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黄河和大运河汇聚的城市之一。
编辑 | 张宁
抢抓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山东省“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机遇,德州市提出实施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两河牵手”之约正式敲定。
“牵”什么?怎样“牵”?在经过多方综合研判和规划后,德州市最终形成一套完整适宜的方案:利用现有基础,通过实施两河连通廊道、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旅游基础设施等十大项目,实现黄河和大运河在水利、交通、文化、旅游和生态等方面全面连通,最终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让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
平原县王杲铺乡境内的马颊河河道上,一座钢架桥正在由东向西跨越河道铺设。这是“两河牵手”廊道所经节点之一的小王庄景观桥,也是山东水网“一轴四横”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项目二期项目之一。“计划10月底,下部结构全部完成,明年7月完成上部结构及附属工程,明年10月全部完成。”现场,德州市水利局项目施工负责人黄振锁沿河面向北指去,“往那走6公里,沙杨河景观桥也已经开工了,未来马颊河上的这两座景观桥将成为黄河和大运河牵手的新地标。”
德州市境内骨干河道占据《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中的“一轴四横”,“一轴”指黄河;“四横”指漳卫运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和徒骇河。为加快补齐马颊河、头屯干渠、沙杨河和潘庄灌区自身短板,山东水网“一轴四横”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是实现黄河和大运河牵手的纽带工程。
“在20世纪80年代,黄河和大运河在水系上已经实现相连。”德州市水利局局长李守学告诉记者,当时的引黄济津工程将黄河水输送到天津,连接了大运河和黄河,去年4月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黄河水是重要水源。
黄河从齐河县潘庄闸引水,经一级沉沙池初步沉沙后进入总干渠,再经过二级、三级沉沙池进入干渠,在尚庙涵洞处进马颊河,然后控制李桥闸壅水再入减河,在减河和岔河上筑土堤截水倒漾,在四女寺进入卫运河。途经齐河、禹城、平原、德城和武城等5县(市、区),全长130公里。潘庄引黄灌区也是德州市最大引黄灌区,浇灌了数百万亩农田,解决了周边上百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在百亿元以上。
古黄河又名“德水”,德州因而得名。“德水安澜”是最大的民生,德州市以5大干流、1500条支流、20座水库互联互通为重点,用水系把两条文化大河连通起来,打造“五湖四海兴安德、四水三廊润州城”的格局。
以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和水经济“六带”融合发展为方向,全域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德州市谋划实施了黄河大运河西线贯通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水利项目,探索出“提闸为河、落闸为库”“河库建设一体化”“各行其道”等符合德州市实际的治水特色路径,让“两河牵手”成特色,“三通六带”展新姿,实现水城融合。
齐河县潘庄镇至武城县四女寺镇之间,有一条130公里长的道路当下正在全力施工。“计划年底完工,要不是前段时间总下雨,工期应该能更快些。”黄河大运河连通廊道建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刘万里手指施工图说,这条道路经过齐河、禹城、平原、德城和武城5个县(市、区)的18个乡镇,德州市也从道路空间上连接了黄河和大运河。
“两河牵手”工程十大项目中关键一项就是两河连通廊道工程。在原有道路基础上,通过打通、整修、拓宽、完善,全线道路将宽至12.5米,依次是6米的车行道、1.5米的绿化隔离带、3米的骑行道和2米的漫步道。“到时我和骑友们可以看过大运河后一路向南,直奔黄河。”武城县绿地骑行队队长王长兴对“两河牵手”廊道充满期待。
“两河连通廊道总体景观规划是我们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充分挖掘黄河和大运河地域文化内涵,高水平编制而成,最终形成了以‘蓝绿纽带、五彩长卷’为主题,全域‘一廊四区多点’的总体景观结构。”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洪利介绍,“一廊”指两河连通廊道,“四区”是运河乐活区、生态观光区、诗意栖居区和黄河魅力区等四大主题分区。“多点”即沿景观廊道的核心景观节点,包括四女寺水利枢纽、周寨沉沙池、武庄渡槽和齐河潘庄引黄渠入口等8个核心景观节点。
德州市文旅局局长于吉军认为,这样的规划能将沿线分散分布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配套餐饮、住宿、休闲和娱乐设施,将景观营造与文化传承、旅游发展、乡村振兴充分结合。通过对核心节点景观风貌特征和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将景观节点建设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我们将努力建成体验德州历史沧海变迁的重要文化场所和旅游目的地,打造德州人游德州的风景道、冀鲁地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黄河奠定了德州农耕文明基调,大运河赋予了德州“商符号”,对德州文脉而言,两条河流都至关重要。
在德城区大运河岸边,规划建设的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正在火热施工中,黑陶馆、玉石馆、扒鸡馆和彩瓷器馆等依次排开,日后里面摆放的将是因运河而生的文化产品。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项目副总工程师马超告诉记者,该项目将于2025年初建成,对于传承大运河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及促进文旅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在齐河黄河之滨,尚在建设中的黄河文化博物馆群惊艳了参观者。“这里曾经是一片滩涂的黄河泄洪区,我们将打造21个不同文化主题的博物馆。”山东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锋介绍,项目以黄河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包括黄河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馆和黄河流域古生物化石馆等21个不同文化主题的博物馆。
针对黄河,德州市制定“沿岸一个县,故道一大片”发展方针。“一个县”是黄河流经的齐河,以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为龙头,千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已形成。“故道一大片”涵盖德州全域,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乐陵千年枣林、禹城大禹文化产业园和陵城汉唐故城公园等一大批文旅融合项目也已建成。针对大运河,德州市规划“一廊六片”文化景观带。
初秋的具丘山是黄绿色调,据传大禹治水时曾筑此丘,以观水势。这座小山就在禹城市区西北的禹王亭博物馆内,人们到禹城追寻大禹的传说,“具丘”是必选目的地。“我们这里的城区街道、企事业单位或产品品牌,有140多个是冠以大禹的名称或相关的字意。”禹城市政协主席孙现旺介绍,大禹文化又是黄河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两河牵手”工程就是要凸显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漕运文化和大禹文化等,实现生态与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以各项目为依托,两河文化的“牵手”更加广泛更为持久。“德州境内,黄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源出同流、文脉相连、遗产共生、空间交叠,今天的德州是向河而生。”德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德胜说,德州发展,命脉在水,希望也在水,长远来说,“两河牵手”牵住的是德州文脉。统筹谋划、一体推动“两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既有历史依据,也是文化“两创”的现实要求。
来源:大众日报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4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28.27 万条内容 · 36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万米高空,看千年运河之美!卫星视角|万米高空 看千年运河之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他前往浙东运河文化园,了解古运河发展演变历史和大运河保护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情况。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2500多年来,大运河不仅是润泽百姓的水脉,更是传承历史的文脉。 这条千年水脉贯穿南北5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如今,大运河沿岸,一座座公园、一个个广场相继建成,呈现出人河和谐共生的新图景。通过卫星视角,让我们一起领略古老运河的独特魅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支持两河牵手,宜在德州——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的实施!
回复 举报
不错不错,内容很好很有用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