此艺圃所有匾额和楹联我们已经解读完毕了,大家对于艺圃有没有更深的理解呢?


这期就先聊到这里,我是小蚂哥,我们下期见吧~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2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以小空间见大意境,为何国内外都爱用观赏草?

  树之姿,草之形,影之趣相交融,营造不同层次的观感,阶前花下,悠然自得,回归生活本真模样,观赏草是自然野趣的代表。 KRAFT.RAU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