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资料库 \ 宋式与清式楼阁建筑平坐层的联系与区别

宋式与清式楼阁建筑平坐层的联系与区别

发布于:2023-10-17 10:31:17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关于楼阁与平坐层




何为楼阁?


《营造法式.总释.楼》对于“楼”的解释是:“《尔雅》:‘狭而修曲曰楼。’”


《说文解字》:“楼,重屋也”,由此可见“楼”与单体建筑的重叠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那么“阁”呢?陈明达认为:“屋上建屋为楼,平坐上建屋为阁”,也就是说,“楼”和“阁”都带有重叠的意思,不同之处就在于相叠时的基础。(图1)


   

1|楼阁建筑楼上建楼


汉武帝曾在“仙人好楼居。 不极高显,神终不降也”的思想指导下“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余丈”。


这说明古人建楼,是与神仙之说有紧密关系的。而从目前所见的楼、塔等中国古代高层建筑中,也能看出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楼阁建筑,一直都是与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分不开的,可以将它看作是一种精神追求的产物。(图2)


   

2|从平坐到平坐层一个内化的过程



什么是平坐层?


《营造法式》曰:“今俗谓之平坐,亦曰鼓坐。”


陈明达认为“自地面立柱网,柱网上安铺作,即是‘平坐’。……这种形式是由栈道的排柱和挑梁发展成单座的阁”。前面也说过“平坐上建屋为阁”,由此可以认为,平坐是栈道、阁道的基础。


那么平坐层呢?


“平坐层就平坐随着斗栱和铺作层的不断成熟 而形成的新的空间结构层,以传递屋与屋之间的力。”——《中国古代木楼阁》


这一叙述已经说明了平坐层出现的意义,它是平坐在楼阁建筑中的内化,是从一整个建筑的基础转变为建筑某一层的基础的产物,最终成为一个起到向下传递重力的作用的结构转换层。(图3)


   

3|平坐层的组成



为什么要平坐层?


加长柱长


限制木楼阁建筑高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木材的长度。平坐层的出现,可以将楼阁分隔成单层,通过层与层之间整体的衔接,达到加高的效果。


达到楼阁建筑“上小下大”的效果


既然楼阁建筑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追求”,而其“上小下大”的外型形式,正是楼阁建筑中最体现“意匠”的地方。从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平坐层作为结构转换层出现,与现代建筑中的结构转换层一样,就是为了解决上下柱不对位的问题。


作为上层建筑的刚性基础


既然平坐层是结构转换层,其原型又是平坐,那么平坐层在楼阁建筑的分层中应当划分到其上一层,即与其上的柱层组成“屋+基础”的单元。



平坐层的组成


平坐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铺作层与暗层,铺作层在上而暗层在下。在随后的发展中,铺作层与暗层的定义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平坐层变得不再那么明显,但是仍然有平坐的概念存在。(图4)


   

4|建筑体量的比较,左为奎文阁


在此基础上,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平坐层,就应该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史,对比一下宋式与清式平坐层的区别。



       

宋式与清式楼阁建筑平坐层的比较



比较平坐层需要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这里选取辽代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与明代的山东曲阜孔庙奎文阁来进行比较。虽然两者分别出现在《营造法式》与《工程工部则例》之前,但是由于两者具有了《法式》与《则例》中建筑的特点,因此仍旧相当具有参考价值。(应县木塔应是楼阁建筑平坐层的最佳代表,但由于明清时期并无太多木制高塔的实例,因此不便与后世建筑做比较。)


对比观音阁与奎文阁,同为外观两层的楼阁建筑,一层平面开间观音阁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而奎文阁为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本文重点比较的平坐层在两建筑中的开间情况与其一层均相同。从尺寸上来看,观音阁平面尺寸比奎文阁略小(观音阁平面约20米×13米,奎文阁约23米×16米),高度上观音阁也相应略矮。但是总体上来说,两座建筑是在一个体量上的,平坐层作为结构层也相应地具有同等级的承载力,这就是以下各项比较的基础所在(图5)。通过图纸与模型以及照片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别论述两平坐层的联系与区别:


   

5|观音阁与奎文阁外挑方式的对比



叉柱与通柱


《营造法式》对于解决楼阁上下构架相叠的节点构造,提出有“叉柱造”与“缠柱造”两种。叉柱造在观音阁与佛宫寺塔等建筑中都有出现,但是缠柱造并未有实例,而且对于到底什么是缠柱造,至今没有确定的解答。《营造法式解读》中,认为现存实例中有缠柱造的三种变体:


1. 平坐柱叉立于铺作内侧梁枋上,不用附角斗,如转轮藏殿;


2. 上层柱立于柱头坊及楼面铺板坊上,如慈氏阁;


3. 平坐柱立于草袱、坊子上,再置于铺作层上,如观音阁。


《中国古代木楼阁》对缠柱造的认识,认为缠柱造是通柱造的一种,为了不使通柱上开口过多,而将三枚栌斗置于柱外侧,“绕柱而设”。在这里我们同意这种论断。


在观音阁上,我们能看到的是叉柱的做法。上层柱叉立于平坐层栌斗上,而平坐层内圈柱以叉柱的做法叉立于下层栌斗之上。而外圈柱则“立于草袱、坊子上,再置于铺作层上”,如此解决了上层柱相对下层柱内收的问题。


而在奎文阁上,我们看到的是通柱的做法。平坐层与上层建筑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叉立于底层结构上。而“上小下大”的效果也是通过最外层柱向内缩而达到的。(图6)


   

6|斜撑与地袱的比较



斗:斗栱与插栱


平坐层由铺作层和暗层组成,铺作层又是木结构向外挑的关键结构。因此铺作层的变动直接影响到了平坐层的变化。


在观音阁中,平坐层中明确的存在独立的铺作层,铺作采用的是宋式三等材五铺作,各缝铺作之间通过枋子的贯通而形成了刚性整体。斗栱在这里的作用,是强大的结构构件。


在奎文阁中,平坐层中并没有明确的铺作层,仅有的“铺作”,只是外柱上的插栱,从结构上看,这些插栱完全不起到结构作用,真正起到挑檐作用的,是平坐层大梁。(图7)


   

7|桩基础与板基础



有斜撑与无斜撑


整个观音阁中都可见斜向构件。二层的柱层,在每排列柱的端头,都加有斜向构件,此构件与列柱在同一平面内。同时平坐层的框柱层中则是在每缝内外柱之间都加有斜撑。不仅如此,从水平向看,八角形的“藻井”,也可以看作是一层斜向构件。


而在奎文阁中,建筑中并无斜撑或斜向构件的出现。(图8)


   

8|叠屋的形式观音阁



内外圈之间的连接


观音阁平坐层内圈柱与外圈柱之间,通过斗栱之间两层枋子,以及普拍坊(看作圈梁)和地袱,将整个平坐层捆扎成了牢固的刚性结构,斜撑的作用更是保证了每一缝构架的稳定。


奎文阁的平坐层中,柱与柱之间的连接靠的是各柱柱头枋互相连接形成的井字结构,并且地袱被下层结构的柱头坊取代了。



       

对以上对比点的理解



通过以上各点的直接对比,不难看出两个平坐层在表象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其实在这表象的背后,在结构组成上,两者也存在这较大的差异:


在宋式平坐层中,铺作层与框柱层明确独立存在,通过斗栱的枋构件互相拉接,最终形成了刚性的空间网架结构,作为上层屋架的“基座”。这个平坐层可以看作是一个“板式”基础。


清式,斗栱的结构作用大大降低,而通柱成为了最重要的结构构件。正是为了强调其结构作用,避免过多的斗栱开口(特别是转角),才选择用插栱,并且在主要结构柱外再加一层檐柱,使插栱落脚在檐柱上。平坐层自身并不形成一个整体,只是柱头枋将各柱连接在了一起。而支在中间的立柱可以看成是“桩”基础。(图9)


   

9|框架梁体系奎文阁


从设计的角度上来看,平坐层其实是为了达到“上小下大”的效果而出现的结构转换层,在宋式建筑中它成功的起到了将“上层柱内收”的作用,但结构作用也不小。清式的平坐层同样也是上层建筑的“基座”与结构转换层,但是其存在的主要意义不是把柱子“接长”或者是解决传力问题,而更多的是为了达到能使上层柱内收的美学作用。


宋式楼阁的建构方式,实际上是将楼阁分成一个个的“层”,每个“层”相对独立且结构完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地袱)。楼阁建筑的建造就是将这些“层”一层一层的“摞”上去,符合“楼,重屋也”的说法。


同时在结构上,每一个层都强调自己的刚性,从整个楼阁建筑来看,就是“横向整体性”。(图10)


   

10|构架搭建示意上为观音阁


清式楼阁,平坐层在结构上只是“附属物”,结构的整体稳定靠的是通柱,在通柱上,每一层的楼板下都有正交的“井字梁”,颇像今天的框架梁体系。


在结构上,清式楼阁强调的是竖向的整体性,内圈通柱实际组成了今天所谓的“核心筒”。(图11)


   

11|叉柱造的比较


以上的两种结构体系,可以分别看成是“累叠式”和“架构式”(中国古代木楼阁)。这里的分析则更愿意将其看作是“板式基础”与“桩基础”的两种结构形式。(图12)


   

12|叉柱造插接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宋式楼阁建筑强调的是横向的刚性,而清式楼阁强调的是竖向的刚性。而竖向的刚性,核心筒,正是如今社会解决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办法。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高层建筑在近一千年的发展中,其结构形式是在进步。那么,是什么促成了这个进步呢?


累叠式的木楼阁,由于竖向各层之间的连接作用薄弱,本身其实是一种不完美的结构形式,在实例中也确实有看到上层建筑整体被吹落的实例。(见《中国古代木楼阁》P257页)


模数制的完善带来的影响, 在宋式模数制还不是非常完善的时候,木建筑中存在很多与模数无关的数据,比如斗栱的间距。这些不确定的数据影响了匠人对整个结构的预判断,因此将结构“分层”设计与施工,是帮助思考的办法。


同时,不完全模数化的斗栱,在组成平坐层这样的结构层的时候,就会造成结构的松散。比如观音阁的平坐铺作层,斗栱的大尺度使其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主要结构构件,但是当许多斗栱排列在一起要组成结构层的时候,其尺度和锥形的形体,又使其不可能完全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出现了斜向构件,地袱等构件帮助铺作层组成为刚性体。


而在奎文阁中,情况就不一样了。模数化的提高(比如“攒当”,有学者认为补间铺作的出现正是迈向模数化的一大步——见于张十庆,《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与及其比较》),使得工匠能很好的预判断结构。同时,主要的结构构件由斗栱向柱的转化,其实方便了柱和枋的正交体系组成最经济有效的框架体系。非完形的斗栱在此时也自然而然地退出了结构构件的角色。


关于叉柱造(见于《中国古代木楼阁》,P258), 叉柱造与斗栱的关系密切,有足够大的栌斗,才能承托上层粗大的柱子。因此,当栌斗起到关键结构作用的时候,也就是宋式,叉柱造就应用的比较广泛。


后期由于斗栱变小,栌斗已不足以成为结构构件,也因此使得叉柱造成为了不可能。而通柱,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明代,自然成为了主流。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木楼阁的发展是经历了从强调横向到强调竖向,从空间结构体系到正交框架梁体系这样的发展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结构的效率越来越高,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而结构的整体性越来越强,逐步靠近了今天所采用的结构体系。


模数制(材分制)无疑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中国建筑发展的最大因素。结构的完整性正是来源于模数制的完善。


平坐层的出现,从设计的角度上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要形成“上小下大”的外型形式,这一形式带来的结构上的好处就是更稳定,但其美学意义明显大于结构意义。我们不妨认为,中国古人在楼阁的设计中,是先引入了“柱内收”这一问题,然后在长达千年的发展中用不同的方法试图解决柱子的转换这个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也遗留下了很多我们不能理解的问题。比如:缠柱造到底是什么?在这里不妨将《营造法式》看作是一部建议性的建筑图集,缠柱造是否只是《法式》“推荐”的一种构造方式?


宋式平坐层中经常可以看到在中间留有空洞,这是否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结构的作用?


清式既然有了通柱造,那么在以奎文阁为例,为何不采用一层至三层完全通高的柱子?只是因为过大的长细比吗?


既然明式建筑中已经非常弱化了斗栱的作用,但是在转角的地方还是会看到非常大的转角栌斗,这是否是宋式附角斗的一种流变形式?


面对这些问题,也许只有更多的实践才能为我们带来答案。


作者: 朱力元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原文刊于《 建筑与文化 》2009年09期

原题目:《宋式与清式楼阁建筑平坐层比较 — 以独乐寺观音阁与曲阜奎文阁为例》

本文注释从略,完整版内容请订阅查阅《建筑与文化》2009年09期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使用

特别鸣谢:朱力元老师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58 万条内容 · 1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贝聿铭旧作被扩建,标志性玻璃金字塔仍是亮点

大师的经典作品就一定会被原封不动的保存起来吗?还是随着时间的演变,整体的建筑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产品使用,克利夫兰摇滚名人堂和博物馆很值得向大家分享。 P1)封面图 P2-P7)贝聿铭1995年完工的克利夫兰摇滚名人堂和博物馆设计事务所PAU 的方案因其独特的重做设计方法而被选中,该方法重新构想和扩展了贝聿铭的架构。 P8-P16)PAU 的设计图纸 设计师并没有创造一个完全独立的物体,而是为贝聿铭原来的金字塔以及更大的场地带来了新的生命和维度,新的内部和外部公共空间旨在让游客沉浸在摇滚乐的未来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